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明,小道上薄雾弥漫,一列人马匆匆行过。
裴勖之拍马上前,与青罗并行,“阿罗,休息一刻钟再走。”
青罗应了一声,慢慢勒住缰绳。
裴勖之先行下马,旋即绕过来,将她抱下马背。
她的腿伤只简单包扎过,稍一使力便痛得厉害。
裴勖之解下披风,铺在地上,扶她坐了,又取来扁壶,递给她,“喝点水。”
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夜,青罗虽觉疲倦,却无半分睡意。
益州节度使荀充以勤王为名领兵攻打长安,所勤之“王”自是太上皇。荀充其人残暴嗜杀,若得入城,必是一场腥风血雨。
亏得前次突嘞入关,加固了城墙与各处城门,禁军得以坚守不出,只不知可撑到几时。且因皇帝病危,昏迷不醒,朝中无人坐镇,难免人心浮动。
裴国公等老臣主持大局,传令各道派兵,永兴侯得信后已率部回援,眼下正星夜兼程,赶赴长安。
青罗心道,若非太上皇许了好处,荀充恐怕不会无故来打长安。皇帝这病也来得蹊跷,她离开长安时,尚且安好,短短几日怎就病危?
她低头摩挲着手中明珠,想起昨夜谢治尘问她的那句话。
“臣若是前世旧人,公主肯原谅臣么?”
她当时见他口中吐血,胸前亦是血流如注,顾不得细想,为宽他的心,脱口而出道:“大人是阿佑的父亲!”
这一世他待她不同于前世,性情亦稍改,且这个年岁便得身居高位,原来与她一般,同是重活一世。
他还她明珠,她已不记得鞋上曾缀过这明珠,又在何处遗落,为他捡去。
裴勖之见她久久不语,虽是安慰,语气却生硬,“担心他?他死不了。”
五日后,青罗一行赶回长安。
皇帝已至弥留之际,众臣候在万晖殿明间、廊檐下,青罗入内,见了他最后一面。
“父皇所谋之事,朕早已察觉,怪朕……”
皇帝咳出一口血,仰面躺在枕上,枯槁的面颊上眼窝深陷,眸光却难得清亮。
“大周托付给小妹了。”
青罗哽咽着叫了一声“阿兄”,再难说出一个字。
皇帝崩逝,宫人宣旨,传位于襄国长公主。
众臣听毕,霎时缄默,想是原以为会是六皇子即位。
六皇子跳起来大呼荒唐,“女子怎可即位?”
他身旁之人附和道:“自古未有公主即位的先例,恐不合礼制!”
裴国公正欲开口,不意素来古板的王中丞瞥他一眼,先他一步道:“本朝可有律令载明公主不可即位?”
礼部侍郎答:“这倒不曾。”
王中丞又问:“既无禁令,公主即位有何不可?”
高见充、骆十郎等禁军将领执刀入殿,裴勖之随后,高声道:“先帝遗诏在此,不遵者意欲何为?”
青罗拭干泪痕,转身望着众人:“本宫即位,除身为女子外,诸位以为还有何不妥之处?”
众臣相顾,一时无言。
青罗一字一句道:“若只为此便罢,女子继位虽无先例,却也非不可为,本宫观历代先贤所述为君之道,多在人君德行修养,劝诫君主存百姓,行仁政,可见君道非是专为男子所设,女子亦可践行。”
顿了顿,又坦言道,“先帝无子,本宫几位兄长或是不知所踪,或是无心朝政,若非不得已,先帝不会开此先河,选我继位,望诸位日后尽心辅佐,莫因本宫为女子而心存芥蒂。”
六皇子惯会见风使舵,见无人再反对,不动声色地退至一旁。
青罗在榻上坐下,心底明白女帝之路注定崎岖,可她此刻所感更多的却是安定与平静,大周在父兄手中,她时常惶恐忧虑,从今往后,便由她来做这天下之主。
是夜,长安城外火光冲天。
杜仲领兵为先锋,抢在永兴侯之前奔至长安。
荀充得知消息,算定其为急行军,便是要战也需待天明。
怎料杜仲出其不意,抵达后未扎营,不做修整,立刻杀至荀军大营,烧粮草,突袭,以雷霆之势横扫荀营,打得荀军人仰马翻,毫无还击之力。
荀充被杀时正于营帐中寻欢作乐,未着寸缕,不堪入目,杜仲猝然闯入,一剑抹了他的脖子。
被他欺压于身下的女子溅了满脸血,圆睁着双目,惊惶大叫。
杜仲替她拢好衣裳,看清她的面容,不由吃了一惊。
天明永兴侯赶至,荀军大营所在已是一片焦土。
杜仲银甲满是血污,帽盔早不知落在何处,黑发高束于头顶,一瞧即知是女子。
永兴侯远远见她骑在马上,一手控着缰绳,一手提着荀充首级,片刻间飞马而至。
“义父,荀贼已伏诛!”
