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我来京城报仇的 香草芋圆

第 50 章 京城报仇第五十天

小说:

我来京城报仇的

作者:

香草芋圆

分类:

穿越架空

深夜一场耸人听闻的泼油纵火大案,消息不胫而走,哄传京城各处街坊茶肆,甚至惊动了皇城里的官家。

一场火灾陷进去十几条人命,受灾民户中还有三四户是有品阶的京官人家,顺天府慰劳的官员络绎不绝,顺天府尹亲自登门挨家慰问。

受灾第二天就紧急发下大批的赈济米粮,锅碗用具,暂住的帐篷,防暑防瘟疫的药丸。

做法事的僧人道士接连请来两三拨,烧成废墟的七举人巷两边,东边一排大和尚念经做法事,西边一排老道士打醮做道场。

应家人口少,只领到一顶牛皮帐篷,好在这顶帐子大得很。

给应家拨的暂住地段也好,距离七举人巷不远处的一块朝南阴凉地,头顶一棵枝繁叶茂的白杨树,白天遮阳不热,晚上通风,走出百来步有一口水井。

顺天府负责安置赈济的主事官员对应家态度殷勤,一天跑仨趟,此刻正在帐篷外和义母说话:

“……各处安排得可妥当?应夫人若有不满意的地方尽管直言,本官即刻安排……”

“哪里哪里,应夫人太过客气。应家和晏少卿交情深厚,本该多看顾些,呵呵……不敢有负晏少卿的嘱托,应该的,应该的……”

牛皮帐篷里放两张木板床,靠木板床放一个矮几,矮几上放着一碟清洗干净的紫葡萄。

阿织的腮帮子塞得鼓囊囊的,抓得满手的葡萄,递给木床上坐着的应小满:“阿姐,你也吃。”

应小满心不在焉地吃葡萄。

葡萄便宜。这几天家里天天吃。

家里也只吃得起葡萄了。

火场里来回一趟,她侥幸只灼伤了手,腿脚无事。火势扑灭之后,她和母亲回了一趟家,翻捡残余物品。

比起西边几户人家来说,应家屋宅未烧垮塌,房顶大梁好好地撑着,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但大幸中的不幸,挂在正屋檐下放钱的小吊篮……烧了个干净。

家里的纸交子都放在吊篮里,十几贯面额的交子随火而去。

篮子里两贯铜钱倒还在,连同竹篮子烧成一大团黑糊糊,要用的时候一文钱一文钱地往下抠。

家被烧了,羊肉铺当然出不了摊。

晏七郎派人接连来了许多趟,送钱送物件,应小满

躲在帐子里不见人。

晏家曾经给义母看诊的妙手郎中登门,应小满还躲着不见,被义母拉出帐子看了烟熏的眼睛和手上灼伤,只收下几包外敷药,其余送来的物件还是推拒没要。

如此三五天过去,应小满休养得差不多了。

受灾后无事可做,阿织小丫头坐不住,她索性从那一大团黑糊糊里抠出百来个铜板,带着阿织出去街上转悠。

原打算买些便宜的夏季时令鲜果子,给小馋猫甜个嘴儿。

路过五月里曾经咬牙买过葡萄的同一家摊主处时,她心里一动,似乎有人跟她提起过,京城葡萄最近降价得厉害……

应小满鼓起勇气过去问摊主:“你家可有什么便宜鲜果子?越便宜越好,一贯钱一串的贵价西域紫晶葡萄不要。”

那家摊主乍见她这十几岁的小娘子,表情倒像是见着自家二十年没见的老娘似地,老泪纵横地抱出一筐紫葡萄,直接往她怀里塞:

“终于把小娘子你给等来了。小的从前糊涂,西域紫晶葡萄这等贡物,小的哪有本事私卖?都是胡乱瞎说,小的赔罪!这里整筐都是城郊庄子自种的紫葡萄,便宜得很,不敢收钱,小娘子整筐拿去吃!”

应小满:?

