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另嫁权臣(重生) 戈柳

173. 番外七:自觉形秽

小说:

另嫁权臣(重生)

作者:

戈柳

分类:

穿越架空

“虽然觉得最近确实格外热闹,但没想到卖出去了这么多啊,”黎蔓停下拨弄算珠的动作,提笔在账册上记下数目,心中松了口气,“原本还担心耽搁了邀棠客的本子,所幸这个月比预想的还卖得好些。”

秋月一边给自家主子打扇,一边瞥了眼那账册,小小地惊呼半句,也跟着高兴起来。

上个月是邀棠客正式和陆氏书坊合作的开始,意味着由“邀棠客”执笔的故事往后只在陆氏书坊售卖。由黎蔓牵头定下合契,卖出的银钱与邀棠客平分。对于这一全新的尝试,黎蔓兴奋又忐忑。

上个月的效果不算太好,益昌公主不缺钱,摆摆手不以为意,还安慰了黎蔓几句。后者虽也做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失落,决定先不对话本价钱进行下调,顶着压力继续观察,幸而这第二个月的结果还算喜人。

“今日就到这里罢,”抬眼见外头太阳将落,便知天色已晚,她忽又生出几分担忧,“希望过几日二郎的文集也能如此顺利。”

见掌柜搁笔,牛大明白这是对方要打道回府的意思。

伙计乖觉地收起那账册,眼神闪烁,没忍住插嘴半句:“公主不必担忧,大人当年十七及第,所写诗文一经传出,京中回回都是争相传抄的,只前几年不大写了……既如今出了文集,哪会有人不想看看呢?”

虽然当初在城门上的“帮你出集子”更多是为着让陆闻砚宽心,但黎蔓向来说话算话,又想着文人应该都是盼着自己的文章能流传百世的,遂主动提议。而某人思忖过后满口答应,表示他会好好挑选诗文。

对于昔日十七及第的人如何名动京城,一度称为“京城纸贵”,黎蔓也略有耳闻;至于少年才子为何前几年不大写了……想到求是堂设立没多久时被撕掉的那篇文章,她大抵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那句“陆某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已经渐渐消退,曾经为着掩人耳目而刻意蛰伏的人终于能光明正大地显出鲜亮的意气。

身为黎掌柜,她自是盼着书坊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赚得的银钱越来越多,是以书卖得越多越好;身为黎蔓,她更希望陆闻砚能解除所有心结,不用再刻意掩藏自己本就可以展露的锋芒。

“这话我可要带回去让二郎听听。”黎蔓弯起眼睛,心情松快,“不管如何,这些日子大伙儿都辛苦了,书坊里人人有赏。”

这话不假,书坊近来着实当得起一句“忙得脚不沾地”:先是印邀棠客的新话本,接着是配合国子监印用于各地义学堂的书册,再然后便是陆闻砚的文集和黎蔓预备作为在皇上祝寿时献上的善本。

牛大连忙谢过,依着吩咐兴高采烈地将账册拿回院后的账房,顺道开箱给大伙赏银钱。

黎蔓的目光落到案几上的书册,这是今日印出的第一批,约莫四十余册,主要是用于送人的。因为答应陆闻砚要同他一起看,是以她还没翻看过这最终的定稿,不过只要无甚差错,应是与她前日看过的样本一模一样。

——说起来某人近来脾气有点古怪,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闷气的,弄得她也有些摸不准。

说高兴,一是因为她和护国寺方丈的计划大功告成,陆闻砚总算不再琢磨“究竟研读哪篇佛经才能插手六道轮回”;二是因为陆闻砚对版印他自己的文集很是配合,不仅饶有兴致地翻出他自己历年的文稿,并很快亲自定了《能蔽集》这个名字。

至于生闷气……算生闷气吗?其实也不太像……

好像是……因为太子主动为《能蔽集》作题跋?

