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安夜雨 荒台月

74. 追封尊荣

小说:

长安夜雨

作者:

荒台月

分类:

穿越架空

那宫人去而复返,战战兢兢地拜道:“启奏陛下,高将军命奴转呈陛下,突嘞十万大军已于三日前攻破西啸关,直逼长安。”

话音方落,满座哗然。

皇帝皱起眉,一时未解其意,如何便有十万人马毫无征兆地破了重兵把守的西啸关?

高见充被宣进殿来,叉手禀道:“陛下,两日前突嘞攻破了西啸关,西啸关守将并未派人求援,关口失陷后亦未报信,今日申时,京畿驻军例行巡查,察觉有异,派斥候打探方才得知。”

大殿内一片死寂,青罗闻知高见充所奏之事与逼宫无关,非但未因此放松分毫,反是下意识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黄珍儿曾提过,突嘞地处长安西侧,当中有西啸关阻隔,西啸关所在的西啸山绵延千里,雄奇险峻,难以逾越,扼守关口则易守难攻,乃是拱卫关中的天然屏障。

长安据关内平原,地势平缓,无险可守,敌军一旦突破拱卫关中的四方关隘之一,即可一路长驱直入,直取长安,沿途纵有各地驻军阻击,长安亦危矣。

甚至可谓攻破任一关隘,长安即破。

突嘞人如何不声不响地拿下了西啸关,守关将领又因何未以烽燧示警,至今悄无声息?

高见充又道:“突嘞此番行兵迅速,似是熟知关中布防,臣怀疑京畿已混入其细作。”

青罗心又往下沉了沉,恐怕不止如此,突嘞人得以如此迅疾地破关进兵,焉知不是有守将叛变,高见充同为武将,许是因未得实据,未敢妄加揣测。

长安人口百万,突嘞军便是按兵不动,围城数日,待城中粮尽,亦可等到长安不攻自破。

座中有一致仕的老臣抬袖拭泪,“长安禁军满打满算不过三万有余,城墙高不足三丈,如何抵挡十万突嘞蛮人?”

一旁另有些老者亦面露哀色,全然没了赏菊、品菊花酒的兴致。

皇帝一言不发地坐着,尚算得镇定,只脸色阴沉,执起酒盏送到唇边,却未沾唇,冷不防将那玉盏掷在御案前。

一声脆响,碎玉四溅,上好的羊脂白玉散落在殷红如血的丝线毯上,殿内终于安静下来,宾客噤若寒蝉,一时静得仿佛连喘息之声亦清晰可闻。

凤仪小声问:“父皇,禁军当真只得三万人么?”

皇帝没作声,凤仪失色道:“三万禁军怎敌得过蛮人十万?父皇需早作打算!长安怕是待不得了。”

青罗瞥她一眼,语气不屑,“父皇,十万人马岂是如原上踏春般说来就来的,便是准备吃食也颇费工夫,突嘞多半是虚张声势,将五万人充作十万也未可知。”

“你倒敢说!”凤仪站起身,隔着几张食案,抬手指着她,斥道,“你敢作保非是十万么?父皇天子之尊,怎可留在长安涉险?你用心何等险恶!”

丽妃皱眉道:“凤仪,坐下。”

凤仪委屈地坐回去,“儿臣是担心父皇!蛮人为何来长安?必是冲着父皇来的!”

薛贵妃笑笑:“凤仪关心则乱,突嘞人想必是觊觎长安的富庶。”

青罗未理会凤仪,继续道:“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布署迎战,下诏令各道派人前来勤王,有父皇坐镇,必能将突嘞人赶出关外。”

高见充趁势道:“陛下,寄月公主言之有理,臣已命人加紧巡查十二处城门的防卫,如何布防还需省阁、兵部,会同禁军各卫商议。”

兵部尚书起身禀道:“陛下,突嘞与大周历次交锋皆在关外,对关中地势、作战环境并不熟悉,此番冒然挑衅,纵使人马多些,也无便宜可占。”

陆续又有些旁的臣子附和。

“突嘞素来是大周手下败将,多次被打得落荒而逃,如今既有胆来,便叫其有来无回!”

“蛮人喜用骑兵,只懂横冲直撞,且从未踏足过关内,倘若陷入设障之地,再善冲撞也无用武之地。”

皇帝脸色缓和了几分,照旧饮酒,观赏歌舞,勉强周全至席散。

政事堂灯火通明,谢治尘尚在处理急务,闻知此事,当即召集一干文臣武将商讨退敌之策。

青罗离宫前颇是担心薛贵妃,“母妃这几日务必警醒些,尤其是父皇,他若召母妃觐见,母妃可寻个托辞推拒。”

薛贵妃道:“母妃在宫中,无甚可担心的,倒是你。”

青罗顿了顿,无奈地笑笑,“但愿是儿臣多虑了。”

这一夜,长安多少人如她这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翌日一早,亦无甚胃口用早膳,坐在食案后,听薛虎禀报新探得的消息。

突嘞军所携粮草极少,靠沿途纵兵劫掠,补给物资,以便火速行军。

人马便是不足十万,也当在六万至七万之间,抛开兵力悬殊不提,禁军久未经战事,突嘞军既是远征,必会派出精锐中的精锐。

长安城门又多,外墙算不得高,单是防守,事倍功半,在城中坐以待毙,恐会陷入被动,是以朝中定下对策,集合禁军中骁勇者,主动出城拒敌,将战线推至城外,或可延挨些时日,等待援军。

约莫申时,宫中来人传旨召青罗觐见。

青罗暗忖,前世父皇将她召入宫中献祭,系因张司窈挑唆,这一世没了张司窈,为何又在此时召她入宫?

不止她,其余嫁在长安的公主亦被召见。

青罗仰头望着被暮色染红的天际,原想不去,可她母妃尚在宫中,皇帝若不怀好意,母妃如何逃得过?

城中照旧宵禁,夜鼓声响过百下,各坊陆续关闭了坊门,落日西沉,倦鸟归林,一切井然有序,仿佛并无突嘞人兵临城下。

空阔的朱雀街上,车马行人渐稀,青罗放下帘子,问驾车的薛虎:“杜仲有消息么?”

薛虎回说尚无,“许是路上耽搁了。”

青罗微微蹙起眉,算算脚程,早该回长安了。

“她去东都送人,有甚可耽搁的,多半是跑了。”几日前见裴勖之,他曾这般怪声怪气地刻薄杜仲。

青罗自是未起过疑,只恐路上生了变故。

昨夜因杜仲未能赶回,暂且按兵不动,怎知出了突嘞这桩事,这关口上,朝中断然不可再生乱,父皇想必也无暇分神处置太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