上街一趟,揣着百来个没花出去的铜板,莫名其妙拖着整筐摊主白送的又大又甜的紫葡萄回来。

给受灾的左邻右舍挨家挨户送葡萄,还剩下半筐。

坐下来和阿织洗干净,两个人哐哐地吃。

又香又甜的紫葡萄也不能除尽耳边嗡嗡的烦恼之声。

帐子外头的顺天府官员还没走。一句句转弯抹角,和义母旁敲侧击:

“贵家小娘子和晏少卿似乎交情不浅呐……不不不,夫人太客气,晏少卿当夜将令爱抱出火场,许多人亲眼所见,绝不会错,哈哈哈……斗胆敢问一句,不知是否好事将近……本官定当送上贺礼……”

滋一声轻响,应小满捏爆了手里的紫葡萄。

汁水流了满手。

帐帘唰得掀起,她对尴尬不知如何应答的义母说:

“娘,别理他,进来帐子歇着!”

顺天府官员的笑声一停。

原本只是义母一个尴尬,现在成了两边面对面的尴尬。

随即两

边尬笑着,一个客气赔罪,一个告辞离开。

义母尴尬的次数多了,人倒也习惯,回来帐子里吃了几颗葡萄,总归舍不得数落冲进火场救她的乖女儿,只委婉地劝她:“毕竟是个官儿。咱们平头百姓家的,客气点总不会错。

又吃两颗葡萄,义母自己接下去说:“不过你两句话把人顶走了也好。我越琢磨越感觉不对。他们嘴里的晏少卿,晏少卿,说得是七郎罢?怎么听他们说话,像个很大的官儿?

应小满没吱声,心想,管天下刑狱事的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官儿。主管京城治安的顺天府尹才七品!

正七品和正四品别看只差五级,许多六七品的官儿一辈子都升不上五品官阶,正四品的官儿能不大么。

但许多官儿口口声声称呼的“晏少卿三个字,和七郎的脸牵扯在一处,顿时叫她一阵心浮气躁。

嘴里嚼着的葡萄都不甜了。

“别提他。她恼火地说。

又郑重地对阿织说,“以后七郎来,不许搭理他,不许给他掀帘子,更别跟他说话。

类似的话,阿织听了没有十次也有八次,再没有头一回听说时啪嗒啪嗒掉眼泪的大反应,反倒继续淡定地吃葡萄。

“阿姐不许我跟七郎说话,因为阿姐自己要跟七郎说话吗?

应小满反应很大地否认,“才没有!

“哦。

对着面前安然吃葡萄的阿织,应小满气得不轻,扭头对义母抱怨,“你看,阿织都被七郎带坏了。

义母慢腾腾地剥葡萄:“我说句公道话,伢儿,要不是七郎带人扛土扛泥扑灭了沈家门外一人多高的油火,又冲进火门把你背出来,你现今哪能安稳坐这儿骂他?你老娘我哪能安稳坐在你对面吃葡萄?当夜我肯定一根白绫把自己吊死了!

应小满不说话了,自己也剥了个葡萄吃。

一个葡萄吃完,火气又上来:“但他骗我那么久,把咱全家哄得团团转!我天天在他面前骂狗官晏容时,狗官晏容时,他还经常跟着我骂两句……“

她憋着火气吃葡萄:“狗官晏容时,真的是一点都没骂错他。心眼多,蔫儿坏!

“确实心眼多。义母赞同地边吃葡萄边说,“不过对你不坏。

应小满

:“……”

七郎不止把阿织带坏了,连老娘都开始替他说话……

提起七郎的事,义母也忍不住多嘴几句。

“你爹叫你进京报仇,仇人家里当家主事的那个,当真就是七郎?你爹没弄错?你没弄错?”

“没弄错,就是他。”应小满抿了抿嘴唇,火气又往上翻腾。

“他一开始就知道我找的仇家就是他自己,跟我花言巧语地搪塞。”

义母闲不住,吃完葡萄便拿起针线修补衣裳,边修补边念叨:

“你上回说七郎今年二十四岁?你爹从前在京城替他主家做事的时候,也不知七郎生出来没有。当事的人全入了土,倒叫你一个十来岁的小伢儿,千里迢迢进京找二十来岁的七郎报仇。要我说,这事从头到尾,都是你爹老糊涂!”

应小满:“……别数落爹。他老人家在地下听了会生气的。”

义母哼道:“我哪句说错了?就算你爹夜里从地下爬出来站面前,我当面还说这句,你爹老糊涂!”

