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面条?”
“对,准确地说,是用小吃推车卖面条。”
在2000年左右,小摊小贩还没有后世那样被严格管制不允许影响市容,应该说,因为经济在逐渐复苏和增长的缘故,许多人都在尝试着用小摊经营。
这样就算试错了,损失的成本也比铺面租金要低很多。
袁星曜原本就想着用自己的厨艺做餐饮方面,不过结合了一下当下这个年代的经济水平,和父母的体力精力,他觉得还是不要好高骛远,先从小吃摊做起。
而一般想到小吃摊,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风靡全国的炸土豆、烧烤鱿鱼、烤冷面、煎饼果子、烤肠之类的。
但是结合现实后,他觉得自己还是得放弃做这些。
比如说烤肠,首先需要的就是那种不锈钢滚筒的烤肠机,可这个年代不像是后世,随便在网上两三百块就可以拿下一台,这会儿互联网都还不怎么兴起,网络购物这个概念在国内更是还没有出现,他想要买到一台自动烤肠机,难于上青天。
并且,袁星曜觉得在普通的肉淀粉火腿肠都被视作很金贵的存在的时期,他想要的烤肠根本就还没有。
至于随处可见的土豆……
同样因为年代的问题,土豆品种还没有被改良多少,对环境的依赖性更大。
而无论是他们老家还是鹭岛市,其实都不是盛产土豆的环境。
也就是说,如果土豆在他们这会儿的单价并不是特别便宜。
同时,这会儿的油单价也不算便宜,袁星曜经历过后世,自然是不觉得前期投入有什么,可是对于并没有做过生意甚至都还没怎么了解过这方面的袁父袁母来说,如果前期投入有点大的话,他们可能会裹足不前。
更何况,炸物的油不能用太多次,因为油反复使用极易生成一些致癌物。
哪怕这个年代的大家只会担心油不够多,并没有出现担心地沟油影响身体健康的概念。
可袁星曜既然从未来回来,知道反复利用油炸制东西不好,自然不愿意知错犯错。
这也是让袁星曜放弃炸土豆这个在后世看来最简单好做的小吃的原因之一。
现实的问题是,在2000年左右这个时代,大家对于吃饱的需求更高些。
所以经过筛选,类似于炸土豆烤肠这些有滋味儿可是只为满足嘴巴过瘾的小吃就被删除了。
思来想去,能当做小吃又能当作主食的才是好选择。
在米、面、馒头包子、粉丝这些之中,袁星曜最后选择了面。
哪怕是南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少不了吃面,只是吃的频率多少问题。
而且相比起要配菜的米饭来说,一碗面有碳水有配菜有汤,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口味,一日三餐都可以来上一碗。
素点儿的撒点葱花就是一碗阳春面,荤点儿的加上肉末或者煎蛋,讲究点的还有牛羊肉、肥肠、猪肝、辣子鸡丁等等。
不仅如此,买来的成品面条可以放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坏,那些佐料也可以一次性熬上很多准备着,不用担心当天用不完剩下后会坏掉。
煮面的速度也很快,从点单下锅到上座,面条细一点的三到五分钟,粗一点的也不会超过十分钟。
对于赶时间来的食客们相当很友好。
热乎乎的面汤带着丰富的调料送着碳水丰富的面条下肚,又好吃又饱腹。
完全符合这个年代的大众需求。
&
“没有哪个省市没有当地特色的面条的。
“用用耙豌豆和肉末做臊子就是豌杂面;
“用香葱、洋葱、红葱头和香菜一起炸出复合香味拌面就是葱油拌面;
“加上炒过的西红柿鸡蛋那就是西红柿鸡蛋面;
“用紫菜、虾米、海带这些熬汤底就可以做海味面;
“炒一碗酸菜肉丝,需要的时候夹两筷子码到清汤面上,拌匀就是酸菜肉丝面……
“还有妈你最擅长做的剁椒酱,王阿姨不都说她很喜欢拿妈做的剁椒酱拌面下馍馍吃吗?她一个北方人都认证了的,哪怕直接煮一碗白水面,舀一两勺过了油的剁椒酱,也是一个很卖座的剁椒素面。”
“除此以外也有更复杂的牛肉面——牛肉我们可以提前煮上满满一大锅红烧牛肉,不用要舀起来,放到锅里浸泡着,不仅不用担心会坏掉,反而会随着汤汁浸泡的时间越发入味,要用的时候把面煮好,舀一勺肉和汤汁拎上去,加上两颗小白菜或者一夹豌豆尖,美得很。”
“还有双椒鸡面也是,提前把鸡肉切成指头大小的丁然后和干辣椒这些油炸煸炒,需要的时候舀一勺辣子鸡丁,配上青红辣椒丁……”
“最重要的是,这些费时费力的复合型配料都可以一口气提前准备很多用上好几天,客人来的时候只管按照他们的需求加就是了。”
“而像是青菜面、鸡蛋面这些就算是现做也不会耽误时间。”
袁父袁母原本还只是抱着听听孩子的话免得让他失落的安慰想法,谁知道随着袁星曜娓娓道来,夫妻俩是越听越入神。
袁父和袁母对视一眼,被袁星曜说得疯狂心动——是啊,面条这东西,家家都吃的,而且又快又方便,如果实在是卖不了……那干面条还能留着自家吃,也损失不了什么。
袁星曜趁热打铁:“我都算了一笔账的——蜂窝煤炉子用来做生意的话,正常燃烧一次性需要三到四只,一只蜂窝煤大概可以燃烧六个小时,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