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传话的人说父亲请自己去正院一趟,秦樨颇有些惊讶。
看来父亲比她想象中的更加重视这场重阳宴。
正巧,她原本也想寻个机会去找他。
到正院的时候,卢氏正和秦济闲聊,似乎说到了什么开心的事,卢氏以帕子一角掩唇,笑声不断。
“似乎瘦了。”
看见秦樨过来,两人止住话头,秦济靠坐在罗汉床上,上上下下打量她半晌,最终皱着眉头说了这样一句。
她微微垂眸,谨慎回道:“许是因着暑热未褪,近日胃口不佳。”
卢氏听了秦济的话,起身上前来,拉着她看了一圈,奇道:“老爷好眼力,这竟也能看出来,妾身瞧着倒还好,樨娘日日都是这样水灵灵的。”
卢氏离得很近,声音尖细柔媚,秦樨不留痕迹地偏了偏耳。
“罢,不聊这个了,”秦济已经没有耐心在这个话题上多费口舌,“这几日让厨房给你送几道好克化的,脸都有些陷下去了,这样不好看。”
“过几日就是重阳,你预备得如何了?”
他直奔主题。
秦樨感觉卢氏握着她的手微微紧了紧,接着用力将她拉到另一边坐下。
“樨娘素来是个细心的,想必早就准备好了。”
秦樨顺着她的话讲:“该预备的都预备好了,近日正在读往年的随园诗会文集,将将看完父亲去过的那一次。”
卢氏突然开口:“樨娘读到父亲的诗了?妾身也曾读过,只是妾身没学过几个字,实在是看不懂,不知樨娘愿不愿意给妾身讲一讲?”
秦济没有说话,只是脸上也露出一丝兴味。
秦樨目光微冷。
卢氏是京郊农户出身,进入府里后学了几个字,却从来没有读诗的习惯,如今特意提起父亲的诗,无非是想让她惹父亲不快。
她父亲自从殿试被点为探花,已经在这暗流信工的上京城浮沉十五年。
十五年里,他经历了外放、归京,在这个同年早已被大浪淘沙的年纪,他却在光禄寺这个衙门里错拖了将近十年。
比他晚三年,甚至晚六年的探花,即便不能说是平步青云,也堪称一展宏图,只有他,庸碌十年,未曾靠近上京城的权力中心半步。
如今在府里,父亲年轻时的事就好似一个个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漩涡,一着不慎就会被吸进去。
同时也是一个警告,警告她不要说多余的话。
只可惜秦樨今日并不打算让她如愿。
“父亲有夺锦之才,女儿不敢妄言,”她谨慎道,“若此番前往随园能有所得,还望父亲能为女儿评点一二。”
话题重新回到重阳宴。
秦济随口点她:“这又不是诗会雅集,用不着作诗,为老太君办的重阳宴,老太君才是最要紧的,你不要太出风头。”
“女儿记住了,只是……”秦樨眼中染上几分纠结。
“只是什么?”秦济抬眼看他,眼中是不耐。
“是衣服的事,”不能继续拖下去了,秦樨选择直切要点。
“衣服怎么了?”
“夫人给我做的衣服,有些太好了,”她看了一眼卢氏,“洒金缎的料子,去年要两三百两银子一匹,我若是穿这身衣服去赴宴,会否太过引人注目?”
秦济皱起了眉。
秦樨再接再厉:“女儿也知道,家中吃紧,夫人日日在账房殚精竭虑,却还为女儿做这么昂贵的衣服,也是为了女儿好,可女儿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于心难安。”
秦济沉沉看一眼坐在圆凳上的卢氏。
“洒金锻,去年的料子,你今年拿来做衣服?”
卢氏一脸迷茫:“是呀,妾身去布料行,想着既然是这般盛大的宴会,该给樨娘挑匹好料子,掌柜的给我推荐了好几种,可这几个月修缮宅子,账房上实在支不开,就从里面挑了匹便宜些的……”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神色从迷茫变成忐忑:“郎君,妾身是不是应该买更贵的?”
她似乎无措得厉害,忍不住伸手覆上秦济的膝头。
卢月婉十五岁进的府,比秦济小近十岁,如今还不到三十岁,她本就生得小家碧玉,哀婉异常,这样蹙眉含泪的模样极容易让人心生怜惜。
可惜兹事体大,秦济并不是这么轻易就会怜惜人的男人。
他甩开卢月婉的手:“岂是银钱的事!?过几日她要是穿去年的料子去,你是要让各家的夫人回去笑话我们吗?”
卢月婉被他吓了一跳,泪珠子终于滚了下来。
秦樨没有说话,也装出被吓住的样子。
“郎君,妾身当真不是故意的,”她不住用帕子拭泪,“妾身自己没有女儿,出身也不好,从未参加过着这些宴会,如何能懂得这些呢,臣妾只以为,贵的便是好的。”
她又来拉秦樨:“樨娘,你也怪小娘吗?小娘这就,这就让绣房给你做一身新衣裳出来。”
秦樨冷眼看着她。
次次都是这样,不知为何,只要卢氏的眼泪一出来,秦济立马便会心软。
她只是不懂,当年她的母亲眼泪都要哭干了,为何那时她的父亲心就会那么硬?
她的母亲来自江南的乔家,娘家富庶,乃是江南富商,母亲自小貌美聪慧,深受外祖的喜爱。
父亲原本只是一个穷书生,家里有良田几亩,勉强供得起父亲的束脩,后来因为受到夫子的赏识,被推荐进入江南最好的书院读书,因而得以与母亲相识相爱。
当年外祖对这桩婚事本十分不满,可母亲执意要嫁,父亲也立誓定会出人头地,让母亲当上官夫人,他才最终松口同意。
婚后三年,父亲点上探花,将母亲接入京城,外祖对父亲的态度才得以改观。
当时她还小,并没与留下什么记忆,可据母亲身边的女使所说,那两年的父亲与母亲也曾恩爱甚笃。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
母亲来京城后迟迟无法有孕,父亲请了大夫来看,大夫说母亲生她的时候伤了身子,以后恐再难有子嗣。
父亲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回去祭了一趟祖回来,一切便都变了。
他执意抬了卢氏进门,日日宿在卢氏房中,直至她有孕。
母亲本就是心高气傲的人,为此和父亲日夜争吵,不久后父亲便再也不来母亲院子里了。
母亲似乎心灰意冷,沉默了许多。
谁曾想,半年后,竟传来了更大的噩耗。
外祖当时已是江南首富,经手的货物数不胜数,从京城到西域,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便定会有他的商行。
赚无可赚,外祖便将目光放在了广阔无垠的大海上。
他带着整整三船的陶瓷、茶叶和丝绸出了海,一走就是三个月。
三个月后,一条小船飘回来,带来了外祖被岛上夷民抓走的消息。
母亲的大哥救父心切,雇佣了一船护卫,沿着外祖的航线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