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问秋声

3. 第三章

小说: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作者:

问秋声

分类:

古典言情

小康大队下工的锣鼓声刚响,地里的工人就朝着一个方向赶。

刚才有孩子过来跟自家大人说,魏三家的又打了起来,所以他们才这么着急。

这个时候没有娱乐设施,大家每天上工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全是闲聊了。

魏三家是为他们提供八卦的大户,谁要是掌握了一手信息那可不得了,这段时间他肯定是村中的红人。

陈溯华赶着来到时魏三家已经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张若梅大声的招呼着乡亲们让开,彻底挤进去后陈溯华才看到这场闹剧的主人公。

一身灰棉麻衣服的男子,蹲在地上痛苦地抱着脑袋。

他身后站着一名身穿青绿色上衣的女子,虽说是浅色系,但是在这个灰扑扑的山庄着实亮眼,此时她站在那什么话也不说,一个劲的抹眼泪。

而他们的斜对面,站在和男子穿着同样布料的女子,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指着他们两个破口大骂,时不时还拿地上的东西砸向两人。

张若梅见到了连忙上前,“淑英,你这刚生完孩子还没出月子不能见风。”

被叫淑英的女子听到这话,瞬间如同泄气的皮球,她哭着依靠在张若梅的肩膀上,“主任,我不出来怎么能发现这对狗男女。”

蹲在地上的魏三听到她这话,有些不悦地喊了一句:“李淑英。”

“你别叫我,就只允许你做不允许别人说了。”

“快别哭了,小心以后落下病根。”他们这边有没出月子不能哭的风俗。

张若梅示意魏三将李淑英扶进。

结果他还没碰到李淑英就被对方推开,“我自己会走,不和某些人一样。”说完还剜了他脸一眼。

“弟妹。”一旁的女子怯生生地喊了句。

陈溯华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心中不断地感叹,刚才幸好她没拒绝。

从旁边人的只言片语中她推测出来了三人的关系,产妇是魏三的媳妇,叫李淑英。

一直在哭的是魏三的嫂子,叫李梅。

就在她感叹小村庄有大瓜的时候,张若梅叫到了她。

看着周围的视线都放到了自己的身上,她不自在地往前走了走。

张若梅大声吆喝着让大伙散开,“赶紧的,该回家做饭的做饭,洗衣服的洗衣服,别都围在这了。”众人见她都这样说了,也知道没啥可看的了便纷纷走开。

说完她口袋里掏出笔和纸,递给陈溯华,“一会我说的话和他们说的话,你都记录下来。”

陈·文秘·溯华:“明白。”

做完这些她看向两人,“说说吧,怎么又打起来了。”犀利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打转。

魏三被看的不自在,他说:“张主任,你是妇女主任,那帮助妇女是不是应该的。我大哥现在不在了,我嫂子她又是一个人,孤儿寡母的生活本就困难,我就是想多多照顾她,没别的意思。”

此时站在墙角的李梅也不哭了,她走上前来娇娇弱弱地站在一边,声音还带着哭过的沙哑。

“张主任,福子说都是事实。可能淑英觉得我多吃她家的粮食了,所以才总和福子闹。”

“你帮我和她说一声,我和小虎吃的都还给她,让她好好地和福子生活,别总这样闹了。”

“嫂子别这样说。”魏三抬起脚想上前安慰她。

眼看两人又要腻在一起,张若梅赶紧止住。

“你帮助妇女是好事,这点确实值得表扬,”紧接着她话锋一转。

“但是你自己家里都揭不开锅,你还拿着家里的粮食去帮助别人,淑英不和你吵和谁吵?她刚上完孩子连口米汤都喝不起,她能不生气吗?”

“还有你,李梅不是我说你,魏大现在不在了,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你之前不上工那没啥,有魏大在。现在你还不上工那怎么行。”

张若梅想了想继续说:“从明天起你跟着一起来上工,我来叫你。”

听到这话李梅脸色一白,她转头看向魏三,结果对方正高兴明天能和她一起上工跟没注意到她。

她咬了咬唇说:“张主任,我身子不好上工恐怕跟不上。”

“那就跟着小孩一起拾捡土豆。”

他们这盛产土豆和红薯,一些小长的长的不好的,都是让小孩去捡。

说完她看了眼天,“现在天色不早了,你们早点休息。魏三你好好跟淑英道个歉,都是夫妻要一起过日子的。”

旁边正吃瓜上瘾的陈溯华见她起身要走,连忙合上本子跟过去。

出门后张若梅拿过本子看了看,不由地称赞:“你们城里的娃娃就是厉害,这字写的真漂亮。”

陈溯华被夸的脸一红,不过她还是好奇地问:“主任,现在开展乡下工作还需要记录吗?”