永兴侯事后对青罗感叹:“罗儿,有杜仲在,阿舅可解甲归田了。”
杜仲带回的疯女蓬头垢面,拨开额前发丝,拭净面污,赫然是凤仪。
青罗送她去玄麟殿,才至廊檐下,丽妃已认出她,一把将她抱住,哀声痛哭。
凤仪由她抱着,不声不响,面容呆滞,恍似毫无生气的偶人。
浓云掩蔽丽日,天色昏黑,冷风穿堂而过,檀木花罩下,纱幔徐徐随风鼓动。
殿内未上灯烛,青罗背着光,裙裾拂过门槛,缓步行至殿中,见过礼,沉默地望着太上皇。
太上皇坐在明间凉榻上,两手压在膝头,目光阴鸷地与她对视。
榻上与他隔着几案,小皇子独自坐着,手中摇着一只拨浪鼓。
“父皇眼里只容得下丽妃娘娘与小皇子,为他们母子,牺牲再多人也不在乎么?”
太上皇冷声反问:“你与那逆子篡位,还敢质问于朕?”
青罗拖着尚未痊愈的伤腿,在他嫌恶的凝视中往前走了两步,站定后,方才开口。
“父皇听信谗言,为一己之私,频频陷百姓于水火,只因长兄不为父皇所喜,父皇便不顾大局执意废储,甚至置他于死地,父皇不分忠奸,打压陷害忠良,突嘞兵临城下,父皇不顾百姓安危,不战而逃,此番更是险些引狼入室。”
“凡此种种,父皇算得枉为人君,长兄仁厚爱民,原就为储君,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太上皇眯起眼,呼吸渐重。
青罗知他不服,不再多说,转而问:“父皇可知张司窈为何一心扶持丽妃母子?”
“儿臣废了好些心思,多番寻访才得知,张司窈非其真名。”
太上皇皱着眉,不知她为何提及张司窈,直至听说张司窈本是姓卢,才眸色微变,朝殿外看了一眼。
“此人早年曾于番上买通校尉,假死除籍后更名返乡,原想带走家中妻子,怎知其妻已另嫁他人,连见一面也难。”
太上皇脸色渐渐沉下来,心中似有所感,搁在膝上的五指不自觉地收拢。
“张司窈爱妻之深,常人莫及,他苦心经营,先在太史局为吏,后有幸得父皇赏识,一步一步升任国师,与日夜思念的妻终得相见。”
“夺妻之恨,他终究心有不甘,趁其生辰,以一方金蟾砚相赠,在金蟾口中藏下无唤木。”
“无唤木作何用,父皇当知。”
青罗见他脸色铁青,继续道:“张司窈身为天师,何以敢私藏衮冕,妄图大位,冒险构陷三皇子,扶小皇子为储,父皇可曾想过?”
太上皇慢慢转过头,望着尚不知事的小皇子,试图自他脸上寻出端倪,此子既非他所出,张司窈又冒死扶持他,答案似乎昭然若揭。
丽妃不知几时携凤仪进了殿,逆着光,仍可看出面上不似往日那般柔婉。
太上皇自榻上起身,站在小皇子跟前,俯身打量他片刻,转过身去望向丽妃。
丽妃神色漠然,并不出言解释。
太上皇伸手一拂,几案并着茶盏、香炉,俱都滚落在地。
小皇子吓了一跳,随即被一只大手掐住了脖颈,小小的面孔霎时涨得红紫。
太上皇却不看他,充血的双眸只顾盯住丽妃。
怎知丽妃并不阻止,只牵着凤仪的手,波澜不兴地回望他。
王栖恩端着托盘进殿,见状吓得手一颤,将那托盘与两只碗盏哗啦抖落在地。这时也顾不得捡,忙上前去抢小皇子。
太上皇松开手,大梦初醒般,额上一层冷汗。
小皇子喘过气来,哇地大哭。
王栖恩不知出了何事,想是以为太上皇正在气头上,小皇子哭闹更惹他不快,是以匆匆将他抱出殿去。
路过丽妃母女身旁,瞥见凤仪,眉头即是一皱。
大殿内重新安静下来,冷风穿过洞开的户牖,寒意袭人。
太上皇哑声问丽妃:“你不怕朕杀了他?”
丽妃冷冷望着他,抿唇不语。
“丽妃娘娘生产那晚,张司窈入宫做法,箱箧中曾夹带一物,前左卫将军收受其好处,隐瞒未报,几日后被发现醉酒溺死于太液池。”
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