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拾起箱内的一个银锭子,继续说:
“你以为他们从上到下只是赖责庸碌、只是六个月又六个月,到一切不能再拖之际,才肯屈尊降贵救一救只剩一口气的人。
但或许,我们根本就该赞他们一句运筹帷幄!”
盛世的盛字,是千万座金山银山堆砌起来的,是千万件铁铸银就的刀枪换来的,是兵力、是财力,没有一样能凭空得来。
黎昭渊有能力不假,可他太贪心了!
他不止要盛世,更要千秋万代、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要的太多,早就压垮了户部的银库。
灾情打得他和户部措手不及,一旦将国库亏空之事公布天下,他一手创造的盛世美景就毁于一旦。
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黎昭渊表面上大手一挥,拨白银数百两发往灾区,暗地却动用地方兵力暗中伪造劫匪拖延时间。
一来,给户部想法子凑钱补救的机会。
二来,但听天命,即使最终凑不齐那么多银子,朝廷要救助的灾民也早已减半,到时只是顺手在账簿上多添几笔,谁也不会再追究。
“我原本只当他们无能,派了人去匪窝才发觉不对,他们竟然连这些发放出去的银钱,都预备偷偷运回京城。
我只好先下手,趁乱劫了这些银子回来,本想快马加鞭送往北边——
但那些人察觉运送踪迹后,竟然开始联合沿途官府,围堵车马的必经之路,不为追回银钱,只为揪出事后之人。”
黎安有些失笑,“他们不愿意浪费人力财力,去另想赈灾的办法,却举全军之力掩盖自己的阴谋。”
她看向崔寻有些复杂的眼睛。
“没办法,我只能绕路,先将这些银子运回京城,又等价换成陈宝阁内没有国库印记的钱财,再一趟趟送去各地。”
那时黎安已是强弩之末,要保证过路无障、要隐蔽车中财物、还要派人在受灾地一边帮忙一边遮掩。
可她要救灾民,就只能拿自己去赌。
幸好她遇到了刘姨。
也是那个时候,黎安才真正意识到,银钱的重要,这也是黎安一定要动用云伯势力的原因。
崔寻用力攥着拳头,僵硬着问:
“那他们最后,如何又在十二个月后,补上了所有赈灾银?”
黎安将手中的银子放回箱中,啪地一声合上,才道:
“你如何知晓真的补上了?”
说来说去,灾情早已过去,不过花费些小钱安抚剩余的流民。
这件事情虽说是上头的决策,可朝堂内大半数官员和沿途府衙,哪个敢说自己完全不知情。
官官相护之下,谁也不会在事后将自己树成靶子。
再便是史录账簿,可这些事情,想要抹过,连一滴墨都用不完。
至此,这桩瞒天过海的大案,顺利成了一段往事。
这是关乎整个王朝上下的辛秘,也是黎安此前并未告知崔寻的原因。
故事终于讲完,两人回到厢房内。
崔寻僵着一张脸,说不出话来。
也不知道是伤口疼,还是旁的原因。
“来啦来啦,这可都是阁里的上等货色!”
刘姨喜气的招呼声远远传进来,看到两个人沉默的氛围,愣了愣,笑着继续说:
“崔大人也来看看喜欢什么?今日可都是公主的一片心意!”
黎安有些心虚,她原本只是准备买些东西哄哄楚云的,但进院子时和刘姨调笑的话被当了真,此时只能应下:
“对,崔大人喜欢什么样式的?”
黎安顺手拿起盘中的一个物件,举在面前说:
“我瞧着这个坠子就挺好,你喜欢吗?”
是一个墨玉色的环佩,坠着黎安认不出的结,确实和崔寻气质相配。
察觉到崔寻的不自在,刘姨接过黎安手中的吊坠,走近崔寻身边比了比,惊喜道:
“正正合适呢!”
黎安看崔寻眉色不再凝滞,笑着说:
“好,那便包起来吧,包好看些,这还是我第一次送崔大人礼物呢,可不能唐突了!”
日落渐沉,屋内灯光照着那盘中的饰物,个个精巧绝伦,金银玉石流光溢彩,就算是不懂行的人,也能一眼看出都是精品。
黎安又挑出一件晴水翡翠竹节佩,玉色温润、意境也好。竹节处点缀着金丝细线,又不失华贵。
想到楚云日常喜爱的月白色衫子,倒很合适。
“这件也包起来吧!”
这两件饰品都价格不菲,刘姨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
陈宝阁虽然三年前就由黎安做了背后的东家,但能从东家私房钱里薅一笔添作阁内流水,怎么不算是赚钱呢。
送走了黎安,刘姨笑眯眯地把包好的环佩放在崔寻手中,才哼着小曲儿走开了。
崔寻看着自己厢房内孤零零放着的一个锦盒——
怎么只有一个?
·
回府时天色已晚了,黎安奔波了一日,此刻趴在餐桌上等待菜肴,肚里已在抗议。
“楚云呢?可好些了?”
府内照顾的人回话:“已经退了烧。但是医师说前几副药效比较猛,得把楚云公子体内的瘴气都发出去才行,所以人还有些迷糊。”
黎安斜放着地脑袋轻轻动了动,是在点头:“那他可用过晚膳了?”
侍从回是:“简单用了些吃食,此刻又饮了药睡下了。”
黎安看了眼放在不远处的锦盒。
那就等明日楚云醒来再给他吧。
肚子适时传来“咕咕”两声,黎安有气无力地传达它的抗议:
“春儿啊,你快去厨房催催,再不上菜,这世上便要陨落一位巾帼枭雄了!!”
春儿一脸正色:“呸呸呸!公主可别饿极了说胡话,刚已经派人去催了!快拍拍木头!”
刚好黎安斜枕着的桌子便是木头,她可怜巴巴地鼓起腮帮子,不情不愿地用手指头轻点了三下。
侍从丫鬟们终于端着晚饭进了屋,及时挽救了这里一位巾帼枭雄的生命。
黎安将春儿一众人也赶下去用饭,主仆酒足饭饱后,黎安才问起今日之事的后续。
府内传信的丫鬟回:
“午后皇上已经下令彻查,先是将那郎君三人的府邸翻了个底朝天,果真搜出了对朝堂大不敬的诗集。那几人受禁诗挑拨,对皇家生出不满,这才犯下大错。
如今凡涉事之人,都已下了大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