首页 > 现代言情 > 狂人日记 余生无我

24. 投身雄鹰(2)

小说:

狂人日记

作者:

余生无我

分类:

现代言情

来医院看病的小孩子很多,有见到一大家子人一起来的,有夫妻一起来的,大多数是妈妈自己每天独自一人带着来的,我就是其中一个。

比较少见孩子他爸独自一个人带着宝宝来的,你可以说是孩子他爸们要上班,但,现在的女性都不用上班吗?

她们不是没有能力去上班,只是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去工作挣钱的机会来照顾孩子。我并不认为男性的挣钱能力就一定比女性强,也不认为女性带孩子的能力就一定比男性强,只是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都是“丧偶式育儿”,女人不仅要去上班,回家还要煮饭,教孩子做作业的家庭比比皆是。以至于男性错误地认为这也是女人的工作之一。

我可以肯定的说,不管是养育什么样的小孩子,都不会比工作轻松。有不少男性看不起没有工作,专职带孩子的家庭妇女,以至于小孩子一出什么事,就把所有罪责推到母亲身上,甚者害怕承担责任而抛家弃子!

每每看到有“狠毒的妈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脑瘫孩子的时候,绝望的妈妈抱着孩子去跳楼的这些不幸的新闻的时候(我并不鼓励这些行为,这是一种非常错误,可悲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没了孩子,更是毁了大人),我总是会想,“孩子他爸们”去哪了?!

当然,也有极少数坚持照顾脑瘫孩子的伟大父亲,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我现在想说的是:现代社会不要过于放大妈妈们的伟大,不要道德绑架可怜的妈妈,而忽视了孩子他爸的责任!

出于人道主义,出于对生命,对同是人类,发自本性的一点关爱,社会虽应给予妈妈们更多心灵上的关怀,经济上的一点援助,孩子物质上的一点小小的实际帮助,还应该强化孩子他爸的责任!强化共同责任!!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篇国外的报道,一名国外的单亲妈妈,抱着自己的脑瘫儿子跳楼了,原因跟自身照顾儿子的辛苦自不必说,更可悲的是单亲妈妈连给孩子买一辆轮椅的钱都没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俩连吃饭都已经是一个问题了),以至于妈妈只能将儿子整天抱在身上!

这不仅是妈妈的悲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啊!!

我的内心无比震惊,心痛,因为我感同身受。

如果一味孤军奋战,贫困交迫,我们永远不知道在内心里压死特殊孩子妈妈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毕竟一个孩子的生命是父母亲共同给予的,这样特殊的“一个孩子怎么能让某一方在经济上,身体上孤自承担?!

于心何忍?!另一方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并非是一个“局外人”,当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很疼痛的,我的喉咙是发硬的。

有时候,感觉自己写下的好多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此时的我已经在慢慢反思自己过去所走过的路,我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一个孤军奋战的地步!

虽然和孩子他爸住在一起,但是为了生活,孩子他爸的工作时间真的是太长了,基本上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带孩子,内心上的压力极大,身体也是越来越差。

究竟是谁在一步步逼着我走到今天这一步?!还是我自己在作茧自缚?!

我尝试改变自己的内心,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怀这样可怜的,弱小的特殊孩子,我不想“一瘫”变“两瘫”!

毕竟,妈妈生了我的身,我也不能放弃我的整个人生!我不能放弃孩子,更不能放弃自己!

在儿童医院,曾给小明做过一段时间按摩的医生对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活一口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气一松,手一撒,人就没了”。

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知道我“这口气”是断不能松的。

在当时,这名医生指导了我很多按摩手法,我很感激这名好医生。

医院里,这些孩子的妈妈们每一个都比我坚强,比我乐观,开朗。我也在跟着她们学习,借鉴她们带这类特殊孩子的经验;学习她们身上的乐观的精神,坚强的意志。

我发现家长们的互相交流沟通,可以释放自己的一些心里压力,也可以更好地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们。

我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有微信,而他们现在都是用微信在沟通。在这之前,我不知微信为何物,社会变化如此之快,自从生了小明后,我一天24小时眼里就只有这个孩子,在家里永远是一双拖鞋和一套睡衣,没有时间玩手机,不看电视。当我看到这个微信软件时,我并没有感觉到跟□□有多大的区别,无非是另一通讯工具而已。

但是当大多数人都说我OUT了,他们说是现在大多数人都用微信了,为了自己不至于跟这个时代“相隔太远”,尽管我极少看手机,不上网,但是我庆幸自己并没有故步自封,放弃自己。我将它下载下来,便于跟老师以及医院的“妈妈们”沟通。

当然,除了伟大而又无助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外,更为可怜的是孩子们。

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你说是有智力,肢体残疾的好一点?还是手脚灵活,智力低下的好一点?这二者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可我偏偏常拿来作些自欺欺人的对比。

最终我无奈的发现智力是“硬伤”,你无法释怀的是你那么努力那么辛苦的为着他,他竟感觉不到(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

小明的康复时间依旧是在下午,因为坐公交车要将近一个小时到医院,每次怕迟到,我都会提前一个半小时去坐车,早早来到医院就带小明到处去转转。

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过于活泼,有的过于沉默,有的像小明一样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甚至连头也抬不起来。

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医院,医院走廊里已有稀稀疏疏的人群。

一个男孩子从我面前不经意走过,后面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突然跑上来“啪”一巴掌打在男孩子脸上,嘴里骂骂咧咧:“叫你不要到外乱摸!你偏到处乱摸!”,被打的那个男孩子依旧是面无表情,脸色腊青,脚只管径直地往前走,手也是碰碰凳子,搞搞门,未有片刻“安静”,仿佛被打的那个人不是他,也与他无甚关系。

我看他走路未有任何异常之处,看这此情此景,我便知这是一名自闭症患儿。那个女人的那一巴掌扇得我整个人都很不舒服(尽管扇的不是我),可我又实在无话可说,我能说什么呢?!“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但是那一巴掌仿佛打在了我的心上,我心中竟一阵莫名地害怕与紧张,就急急把儿子抱到另一处耍去了。

对于这样的特殊孩子,我只能是同情与无奈,无法给予更多的帮助。当然了,也经常会有很多议论我儿子的人,说“看他啊啊啊地叫,就知道是不会说话了”、“长是长得挺好的,可惜了”……

慢慢地,听得多了,人也变得麻木了,听了也似乎是觉得跟没听一样,没有感觉了。

但是,也有例外的,说到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那一件事。

那天,阳光很猛,公交车上,我的小明看到一个孩子在车上吃零食,他估计也是嘴馋了,异常兴奋,一直“啊啊啊”很夸张地叫,身上还动来动去的,非要站起来。

那时的小明还长得不是很高,小小个的,为了掩饰这种尴尬,我只好让他站在我的大腿上。把他的头扭到我后背去,让他看着车窗外,不让他看车内,我的对面有两个好事的中年妇女没事找事议论开了,姑且称她们为大嗓门和小嗓门吧!

具体长什么样,我没有去观察,估计也长得不怎么样,这样的人能长得好看吗?!

那时的我只低着头,连看他们的勇气都没有,自从有了儿子后,我就不太喜欢看别人,自己也没有时间梳妆打扮,自卑已深深植入我的体内。只听大嗓门对小嗓门说,“看哪,那小孩子是不正常的!”

小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