但这话说出来着实有些离谱,黎蔓不确定这种感受究竟是不是错觉——毕竟不管从什么路子看,当朝太子作题跋都是好事啊?但陆闻砚在得知来福报来这个消息的时候沉默半晌,好半天才说“得备礼谢过殿下”。

不像是高兴得有些傻了,倒像是被打断计划的闷闷不乐。

可从书坊赚钱来看,有了“太子作题跋”的名头,至少朝中百官都要冲着杜允昭的面子买上两册吧?从书籍流传来看,“太子作题跋”对《能蔽集》打响名头也无甚害处……那题跋黎蔓也看了,太子写得挺不错的,很纯粹的乐于助人。

难道是觉得如果“太子作题跋”的名头大过文集本身会喧宾夺主?

但这个主意一蹿出来,就被黎蔓默默地在心底否认了——说实话,某人不像是个会介意这种事的。准确地说,真要这样去问某人,兴许会得到“我觉得我的诗文比太子题跋作得好”的“狂悖”之语。

总不能是因为某人最近为着给陛下画祝寿图而头疼,所以连带着“迁怒”了太子吧?最近某人从官府回来,除开吃饭花了不少时间在书房待着,想必是为了祝寿图很是苦恼。但因此对杜允昭“迁怒”,好像也有点牵强……

越想越觉着离奇,要不还是直接问问?

陆闻砚敬她爱她,她不是冲着让人不高兴才提议出文集的。

女子拿定主意,正要起身叫人套车回府,却是忽而听得有人在叫自己,抬眼时,原是梁苒和严智文。

“梁姐姐,严大哥,”黎蔓忙起身相迎,让侍女去沏茶,又侧身示意两人进入铺中,“这外面的日头虽然落了,但地上余热未消,快进来歇歇。”她又问,“可用过饭了?不若同我一道去家中坐坐。”

“不用不用,已经吃过了,”梁苒轻轻地摇头,拉着黎蔓的手说话,“只是看见公主在书坊里,想着同你说说话,顺道给两个孩子买些书回去。”

“姐姐若是需要什么,派人来我这儿取就是了,我让伙计送过去,何苦自己跑一趟?”对方不止一次照顾自己的生意了,黎蔓对此很感熨帖,指挥着铺中伙计找些新上的开蒙之物。

严智文忽而探头探脑地张望,大刺刺道:“对了,听说陆二弟要出文集,可印好了?我买些带回去。”

“这倒是巧了,”黎蔓笑道,指了指后面柜子上的一摞书册,“今儿个刚印出来,我近来不太得闲,正打算今晚拿回府中同二郎一道看看。想着若是勉强可行,明日再厚着脸皮让伙计送去,请大家不吝赐教的。”

“这话说的,陆二弟的文采,从今上到牙牙学语的稚子都是清楚的,”梁苒觉得对方实在自谦,她瞥了眼自己的夫君,笑着打趣,“不说多的,若是智文能学得两分,我就谢天谢地了。”

严智文喉间不满地咕哝两声,但一想到自己给妻子写的“请罪书”每每都需陆二弟润色——往后估计也是如此。他便老老实实地打消不满,转个话头道:“那就不麻烦伙计了,我直接拿回去就成。”

这边梁苒和黎蔓交谈起过几日帝王寿宴进宫的事情,那边伙计将书抱来,严智文将几册开蒙之物交给家丁拿着,自己则翻起《能蔽集》来——思拓对陆二弟出文集好像很羡慕,他们文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出书?真这么有趣?

严小将军不指望自己有这本事,一边思考起要不以后让陆二弟指点指点自己的孩子,一边尝试领略下友人的文采。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谁写的,不爱看书就是不爱看书,文赋真是让人一个头两个大啊,要不还是读诗吧。

较之文赋,诗已经算是严智文比较能接受的了,因为好背。虽然他很佩服能出口成章的文人,但他真的不爱诗书,平日抄起纸笔顶多是给妻子写赔罪的纸条……

啊,登山,读书……让他看看下一页是写的什么……

《敬赠卿卿·其一》

乘风观云空碧青,易荷闻梨影娉婷。

奁合镜照远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