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反派他总拿be剧本 刘三念

15. 寄相思

小说:

反派他总拿be剧本

作者:

刘三念

分类:

古典言情

先生和上一世是不一样的。

商九殷说不出具体哪里不一样。

只是他觉得,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有什么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

他怔怔地看着青年离去,从眼前消失。

心里又开始不安,想跟上去,却克制地死死掐着掌心。

不可以,先生只是去更衣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会儿他就会回来了。

先生从不会说谎。

前世已经被任霁之养好的小狼崽子,这一世旧病又有了将要发作的趋势。

在青年从眼前消失的第一瞬,他觉得心跳漏了半拍,开始隐隐发慌,心跳加速,坐立难安。

商九殷在不安,害怕所有的一切,只是自己做的一场荒唐大梦,害怕重新出现在眼前的故人,像镜花水月,稍纵即逝。

他害怕梦醒转头成空。

君王在位这么多年来,勤勉持政,不敢稍有懈怠,不敢有暇空让自己多想。

只是夜深,他时常做梦,梦见那场遥远的往事,隔着生死的距离,永远只能旁观,永远触碰不了。

因为他稍有动作,梦境就会支离破碎。

商九殷为自己编织了十年大梦,只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

醒来没有竹屋,没有风声,没有一盏很小却温暖的烛灯,也没有故人的温柔笑颜。

窗外雪落无声,只有枝丫被重雪压折的细碎声音,连风也没有声音。

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害怕打雷下雨的孩子了。

高处不胜寒,这帝王权柄太重,他身居高位多年,所能感受到的似乎只有亘古不变的孤寂。

大殿空寂,有值守的下人听见君王起床的动静,低声问询,可是有什么需要的?

君王眉眼倦怠,屏退了下人。

他深夜从梦中惊醒,却再也睡不着了。

起身披了外衣,打开殿门,撑着伞,在这满目雪白苍寂中行走,脚印顺着殿门一直蔓延到偏僻的庭院,在漫天风雪中又随即被掩埋。

这里是当年他还是皇子时生活的那处。

说来有些可笑,这里是他幼时的梦魇,成年之后,每次夜深从故梦中惊醒,却习惯性地来这里。

这里原先因为久未有人居住,庭院中杂草丛生,破败荒凉。

他命人简单修葺了一下,才算有些烟火气。

院子里有一个小亭子,可以遮蔽风雪,君王时常来这里,按照他的习惯,这里早已备好了酒。

商九殷来到亭中,倒了一盏酒,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自斟自酌,倒也不算太无趣。

他放目过去,独自一人欣赏这雪景,满目的寂白。

这次发现,有光秃秃的乌黑枝杈盛满落雪,自亭子的檐角延伸到天空之处。

此情此情应当有有一轮明月,供人遥寄相思。

只是可惜,这是风雪夜,没有明月,夜幕漆黑,透不进一点光过来。

风雪夜色中,无处可诉相思。

太多年的怀念,竟也不知乏味,不过一梦醒来,织出的美好过往就会支离破碎。

商九殷太害怕梦会碎掉,他怕先生在骗他,说是去更衣,但是转眼就把他抛弃,像是无数次梦中一样,再也不回来。

他刚刚忘记探先生的体温和脉搏,所以开始怀疑起来这一切的真假虚实。

他不确定先生是不是活生生的人。

是不是故人的模样,还有这一切场景,又是他的一场虚妄。

他容易不安的毛病又犯了,患得患失。

住持劝他放下。

只是我执太重,他勘不破。

他放不下母妃的死,同样也放不下自己对先生所做的一切错事。

任霁之把他养的很好,让他在此后都不会对风雨夜感到害怕。

只是这次,商九殷又换了新毛病,他害怕先生一去不复返。

商九殷在心里说服自己,要冷静,不可以过去,先生会生气。

他努力平复呼吸和心跳,安静坐在小凳子上,乖乖等对方归来。

他的伤口本就没有愈合,浑浑噩噩坐在凳子上,连肩头的伤口又再次撕裂都没有察觉到。

年少的君王在等待的间隙,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一安静下来,他就容易胡思乱想。

他试图去判断和先生有关的一切,试图去找出前世今生,青年身上不一样的地方。

记忆太模糊,他终于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上一世,先生几乎从未在他面前说过话。

先生的声带受了伤,脖颈处有一道很长的伤疤,在竹林和他相处的那些岁月里,商九殷几乎没见过先生开口说话。

对方哪怕是笑,也是无声的,微微弯起眸子,眼中盛满了细碎的笑意,笑出的气音断断续续,有一点微微的沙哑。

商九殷和先生相处很久,隐约知道他有什么事情要做,他不敢随意问起,恐对方觉得自己没有边界感。

提起这件事本就是因为一个意外。

偶然一日,少年君王在先生问起等出了这片竹林要做什么时。

满嘴谎言没有一句真话的他随意编造起自己的未来蓝图。

虽然商九殷记不太清自己当年究竟说过什么了,但无非是什么出去先找奶奶,再去参加科举取仕,凭借先生教给他的学识,考取功名,让奶奶过上好日子。

这满嘴话一眼假,若他当真有一个重病的奶奶,老人家孤苦一人,孙儿久未归来,又怎会等得及对方回去带自己过好日子呢,怕是早已长病而终。

且久居深宫的少年显然对外界发生的事没有一点了解。

先帝昏庸,早早把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科举制度给废了,为了方便自己宠妃的家人入朝为官,倒行逆施,不顾众臣的反对改了选官制度。

若没有很好的家世,或是德高望重之人的举荐,寻常寒门子弟想要在这世道出头,谈何容易。

少年君王在先皇驾崩之后,被群臣从深宫里拉出来,赶鸭子上架,成了新君,这位子还没坐几天,又遭遇暗杀,流落异地,处境着实凄惨。

于是对当朝局势没有一点了解,直到后来先生教授,他才晓得自己犯了怎样滑稽的错误。

况且,任霁之教他的是帝王心术,科举考试哪里用得到。

但先生听完只是无声笑着,提笔在宣纸上给他写:“孝心可嘉。”

商九殷天资聪颖,不过短短数个月的教授,已经识得大多数字,他自然看懂了。

又见先生继续写:“志向不错。”

年少的君王经不起夸,又转而想起这都是自己编造的,不由微窘,面上染了红。

他试图转移话题,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