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众里寻香 蕉雨稻香

京城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

小说:

众里寻香

作者:

蕉雨稻香

分类:

穿越架空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大襄王朝的王城称襄城,是奉熙元年改的名字,之前名字叫玉京城,故而现在人提起还是习惯叫京城。

襄城位于正阳府,位于整个国家中央略微靠北的地方。整座城方圆约二十里许,靠南三座城门,正门曰朱雀门,往来商队车马进入襄城都要从此门出入。

一大早城门刚开,贺浔茵一家就坐着马车从朱雀门进了城。

城内人声鼎沸,繁华喧闹,是整个浔水县乃至临江府都未曾出现过的景象。

马车是贺浔茵租的,一家三口加上一个李玉儿都在车上,皇子府的三个护卫皆着骑马,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一路护送一家人进京。

贺母挑开一边车帘,探头去看恢宏雄伟的朱雀门,贺浔茵也伸头凑过来看。就见朱雀门里街道宽阔干净,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道路两边开了水沟,尽植莲荷,行道两岸桃李芬芳,杂花相间,望之如同锦绣连绵。

街边朱栏彩槛、商铺林立,热闹极了。左边是簇拥在一处的金银铺子和漆器铺子,在街边摆了摊子,时兴的纸画、花果铺了满席。

经过一座石拱桥,对岸酒楼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正店、脚店数不胜数,茶坊、酒肆密布,桌椅整齐,皆敞开安置,相间的彩色招子迎风飞舞,雕梁画栋;河边的勾栏瓦舍挂着栀子灯,香风阵阵,往来皆是官商权贵。

贺浔茵看着这热闹的大街眼睛发亮,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商业宏图。

李玉儿靠着贺母的肩头,仿佛看得痴了,贺母拉着她的手,不住感叹:

“太繁华了,我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浔水县,这几日不仅去了临江府,没想到还进了京城。”

李玉儿笑道:“伯父伯母跟着茵姐姐,以后还能走遍全大襄呢。”

贺浔茵拊掌一笑:“对极对极,日后还要带着你和爹爹去更多地方呢!”

贺父笑了笑,经过一番牢狱之灾,他整个人更加平和淡然:

“我和你娘早已经知足了,倒是你,日后怕是有的折腾。”

“知我者爹爹也!”

一家人说说笑笑进了城,在城中找了一间客栈安顿下,简单用了些吃食,贺浔茵便要出门去找个宅子租下。

她第一次来京城,不晓得京城里宅子行情,便招招手,叫来王昌。

“娘子有何吩咐?”

王昌双手抱拳行了个礼,脸上是一如既往的忠厚老实。

贺浔茵笑道:“这一路多亏了三位大哥照顾,我们才能平安进京,真是辛苦三位了。如今到了京城,还有一事要麻烦你。”

王昌挠了挠头,憨笑道:

“娘子有事尽管吩咐,说什么麻烦不麻烦,都是我们该做的。”

贺浔茵:“我们一家既进了京城,便打算在京中安置下来,出去住的地方,以后的铺子也要慢慢来起来。不知王大哥可知京中有什么合适的宅院,能供我们四人租住,有方便我日后做生意的?”

王昌在贺家村时就跟着贺浔茵,自然知道她的臭豆腐铺子,想了想,道:

“娘子有所不知,奉熙元年圣上颁布了行商令,对正阳府中所有的商户做了重新安置,自那之后民宅与商铺严格分开,像娘子在贺家村那般恐怕不行。娘子日后若想开铺子,得去太平桥那边租个商铺。”

贺浔茵皱了皱眉:“如此说来,我还得花两份租金?”

王昌点了点头:“正是。太平桥正对着御街,东岸是整个京城往来人最多、最繁华之地,多为酒楼正店,商铺租金昂贵,却也行情紧俏,基本有价无市。”

“西岸小铺子多些,基本上做小食生意的都在那边,洛河边上还有一整条小吃街,租金虽不便宜,但只要出价,也能租到。”

“娘子若要居住,还是离太平桥近些好,往来生意都方便。只是一进的院子便要三十贯一月。”

贺浔茵一惊:“三十贯?!还只是一进的院子?”

王昌平静地点了点头。

“那商铺的租金岂不是更贵?”

