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静默了一会儿,一条条弹幕飞快滚过:
【哈哈…‘因为孤姓湛…故国号为湛’…求问那些宗亲们的阴影度,还有,陛下能不能不要那么嘴硬心软啊,难怪一直被他们欺负!】
【难怪熙帝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会嗤之以鼻,不过确实也没错,很多事情不能光以血缘悖论来议!】
【父慈方子孝,如同耕地,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哪儿有凭空而降的道理!】
【我其实很好奇,陛下那些年在西域的日子,只可惜关于那段时间,包括后期的天下第一商会‘汐水如嫣’的成立和扩展,这方面的资料都太少了…】
【哈哈哈,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造反有理’我都好想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个时期的熙帝就好像是一个别扭的永远得不到父爱的孩子的逆反心理,中二期那样!】
【现在的陛下还很稚嫩,等西域回来,就是一鸣惊人的时候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出自《礼记?礼运》,是儒家十义伦理体系的根本。
听到自己家绝学被如此解析,儒家学子们差点被气晕。
可说起来,确实是君王无德在先,无法通过教育驯化如此蛮荒想法。想来,这湛国也是荒蛮小国,故不得其名。
联姻,定两国之盟结两国之好,怎可!!!
和亲,是帝王与朝堂上下之无能!言之有理!若是秦国,绝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秦国一众上至君王官员下至黔首,都是这样认为的:老秦家丢不起那个人!
一线天…她竟被逼到如此地步了吗?
莫怪那段时间她入梦时间总是有些不固定,可那倔丫头为什么不说?
可说了又能怎么样?
秦王政负手而立,高大挺拔的身形如同竹子般立的笔直。他微仰着头,在看到人数时明显凤眼中划过了几丝烦躁。
【好了,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
既然我们课堂的主题是湛熙帝,那么,我们就直接翻开西湛的历史开始讲起。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今国际上通用的公历,就是采用了西湛历,以西湛开国光华元年为公历元年,今天是公历1262年5月8日;也就是西湛成立之后的第1262年。当然,当时是没有公历这一说的,真正采用公历纪年,是在湛武帝继位平定了内乱天下太平之后。之所以采用光华为公历元年,一则为熙帝尊重,二则因为严格说来,光华元年是熙帝敲定十年计划,准备一统天下的时候;而且天下完成大一统,也是在熙帝在位期间!
至于大家为什么那么尊重熙帝,一方面原因,她完成了大一统。还有一方面,就是她在完成大一统期间,同样也平衡了国内各方势力,使湛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征战天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军队远征,最重要的就是后方供给,那么刚才也有朋友提到过了,熙帝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农业方面的改革!
那么你们知道熙帝上位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变相削藩,以升王为诱饵,废封地改食邑,以军功、农业、科技、医疗、工业等各方面成就点换世袭罔替,或者直接降等世袭!】
【农业迭代更新,高产新粮试推行,农具更新,推出堆肥,农具农药的持续研发!】
削藩?世袭罔替?降等世袭?
嬴政瞬间精神了——这就是嫋嫋想出来应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办法?
应该不止…征战…也是为了之后的军功奖惩?
农业!
黔首们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农家弟子身边有竹简的已经寻出竹简刀笔,准备抓重点记下来了。
削藩…升王…
天下贵族们最在意的是这一点。
【是的,第一项规则和第二项规则是并行的,原本是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方储备,毕竟——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在发展农业之前,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然而湛国虽然地广,可因为国祚三百多年了,经过三百多年,土地有将近一小半全部掌握在当时的贵族手中,所有税收、军事行政全部掌握在贵族手中。对于征战来说很不友好,或者说,失去了主动权。
湛熙帝是一位目光长远的帝王,她是绝对不会愿意将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手中!
所以,削藩是根本,然后就是农业!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贵族们自愿削藩呢?!一味的光靠打,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毕竟她是想要向外扩张的,而不是内耗就消耗掉国力!
大家可以看一下,她的整个政变,一共只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除却一些不得不杀的人外,其余的多以发配、流放、圈禁替代。但为了防止反复,她也放话,一经有逃离的迹象,可以直接射杀!
因为食邑可以世袭,封王却需要兑换成就点才能世袭罔替,相对于每个爵位的食邑是不同的;而且封王之后,在食邑的军事权和行政权就没有那么大了,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成就点…是需要降级承袭,那么几代之后如果后代不给力,家族就变成富户,到最后就只是平民了!】
【文化革新,文字普及,风向引导…哈哈哈…其实就是另类意义上的道德绑架啦…】
【这位朋友说的没错!
熙帝同一年开放了法律修正,将昭帝时期留存的修好的各家经典删选出精华又易懂的部分,拿出来用做公历学府的文化普及建设,并开放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开放,代表着从政之路不再保留在贵族手中!而文化的普及则代表着有更多的百姓懂得了文字的书写和思想道德的启蒙。因此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珍贵的典籍,也为后人们在各方面的实践以及迭代更新留下了宝贵的数据!更主要的是!百姓不再愚昧,学会了以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加上‘以下犯上之说’的检举制的解除,可以说,当时很多诸侯都折在治下的百姓手里!
最绝的是,熙帝竟然还在各处设了匿名的举荐信箱,哈哈,相当于现在的市民信箱!
——当你一个人检举有功的时候,全家都可以因此免除与此相对应的赋税年数,并且得到对应的奖励。
而一旦检举的平民本人或者家人死于非命,国家就会出人调查核实他的死因。而期间有着涉事嫌疑的诸侯就会被押送到都城圈禁处理。
所以,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