她摇摇头,“不用。”

不过有记录给上面的人看更容易被表扬,这可比用嘴说更清晰。当然这些话她是不会给陈溯华说。

张若梅将她送到老书记家门口就走了,她还要赶回家做饭。

陈溯华推开院门,院子里正站着个人在那择菜。

她看见陈溯华先是一愣,随机就反应过来,“你是新来的知青吧,刚刚听小英说你被张主任叫走了,大队长刚才过来给你们送粮食来了,我就先帮你拿着了。”

说话间她将手往围裙上擦了擦,起身朝厨房走去。

这里虽说屋里也有灶台,不过连着炕也只有冬天能用,平常都是在外面搭个锅做饭。

老书记家要好一些,前些年他们专门在院子里建了个厨房,至少做饭的时候不容易吹进沙子。

陈溯华接过她递来的布袋,一小袋细粮和一大袋二合面总共四十斤,摸起来沉甸甸的,道过谢后她拿着东西往屋里走。

刚来到门口,房门就被从里面推开,尹慧琼正端着碗往外走,见陈溯华手里拎着布袋便明白她是刚来的知青。

“你好,我叫尹慧琼。”她腾出一只手伸向她。

陈溯华连忙握住,“我叫陈溯华是京省来的。”她看向对方碗里的东西,“你这是做饭吗?”

“对。”说完她又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你还没吃吧,你抓些粮食放在这,我连你的一起做了。”

“这多不好意思。”

尹慧琼无所谓的笑笑,“这有什么,本来今天就轮到我做饭。”

她又给陈溯华介绍了一番,她们女知青因为饭量差不多所以是轮着做饭,打水的地方离得远所以是两个人轮。

她从布袋里抓出一小把苞谷米放进碗里,见她另一个布袋里还都是生面粉,于是又说道:“窝窝头你先吃我的,等你做好了再还给我。”

陈溯华向她道谢后转身进了屋里。

屋里几人正坐在床边说话,见她进来都热情地招呼她过来。

为首坐在炕沿的女子主动问道:“你今天和妇女主任在魏三家都看到了什么。”今天她下工晚,等知道的时候人都散完了。

其余几人也好奇地凑过来,七嘴八舌地讲起魏三家的事。

就在陈溯华想怎么说时,帷帘后面传出一声轻响,“啧。”

“你们整天关注别人家的事,自己的活干完了吗?”

“冯宁秀,大队长可说了你明天要是再这样偷奸耍滑,以后可就不借你粮食了。”

被突然叫到的冯宁秀脸青一阵白一阵,十分难看。

好在这个时候尹慧琼端着碗进来了,她将热好的窝窝头放在桌子上,“你们的碗在厨房,自己端。”说完她又从桌子旁边的菜柜里拿出腌好的咸菜疙瘩。

做饭的人只管做饭和刷锅,其余的端碗和刷碗都要自己来。

吃饭时桌子上的气氛不算多好,尹慧琼也见怪不怪。

她的年龄最大又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是女知青中的老大姐,平常这种情况都是靠她来调解,可是次数多了她也有些烦。

冯宁秀吃完饭重重地将筷子放在碗上,端起就走了。

桌边的几人都没有说话,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紧接着宋清江也跟着出去了,饭桌上的几人都松了口气。

见陈溯华疑惑其中一位主动开口解释道:“你不用管她俩,她俩每天都吵。”

“还没来得及介绍,我叫季时也是第一批来的知青。”圆脸女孩笑着说。

“第一个出去的叫,冯宁秀。另一个叫宋清江。你别看她俩整天吃,她俩可是最有默契的。”

*

吃完晚饭陈溯华拿着来到院子,这边冬天要烧柴取暖所以房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