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事居,吊唁者无数。
朝骏手持香柱,伫立于堂下,为莫涛念经诵文。
朝骏习得算卦占卜二十余载,卦象丛生,从未有过谬言。算天算地,算生算死;究竟是他侥幸窥视天机,还是上天寥寥几笔有意让其得知?
荧惑环太白,偏将军死。
卦象既定的预言按部就班的进行,罔顾礼法,不留情。即使朝骏能够求得一知半解又如何?终是不能改变事情的走向。
凡生各命,星宿轮回。
与其囚于天象,为无名谶语而瞻前顾后,不如斩名截杀而放手一搏来得痛快。
既如此,他苦心多年的造诣,究竟是福祉还是祸首?
朝骏不明。
这是他首次对自己的经年所学生惑。
吊唁者无数,长吁短叹,唯余节哀。
“夫人还在月子中,不如先行回屋,外头纵有莫公子操持着。”
金幼仪搁下手中的热茶,看着堂内忙前顾后的莫婧娘,不忍说道。
莫殇刚安顿好远房表亲,也帮腔着:“母亲守灵,一夜未休,总是要顾及自己的身体,何况妹妹还尚在襁褓,离不得人......”
莫殇声音沉了沉。生死有命,胞妹降生,父亲母亲老来得女,本是莫家天大的喜事。突遭父亲命陨于途,支撑莫家于朝都立足的底气,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莫家上下,只剩母亲苦苦相撑。
莫殇怨自己未能早日像父亲一般,立鸿图之志夺汗马之功;莫殇恨自己不及弱冠尚不得势,慎言掌一家之主职权。
莫婧娘接过底下嬷嬷递来的补药,润了润嗓,没再推辞。
莫婧娘一把揽过金幼仪的纤手,二人本就投缘,加之莫婧娘在金家小住的时日,一直都是金幼仪相伴左右,她心里早就存了底儿。
“母亲托我带来的几件物什,还得请莫夫人打点一二。”金幼仪许是瞧出莫婧娘的难言之隐,随意借了个由头,随莫婧娘去了偏房。
“幼仪今年也有十五了吧......”
莫婧娘开门见山,只是直勾勾地望向金幼仪。
金幼仪掏出绣帕,掩在鼻下,细声道:“幼仪是六月生人,今年也有十五了......”及笄礼成,金幼仪也不再只是深家大院的高门贵女,大抵也知晓莫夫人言外之意。
金幼仪的肯定让莫婧娘吃了一剂定心丸,游离于嘴边的续言却再难启齿。
“幼仪已至及笄之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岁。”金幼仪先其一步,抛出讯言,静候莫夫人的说辞。
莫婧娘挪了身子向金幼仪同侧凑近,以显亲切。““承蒙金府的照料,我才能平安诞下孩儿。可惜你莫伯伯还未与我相聚,就......莫家家主身死,莫家先前万数荣光,自会随家主一同入葬,不复存在。我纵使再心系家主,可人死不能复生,终究是天人相隔,遥遥无期。莫家少主莫殇不及弱冠,我儿虽存鸿鹄之志,蓦然失了父亲的帮衬,在朝都的路,定是难挨些。”
莫婧娘顿了顿,补充道:“依照宗规,莫殇继位莫家家主,掌一家之主职权。可他毕竟未经人事,在莫家长辈眼中,不过是个黄口小儿,掀不起风潮;恐难以服众啊。”
金幼仪原先松弛的背脊,再次绷直,她自然听懂了莫夫人弦外之音。
莫婧娘也没把金幼仪视作外人,莫家如今的处境金幼仪近日前来吊唁,亦是尽收眼底。
儿女婚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金幼仪是心系莫殇,金家与莫家并列朝都六司之中,也算得上名当户对,料想她的父母亲也揪不出这桩婚事的错处。
金幼仪抿了抿嘴,这并不是她所向往的婚约,换言之,她希冀明媒正娶的姻缘,而非如今看似攀附裙带的交易。
她爱慕莫殇不假,可若莫殇对她一无所好,这样强求的姻缘,还未开启,已然一眼望到了尽头。
“男女婚嫁这样的大事,幼仪岂敢私自做主?此事还得我回府向父母亲禀明,再从长计议。”
决然的理智略胜过蔓延的情感,金幼仪尚未严词拒绝,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莫婧娘并于诧异,金幼仪端庄识体,这样的答话合乎情理,更是没伤了金、莫两家的和气;她不得多金幼仪又多了几分赏识。
金幼仪刚要起身告别,就被屋外嘈杂的交流声抑了脚。
“许是又来些前来祭奠家主的客人,我先去正堂招呼,你不妨再坐坐,稍后从偏门离府。”
莫婧娘整衣敛容,俨然从和蔼可亲的妇人端起了当家主母的架势。
“婧娘,人死不能复生,还望节哀。”
莫忠拄着拐杖,亦步亦趋,往那香炉挨上香柱,这才停下脚步。
“忠伯日夜兼程赶来朝都祭拜,婧娘感激不尽。”
按照辈分,莫婧娘自当行礼。
莫忠合着拐杖敲了敲地面,莫殇也在莫婧娘的眼神示意下,忙伸出双手帮衬着莫忠稳坐主位。
“殇儿今年也有十七了吧?”
