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拒嫁东宫 水与萤火

91. 91

小说:

拒嫁东宫

作者:

水与萤火

分类:

古典言情

寂静的雪地里忽然响起纷乱的马蹄声,血腥味弥散开来。

只见一匹身高膘肥的骏马在雪中飞速奔驰,西首数十丈后,四匹骏马紧追不舍,马上之人身着盔甲,口中叽里咕噜的叫骂。

忽然,黑马一声长嘶,猝然跪倒,后腿插着一枝羽箭,鲜血染红一大片雪地。

黑马上的乘客毫无防备,摔落下来,在雪地里翻滚几圈,没了动静。

“娘,娘……”

一个小女孩冒出头来,拍打着母亲的双肩。

方才坠马,她被母亲牢牢地护在怀中,毫发无损。但母亲的脑后却缓缓地流出一滩血迹来。任凭她怎么呼唤,也毫无动静。

这是天狩二十七年正月初三,刚刚过完元日的第三天,所有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里。

小女孩身上穿着的黑狐裘,头上戴着的虎皮帽,就是为了新年特意准备的。

然而,昨天半夜,一伙匈奴人趁夜袭击了村子。阿耶倒在了血泊中,娘亲则趁机带着她逃走了。

眼见身后的匈奴人追了上来,小女孩咬起牙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不知道是因为害怕还是愤怒。

这种目光令其中的一个匈奴人非常不爽。

他轻而易举抓住小女孩的左胳膊,想要把她拎起来摔打。然而,她像是野兽一样,狠狠地咬在他的胳膊上。

他挥落左手,啪的一声脆响,小女孩的脸高高地肿了起来。

但她没有松口。

像是濒死的野兽一样,想要完成最后一次狩猎。

每一口呼吸都涌进数不清的雪屑,血腥味在口腔和鼻腔里蔓延。

匈奴人的同伴看不下去,抄起长剑,对准小女孩的后心,捅了下去,干净利落。

若无意外,下一秒,这个汉人小女孩便会血溅当场。

然而,在长剑将要贯穿她的瞬间,这个匈奴的手垂了下来。

他错愕地低下头,一枝羽箭从他的后心射入,贯穿他的胸膛。

他无力地跪倒下来,就这样直直地跪在小女孩面前,死了。

几乎是同时,另外两个匈奴人也栽倒在雪地里。

小女孩从空中摔落,趴在雪地上。原本圆润可爱的脸蛋发青发紫,肿得吓人。

她艰难睁开被打成一条缝的眼睛,看向匈奴人的身后。

只见一个柳眉秀眼,身着劲装的女郎,正从箭囊里取出一枝羽箭,重新搭在了弓箭上。

胯下一匹毛发油亮的黑马,正躁动着刨动前蹄,鼻孔翕动,喷出白烟似的热气。

“别跑!”

女孩费力地直起身子,朝着最后一个匈奴人落荒而逃的背影叫道。

飕的一声,一枝羽箭破空而来,携着万钧之势,没入匈奴人的颈中。

他的动作一顿,仰天倒在了雪地里,双眼凸起,似乎不敢相信,会被一个突然出现的汉人女子杀死。

就是这样一位秀气、皮肤白皙的女郎,射死了四个凶恶的匈奴人。

连脸色都没有变一下。

谢柔徽纵身下马,走到昏迷的女人面前,拿起她的左手,掌心相贴,缓缓输入一股真气。

“娘亲。”随着女孩的眼泪簌簌掉下,女人渐渐地睁开了眼,母女俩抱在了一起,劫后余生。

谢柔徽看着这一幕,不觉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一路行来,与关内的繁华富饶、轻歌曼舞相比,并州境内荒凉不少,常常数十里不见村落。

如今日遇见的母女一事,也屡见不鲜。

谢柔徽还见过匈奴人将还未满月的婴孩串在长剑上挥舞,那个场面,令她恨得滴血。

即便后来她这畜牲大卸八块,犹不解恨。

愈发深入并州,见到的惨剧愈多,谢柔徽心里的恨愈深。

谢柔徽让母女二人骑上匈奴人的马,而她自己则准备去追寻匈奴主力。

“恩人,我听匈奴人说,他们的头儿往东去了。”

女人左手怀抱着女儿,右手指向东边的山谷,“他们一定没安好心。”

红日恰从那处山谷升起,迸发出无限光芒,将积雪染成了金红。

照在身上,却没有半点暖意。

谢柔徽纵到黑马背上,向东勒转马头,疾驰而去,连一声道别都来不及说。

“大恩人保重!”

女孩双手放在手边,双眼含着泪水,大声喊道:“一定要把坏人全都杀光——”

她的耶耶,把她举过头顶骑大马的耶耶,被匈奴人割下了头颅,捅了整整五刀,活生生的痛死了。

还有她的玩伴,她养在院子里的小狗,她从小生活的村子,全都回不来了。

女孩靠在母亲的怀里,肩膀耸动,连睡梦中都在哭泣。

女人紧紧地搂着幼小的女儿,心中生出了无限的力量。

常年风吹日晒而黝黑的脸庞,双眼坚毅,勇敢地望着前方。

明亮的前方。

……

隆冬,积雪皑皑的山谷中兵戈之声四起,鲜血将大地染成了鲜红。

早有预谋的匈奴人,在汉人军队进入山谷的那一刻起,无数巨石从山坡上滚落,紧接着是凶狠的匈奴士兵,挥舞着刀剑,从山坡上滚落下来。

“不要慌!”

一位手执长枪,头顶红缨盔甲的女子高声说道:“结阵!”

