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
裴琚站在县衙旁的棚子下躲雨。
他的马没有拴着,在蒙蒙的雨里面踏着水坑儿撒欢。
裴琚也说不上来他不去魏家的理由。
明明崔六夫人就在魏家。
他大可以造访魏家,与崔六夫人问安,顺道拜谒魏家长辈,毕竟他幼时曾在魏家太爷的席下读过两年的书,拜谒老师故旧,也说不上冒昧。
他牵着缰绳,朝着魏家的方向去,可手却不由自主地拐了个弯,绕路到了县衙。
反正崔六夫人现在就住在县衙。
她终究会回来这里。
在县衙与她问安也是一样的。
只是他并不与银湾县尊有旧,贸然造访,略有以权势迫人之嫌,就像他与张三郎一般。
裴琚想了想,没有造访县尊的门房。
他下了马。
静候在这个简陋的茅草棚里。
这个草棚似乎是皂吏打出来的,用来小憩的地方。
棚里的桌面上还摆着一户茶水。
茶水尚未凉透。
只是到了下值的时辰了,皂吏早已经散了个精光。
棚子后边有一条小路。
小路最深处用布围住了一块地来。
隐隐有击打声与惨叫声从那块地响起。
这似乎是县衙新设的用来处置罪奴的地方。
裴琚略有耳闻。
对于首辅刘敬平修律一事。
所以他对那布里面发生的并不好奇。
裴琚抱着双臂,斜倚在棚柱上。
天就要黑了,黑蒙蒙的天幕上隐约可见闪烁的星星。
他抬头,数着星星打发时间。
有一个带着帷帽的女孩子从远处匆匆赶来。
她走得很急,纱幔落在她的身后,划出波浪般的痕迹。
像银湾的水。
女孩子走到了他的面前。
她说。
“劳驾,借过。”
棚子其实很小,裴琚站在这里,足以挡住大半通往后边的路。
他让了让,让女孩子先行走过。
女孩子进去了。
然后布里的庭杖停下了。
她似乎在和那些皂吏说些什么。
声音就好像是风里摇曳的银铃铛。
只是语气不像。
语气像什么呢?
裴琚在想。
她像庙会里面扮成的女娲,用着沉重的声音,唱着悲鸣的戏词。
就是这样的感觉。
裴琚不数星星了。
她在听那个女孩子说话。
而那个女孩子的话却停下了。
有布掀开的声音。
女孩儿带着另外一个受伤的女孩儿走了出来。
她们走得很慢。
直到走到了裴琚身边。
带着帷帽的女孩子向他道谢。
“多谢。”
裴琚颔首。
本身只是让了一让,有什么好谢的。
可是女孩子还给了他一颗银裸子。
她塞在裴琚的手上,带着另一个女孩子毫不拖泥带水地扭头走了。
这是?
裴琚不解地望着她的背影。
现在银湾人都这样的阔绰吗?
仅是让了一让。
便以白银相赠?
有个皂吏顶着雨朝着棚子里跑。
他毫不见外地挤进了这间小棚,从矮柜里边掏出一身吏袍,套在自己的身上。
“老刘头,你又交班到迟了,这个月已经三回了!”
旁边的茶馆里面走出来一个皂吏,他骂骂咧咧的,拿着当班的本子摔在桌面上,老刘头赔笑着按下了手印,笑着哄着那生气的皂吏走了,这才转过头看向裴琚。
“公子……”他上下眼睛一骨碌,便知道裴琚衣着不凡,“您这是……”
裴琚将银锞子握紧了。
他哽着一口气。
走出了这个棚子。
这哪里是让上一让的道歉?
这分明把他当成当班的皂吏。
给他好处费呢!
他难道穿得就像一个皂吏吗?
裴琚大步走着,腰间的匕首叮当作响。
那边的皂吏也配了刀,走起路来也叮当作响。
他的袍子是红的,那边的皂吏发下来的当班的吏服也是红的。
他身上各处还配了皮甲。
平常在这个乡野旮沓的小县城里面,哪有人配皮甲?
除了这帮皂吏。
裴琚又想起他经过那些皂吏的时候,那些皂吏弥漫而出久久不散的长久不洗澡的气味。
裴琚低头嗅了嗅自己的衣衫。
仿佛已经的身上也有这样的味道。
裴琚只觉得一口气梗在了心头。
哈!
哈哈哈哈!
居然有人——
把他这个威风凛凛风流倜傥说一不二气势扬扬的西林大将军,看成一个在衙门里当班的普通小吏?
哈!
他居然被当做了一个普通甚至有些猥琐的小吏!
裴琚气笑了。
崔九郎品不过一盏茶的时间。
就看见裴琚匆匆地回来。
“怎么?见到我母亲了?”崔九郎问道。
裴琚没有说话。
他又窝回了自己的软塌上,翻了个身,背对着崔九郎。
“怎么?是我母亲说你了?”崔九郎有些疑惑,“不应该啊,你又不是我崔家的孩子,她说你干什么?她可不敢说你。”
裴琚还是没有说话。
“莫不是我暴露了!”崔九郎大愕,“我的娘不会知道我在这了吧!”
崔九郎上前两步推了推裴琚。
“她真知道了?”
裴琚没说话。
他掸了掸崔九郎的手。
甩给了他一颗银锞子。
“哪来的东西,我娘赏的?”崔九郎颠了颠银锞子。
这确实是一个好东西。
裴琚出门才不会带钱。
这必然是崔六夫人赏的。
只是好端端的,崔六夫人赏他这个做什么?
“赚的。”
裴琚咬了咬牙。
他又猛地坐了起来,往外走去。
“你又去做什么?”
“换个地方。”裴琚拽着王孙出了门,“这酒楼不好,给我改包个客栈来,要有澡池子的那种。”
裴琚咬牙切齿。
银湾在下雨,京城里却是一个雨过天晴的好日子。
在数个雨日后,京城终于迎来了初春里的第一个晴天。
魏府的下人们来来往往,捧着小山似的书卷,穿梭在垂门长廊间。
小丫鬟接过了书,将书页摊开来放在太阳底下,却被一个女孩子温柔叫住。
这个别着襻膊的女孩子匆匆地赶来,声音好似柔和的春风,她说:“这是祖父最心爱的古籍,可得要仔细了些,上了年头的书不宜直接放在日头底下,须得遮蔽些晒。”
说着,女孩子拿着这本书,便往庭院里撑起的小棚里走。
女孩子温柔极了,丫鬟做错了事情也不训斥,而是和风细雨般教导,小丫鬟小脸红扑扑地,她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女孩子的后面,濡慕地望着女孩子。
这女孩子是她伺候的娘子。
是魏府里面嫡出的二娘子,大夫人亲生的女儿,她是府里最高贵、最温柔、最贤良、最孝顺且最聪明的娘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