莫忠只是瞥了莫殇一眼,正气凛然。
莫婧娘心觉不妙,也只能在堂下候着,不能驳了长者的面子。
莫忠转过身,对向莫婧娘,俨然是一家之首的姿态。
“莫家不可一日无主,莫涛只余下一双儿女,儿子莫殇尚未及冠、女儿亦在襁褓之中,你身为莫家夫人,日后要打点的事务不在少数;我岂能安心将莫家交托于幼子之手啊?”
莫忠咳了咳,还没等他招呼,手下的侍从已将热茶奉上。
莫婧娘有意护在莫殇身前,“幼子虽年十七,却被君主亲封为镇南将军,戍边却敌,护百姓安宁。何况我入莫府已有二十余年,家主子承父业之时,不过弱冠;与当今形势又有何异?”
莫婧娘有理有据,丝毫不受莫忠气势的压制。
“今时不同往日,自另当别论。莫涛领家不过弱冠,已然是朝都将首,立功无数。镇南将军不过是君主为了让莫殇领兵南下的头衔,如今南下战事已了,终究是做不得数。”
莫忠呷茶,自圆其说。
莫殇自幼在三清山习武,即使武艺高超,终究未露;没有功名利禄作陪衬,总归难以服众。
“莫家家主离世,子承父业,莫殇接管,名正言顺。”
朝骏刚入正堂,就接上了莫忠的话茬。
莫忠虽不是朝都重臣,但仗着辈分,在莫家大小事宜中自然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这是莫家家事,朝大人虽是莫涛的同门师兄,莫家内务之事总是不好插手的。”莫忠对上朝骏,似是不满朝骏言语的“不尊”,回话的口气又摆上了长者的高架。
“婧娘愚钝,不知忠伯究竟何意?”
事已至此,莫婧娘赶忙开口,避免朝骏与莫家长辈的争端。
“莫殇不及弱冠,尚未成家亦未立业,难当家主之任。莫家军暂由莫家旁系接手,不知婧娘意下如何?”
莫忠也没在拐弯抹角地迂回,他开口阻挠,只为夺权。
“古往今来,家主之位,嫡子继之。只论血缘,何谈功名?堂上老者,岂非僭越?”
宋城捎着朝锦歌,刚进莫府大院,就凑见正堂这份热闹。
朝锦歌没见过如此盛气逼位的场景,就连她的父亲也无能为力,不想宋城口出妄言,急忙扯了扯他的袖角。
“这总是莫家家事,连我父亲也只能缄语受训,你......”
宋城毫无惧意,凑在朝锦歌耳边道:“我毕竟是皇室之人,堂上老者总归得赏我几分薄面。我再不现身,只怕师兄家主之位受制于人。”
莫忠早被宋城狂言激怒、挂了脸,又见宋城无所畏忌,只顾着和朝锦歌相近,更是怒气填胸,只觉着透不过气。
“此事是莫家家事,自然由不得外人插足。不知堂下黄口小儿是......”
孙喜先人一步,清了清嗓道:“堂下乃朝都四皇子,岂容你等挂问。四皇子代君主亲身,携礼吊唁镇国之将。”
十几名侍从未等招呼,有序进出莫家大院,不一会儿,莫家廊庭,已被无数珍宝所没。
莫忠不露声色,心绪不宁。若是只有莫婧娘外加幼子,凭借他的身份地位压制,定不会无功而返。奈何眼下有外人插足,又碍于皇室的恩赏,今日只怕是提不得夺权之谋。
打蛇打七寸,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莫忠见此事千推万阻尚不得志,已有想要退去抽身的迹象。
“今日宾客前来吊唁,又逢君恩,老朽还是改日再访。”莫忠敲杖,已然想要离席。
宋城跨前一步,抚扇扬言:“莫将军已入军冢,明日自是莫殇入主之日。”
宋城故意拦住莫忠的去路,若是现在让莫忠钻了空子、没能立住莫殇主位之威,日后避不了职权无休之争。
莫忠心思败露,黑脸道:“莫殇既未成家亦未立业,凭何担任家主重责?还请殿下切莫为难老朽,坏了规矩。”
宋城岿然不动,“莫殇南下建功立业,军中一呼百应,何人不心悦诚服?婚嫁之事,父母之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