她身边数十位女将结成剑阵,防守得密不透风,牢牢地守护在一辆马车旁。

“去车队前面,不要让匈奴人把粮食抢走。”

马车内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樊定夷长枪挑穿一个匈奴人的头颅,温热的血洒在她的脸颊上,她回过头,犹豫道:“可是……”祖母的旧伤发作,身边是离不开人的。

帘子哗然掀开,一道人影从里跃出,手执一杆长枪,厉声喝道:“快去!”

樊定夷不再犹豫,领着一队人马,奔向队伍前方。

这是一个头发花白,后背微微佝偻的年老女子,如同风中残烛。可随着她的出现,汉人士兵的气势大振,一扫先前的颓势,与匈奴士兵厮杀。

山坡上又冲下来无数匈奴骑兵,方才隐隐好转的局势再度崩溃。

已经有几个匈奴士兵大叫着冲进汉人的军队里,直到他们的头颅被挑下来前,眼里还跃动着渴望,渴望杀死数十年间,匈奴人最痛恨也最害怕的敌人。

长枪插入雪地里,樊永珏依旧挺立,双眼中杀气如有实质。

只是她的名字,便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站在匈奴人面前的樊永珏,即便她已经年逾六十,半截入土了。

“诸位将士,随我冲出去。”樊永珏声音沙哑,但丝毫没有减弱话语中的英武豪迈之气,一齐向山谷的出口冲去。

樊永珏一手控马,一手持枪,将沿路的匈奴人斩于马下。

出口近在咫尺,她却突然勒马回首,伴着一声长嘶,烟尘散去,雪地里缓缓卧着一只巨大的流星锤。五位高大威猛的匈奴将领齐齐奔至樊永珏面前,将她团团围住。

大雪扑面,每一次挥舞长枪,双臂越来越沉重,肩胛骨处的旧伤痛得要将她劈为两半。

匈奴人看出樊永珏的疲态,狞笑着跃起,五把刀剑凌空劈下,要让樊永珏命丧当场。

“将军!”

樊永珏横起长枪,以一人之力架起五把刀剑,年迈的身体里,爆发出撼动山岳的力量。

她的身体越来越低,手中的长枪发出崩裂的声响,有人开始流泪了,也有人大吼一声抱着面前的匈奴人同归于尽。

枪身断裂,发出一声悲鸣。

樊永珏盯着劈落的刀剑,心中毫无惧意,一片坦然:朔方的军务可以放心地托付给定夷,不会生出大乱。

就在此时,变故突生!

飕飕飕三声,三枝连珠箭几乎同时而至,分别没入三个匈奴人的后颈,没发出任何的挣扎,便咽下最后的一口气。

樊永珏残枪向上一挑,踩着匈奴尸体,跃出了包围圈。

来人没有停歇,又取出一枝羽箭,转向东首。

巨大的匈奴战旗在风中飘扬,几乎将天空中的旭轮遮蔽。一支羽箭穿云而出,挟着雷霆之势,旗杆折为两半,飘扬的旗帜从空中坠落,露出一轮煌煌大日。

士兵中爆发出潮水般的欢呼,齐齐望向如同天神一般,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女子。

谢柔徽收起弓箭,飞身下马,大步朝着樊永珏走去。

樊永珏看着朝她走来的陌生女郎,裹在貂皮外氅下的眉眼格外眼熟,尤其是那手出众的箭术,竟然与一位故人的身影重叠。

她缓缓开口,问道:“你是不是姓郑?”

谢柔徽也正注视着这位年迈的将军,北地的大风大雪在她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但丝毫没有减损她的英武之气,反而更加的威严。

她是北地的定海神针。

谢柔徽察觉到她的目光,那种注视着她,又像是透过她在看着另外一个人的目光。

谢柔徽摇头,“我姓谢。”

樊永珏心里空了一块,即便早有预料,但还是难免失落。

毕竟,太像了……

“但我母亲姓郑。”谢柔徽说道,“名讳,上观下静。”

而郑观澜,是她的亲舅舅。

樊永珏脸上流露出错愕。

北风呼啸,扬起漫天白雪,一老一少相对而立。

从她们的祖辈开始,就守护着这片广袤却又备受摧残的土地。

即便没有在这片土地上降生、长大,但有朝一日,也一定会回到这片埋葬着亲人的故土。

“这是郑老将军的坟冢。”

樊永珏拄着龙头拐杖,缓缓地踱到一个隆起的土坟面前。

谢柔徽沉默叩首,无言地望着碑上的祭文,试图勾勒出一个陌生的形象,来亲近她从未谋面的外祖父。

太难了。

谢柔徽放弃了,她站起身,询问道:“我长得很像我舅舅吗?”

她不知道自己长得像谁,然而肯定的是,她一点不像她血缘上的生父。

但她也问过长信侯府的老人,每个人都说,七娘子也不像早已去世的侯夫人。

樊永珏点头,“很像。”

尤其是眉宇间的英气,如出一辙。这份相像,不仅是在相貌,更在神态。

“他的箭术很好,曾经射杀过匈奴的大将军。如果他还在世,见到你一定会很高兴。”

怪不得师父时常督促她射箭。

谢柔徽问道:“他和我师父是怎么认识的?”

这是十几年前的记忆了。

樊永珏回想了一下,慢慢地道:“在战场上认识的。”

当时,郑观澜还是她手下的一员副将,领着一支小队深入敌群,恰好遇上初到朔方的姬飞衡等人,共同歼灭了一千匈奴精锐。

后来,郑老将军延误战机,失陷在匈奴腹地,怒而自刎,尸体在匈奴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