王昌道:“的确如此。不过像娘子那样的小食铺子,若在洛河附近,一间商铺只要二十贯左右。”

贺浔茵呲牙咧嘴的看着他:“还只要二十贯,你也太财大气粗了些。诶?王大哥,你一个皇子护卫,怎么对京中这些商铺房租价格如此清楚啊?”

王昌笑了笑:“娘子不知,我们殿下在户部任职,属下平日跟着殿下处理事物,便了解地清楚些。况且进京之前,殿下特意让属下将京中所有商铺租金,及进货备料、许可文书之类一并打探清楚,以备娘子问起,也能说得上来。”

贺浔茵闻言,嘟着个嘴不说话,半晌才闷闷道:“谁要他多管闲事。”

抬起头,见王昌一脸欲言又止,偷偷摸摸看了她几眼,支支吾吾半天不说话,狐疑道:“你想什么呢?”

王昌看了看她的脸色,犹豫片刻道:

“其实最合适的宅院在御街东边,两进两出的宅子,出了门就是太平桥,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洛河边,出行方便不说,娘子以后做生意也容易些。”

贺浔茵转了转眼睛,佯装不知:

“哦?还有这么好的宅子?想必租金更是天价,我如何住得起,不行不行。”

王昌小声道:“若是不用一分租金呢?”

贺浔茵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

“不用租金的两进两出宅院,怕是租不出去的凶宅吧?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主人家不定打什么鬼主意,我可不敢住。”

王昌讪讪笑了笑,听出贺浔茵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低着头没敢接话。

贺浔茵想,自己从浔水县一路进京,路上走了将近半月,期间水沉没有一句信来解释为何不告而别。如今进了城,让手下又是护送、又是安排宅子,人却连面都不露一个,他当自己是什么人?

莫名生起一股邪火,冷冷道:“襄城方圆二十余里,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处合适的宅院。”

说着气冲冲地推开门,上街去了。

王昌无法,只得使了个眼色,让手下两人跟在贺家爹娘和李玉儿身边,自己匆匆跟着贺浔茵下了楼。

倒也不算王昌吓唬她,襄城自建朝以来便是大襄王朝的经济文化重镇,来来往往的外乡人极多,谈生意做买卖,短则几月,长则数年,因此襄城的房屋租赁极为发达,朝廷甚至设了专管官营房屋出租的楼店务,租金较民间房屋便宜,只是多为按间出租,不太适合贺浔茵一家。

兜兜转转一上午,几乎跑断了退,才在极为偏僻的一条巷子里找到一进合适的院子,虽旧了些,但租金便宜。可贺浔茵扭头看了看近在眼前的城门,不由失望地叹了口气。

她恹恹地坐上王昌派人赶来的马车,捶了捶酸痛的腿,弱声弱气跟坐在车外面的王昌道:

“王大哥,辛苦你跟我跑了一上午,我们先去歇歇晌吧。早就听说京城的陶然居名扬四方,我们去用些午饭,我请客。”

王昌爽朗一笑,不愧是二皇子非亲卫,一上午的奔走并没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朗声道:

“娘子客气了!”

贺浔茵简直要靠着马车壁睡过去,嘟囔道:“我不客气,我受气。”

行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终于到了陶然居。马车猛地停下,贺浔茵本就打着瞌睡,这下身子一歪,整个人就向前倒去。幸好被马车里的一个小方桌拦了一下,整个人惊出一身冷汗,清醒过来。

还未开口询问,就听王昌沉稳的声音在帘子外响起:

“孟公子。”

贺浔茵悄悄从帘子缝隙出往外看,就见一个锦衣公子正同王昌打招呼,身边还跟着一个身着粉色衣裙、带着白纱幂篱的女子。

那锦衣公子声音沙哑:

“这不是二殿下身边的王大人嘛,哦,瞧我,现在该叫昭王殿下了。今日宫里为殿下举行封王大典,王大人不在殿下身边伺候,怎么还有空闲逛京城啊。”

贺浔茵一惊:昭王,难道是水沉?

王昌的声音不像平时那样温和憨厚,有些冷淡道:

“今日属下休沐,出来走走,就不打扰孟公子的闲情雅致的了,请吧!”

他特意在“闲情雅致”四个字上加了重音,似乎在提醒他今日可是带了一个陌生女子出来的。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