“……”

“七郎把你从火场里背出来,不止救下你一命,也算是救了我一命。伢儿,你不止要听你爹的,还要听你老娘的。就算你爹的主家从前跟七郎家里有深仇大恨,一命抵一命,七郎跟咱家的恩怨算扯平了,你别再寻他报仇。”

老娘话糙理不糙,应小满边吃葡萄边琢磨了半天,最后轻轻点一下头:“嗯。”

义母的眉眼舒展开几分。

伢儿的性子自小跟了她爹,直肠直肚倔得很。如今肯听劝,是再好不过的事。

找七郎寻仇的事既然作罢,义母另一处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我看你和七郎平日里虽说吵吵闹闹的,但人走得近了,免不了吵架,自家舌头还时常磕碰着牙齿呢。上回你带他回家吃荷叶鸡那晚上,我眼瞧着,你们两个处得不错。如今寻仇的事也搁下了,你看看七郎……”

不等义母说完,应小满一骨碌翻起身,从角落里翻找片刻,取出一只火场里抢出熏黑的铜香炉,放在朝南地上,往香炉里插三支线香,点燃了郑重拜上几拜。

“爹,你别生气。虽说一命抵一命,七郎……不,晏容时,他在火场里救下我跟我娘,我不好再寻他报仇,但我不会嫁给仇人的。爹,你安

心地睡,别半夜从地下爬起来找我娘讨说法。”

义母哭笑不得,无奈里又犯愁,抬手拍了她一下:“你个小伢儿,别拿你爹堵我的嘴。”

应小满拜了三拜起身:“我说真的。”

两人正掰扯间,帐篷外又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几个汉子的嗓音沿路问过来:“应家在哪个帐篷?”

义母“咦”了声,停下话头,刚要掀帘子应答,来人已寻到了应家帐篷,砰一声,门前卸下两大包物件,高喊一声“我家主人送些急用物件给应小娘子!”扬长而去。

应小满听着动静不对,掀帘子出来:“来得什么人,送来什么东西?”

一包吃食,一包日用。吃食都是极精细的糕点果子,精致盒子里装十二色花样,瞧着贵得很。

日用物件包袱里放了十贯钱,沉甸甸一大包。

义母打开包袱,四处翻了翻,怀疑地问:“又是七郎送的?但七郎之前几回遣人送东西来,都当面客客气气打过招呼,不像今天扔下就走。”

“不是他送的。”应小满抿了抿唇,“他忙得很。”

抬头看看才升上院墙的日头,她小声嘀咕:

“大理寺少卿,白天忙着审案,哪得空在大早晨送物件。送东西不是午后就是晚上——他用饭时才得空叫人送东西来。”

*

大理寺官衙深处。

审讯堂灯火通明。提审的犯人已经讯问超过一日一夜。

堂上的几名审官同样熬了一日一夜。

堂下的犯人,赫然是位身穿青色官袍的涉案官员。此刻盘膝坐着,闭眼一言不发,仿佛撬不开的蚌壳。

此人是大理寺低品阶官员,八品大理评事,姓卞,人称卞评事。

看卞评事的相貌,正是大理寺封住七举人巷口,第二度查抄周家时,负责在书房搜查书卷物证的青袍官员。

堂上的主审官是大理寺丞,啪一声怒拍惊堂木,审讯堂里嗡嗡地回响:

“咄!犯官卞评事,你好大的胆子!五日前,你随晏少卿前去七举人巷,查抄犯官周家罪证。你以官职之便,于查抄时大作手脚,藏匿重要物证不报。当夜又伙同他人,泼油纵火,意图灭迹——你还不从实招来?!”

卞评事冷笑睁眼,开口

道:

“全是推测,毫无证据。”

大理寺丞:“你和刑部主管库仓的周主簿素有私交。七举人巷几户邻居皆有人证,指认你时常登门周家做客,可有此事?”

“确实和周主簿私下交好,确实有时登门做客。那又如何?”

卞评事冷笑,“火灾当夜,我在自家睡觉,亦有众多人证可以证实。还是那句话,全是推测,毫无证据。”

大理寺丞又重重一拍惊堂木,“你还狡辩!你既然和周主簿交好,搜查周家当日,你按律应当主动回避此桩案件。为何不主动回避,反倒无事人般去周家搜查?”

“呵呵,晏少卿命我跟随查案。主官以重任托付,下官当然竭尽所能,协助晏少卿办案。”

“呵呵,推到晏少卿身上,你就能狡辩得了?明知亲朋涉案而不回避不上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