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谢攸唤道。
裴泠闻声侧目看过来。
朱承昌眼珠子震颤一下,似神魂骤然归位般,以指轻按着额角,道:“失礼了,方才忽觉头痛,竟是晃了神。”
杨廷钊趋前两步:“王爷玉体可还安好?若是精神不济,不如先移步偏殿稍憩片刻?”
朱承昌摆了摆手:“此乃宿疾,时有反复,无甚大碍,本王自有分寸,杨阁老不必挂怀。”说着,便转头吩咐侍从,“派人去府门外瞧瞧,王公公车驾到何处了?”
话音未落,但见花厅外人影走动,桂谨恩已搀着王牧行至阶前。
王牧站在阶下朝内里先躬身一礼,方才抬步上来,甫一进门便连声告罪:“奴婢紧赶慢赶,还是来迟了,劳动王爷久候,实在罪过。”
朱承昌笑得温和:“王公公务要这般说,您老年事已高,本王岂是那等苛责之人?多候片刻又何妨。”
“谢王爷体恤。”王牧深深一揖。
“王公公不必拘礼,请起。”言罢,朱承昌举目一扫,见人已到齐,便吩咐左右,“传宴。”
王府今日开宴,席散园中,一亭一榭皆置酒案,人随景易,各有天地,故虽宾客如云,行坐其间亦不觉喧闹拥挤。而此处花厅更是独辟一隅,清静幽深,厅外特搭就戏台一座,此时已有乐人调试丝竹,清音几缕,随风飘来。
厅内开阔,当中设下一张长案,众人依次入坐。朱承昌自是居于尊位,其右首坐着杨廷钊与谢攸,左首则是王牧和裴泠。
在开席之初,彼此先敬了一回酒,待酬酢毕,便各自安坐,或专心膳食,或欣赏歌舞,席间一时无人交谈。
但听厅外檀板轻敲,台上正开了《拜月亭》的戏文。
这出杂剧演的是战乱年间,穷秀才蒋世隆与尚书千金王瑞兰与亲人失散,在逃难路上萍水相逢,结伴同行,眼下正唱到二人于客店私定终身这一段。
朱承昌细观戏台,缓声道:“自古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拜月亭》里,蒋世隆与王瑞兰在离乱中挣脱礼教桎梏,凭本心自主结缡,细细思之,这般冲破樊笼的胆气,敢于将命运握于自己手中,倒也难能可贵。”
王牧闻言笑了笑:“王爷,戏文不过是写来娱人耳目罢了。若在现实中,这般罔顾父母之命、自行婚配,且不说宗族不容,光是世人的唾沫星子,就足以让一对小夫妻寸步难行。婚姻之道,结的是两姓之好,关乎门户兴衰,岂是儿戏?这戏的后头,王尚书归来见女儿私配寒生,勃然大怒,生生拆散鸳鸯,这才是人情世故的本来面目啊。”
朱承昌执盏轻笑:“要本王说,这人哪也未必非要婚配。成婚这回事,不过是画地为牢,便说本王至今未立王妃,何等自在逍遥,若真娶位王妃回府,平白要添多少拘束,岂不辜负这人间风月?”
杨廷钊接过话头,道:“王爷乃天潢贵胄,有陛下圣意垂怜,自然百无禁忌。然于寻常人家而言,不婚不娶,却是万万不行的。”
朱承昌不以为然地摇头:“杨阁老此言差矣,莫说男子,便是女子不婚配也算不得惊世骇俗。本王曾闻岭南有自梳女,与姊妹结金兰契,相携终老。可见这人世间的活法,本就各有其道。”他话音稍顿,眼风掠过王牧肩头,“裴镇抚使以为呢?”
裴泠目光始终望着前头戏台,淡声道:“成有成的好,不成也有不成的好,何必非把自己定义为哪一类?此一时,彼一时,也许你今日不想成,明日又想成了,若因当初把话说得太满,便梗着脖子不肯回头,那才得不偿失。”
“那裴镇抚使想成婚吗?”朱承昌含笑问她。
谢攸举筷的手一顿。
“没有想过。”她极干脆地说。
杨廷钊又搭腔进来:“裴镇抚使身受皇恩,前程远大,正当尽心王事为陛下分忧,岂宜为姻缘俗务所累。”
“杨阁老适才还说不婚不娶是万万不行的,讲到裴镇抚使这儿便又行了,奇也怪哉。”朱承昌打趣道。
杨廷钊朗声一笑:“裴镇抚使岂是寻常人?”
众人附和着笑了笑,复又看戏。随着戏文一折折演去,朱承昌或品评生旦唱腔,或感慨剧中人情,借着评戏的话头,有意无意之间,已是与裴泠对上了许多话。
那厢谢攸枯坐着,作为一个后进晚辈,他自知资历浅薄,既寻不着话缝可插,更不敢贸然出声。又眼见她与睿王从一开始的陌生,在闲谈之间相处得愈发融洽,心里便越发不是滋味了,终是寻了个净手的由头,悄然离席而去。
“哟,这不是学宪大人么?怎的从花厅里出来了?”
谢攸闻声侧首,见桂谨恩坐在杨柳树下的一张小案前,正擎着酒杯朝他笑。
“桂公公有礼。”谢攸作一揖,回道,“许是酒上了头,觉着有些晕,特出来透透气。”
桂谨恩便笑着说:“外头风清气爽的,坐着也自在,学宪若不嫌简慢,过来吃盅茶、说会子话。”
谢攸也不愿这么快回去,便颔首道:“既蒙公公相邀,某便叨扰了。”
桂谨恩即招手命侍从另烹了一盏清茶奉上。
谢攸已安然落座,举目将周遭略一打量,因问:“好似这王府里往来侍应的,俱是少年小侍?”
“学宪大人初入官场,又乍到南京,不知晓也是常情。这事儿说来倒也算不得什么隐秘,只因咱们王爷不喜裙钗,故而府中一应起居侍奉,俱是挑选清俊小厮充任。”桂谨恩将茶递过去。
谢攸听罢便反应过来,知趣不再多言,接来茶低头呷两口,默然半晌后,像是闲闲提起:“睿王爷与裴镇抚使好似是旧识?”
“确是旧识,”桂谨恩点头一笑,“不瞒大人说,先年圣上曾有意将裴镇抚使指与王爷,若此事成了,今日便该尊一声‘睿王妃’。外头因而有传言起来,道王爷就藩南京后,性情渐变,不近钗黛,是前头伤了情肠的缘故。”
谢攸万不料其中竟是这种情况,一时怔住。
“那后来为何……”
桂谨恩忙低声道:“天心难测,圣意为何回转,又岂是咱们做奴才的能揣度的?”言毕,顺手便执起壶为他添茶。
谢攸道了谢,心下一时乱糟糟的,便也低头默默吃茶,不再作声。
时近正午,初夏的日头已有些灼人。裴泠静立于廊檐的阴翳里,目光却越过那晃眼的阳光,定在杨柳荫下那一道身影上。
倏闻身后脚步声渐近,她悄然将视线从远处收回,侧首看时,便见朱承昌已静立在半步开外,亦举目望着那处。
朱承昌也很快把视线收了回来,偏首去看她,未语先笑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