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不敢与君谋 昭昭望月明

第64章 [锁] 该章节由作者自行锁定

小说:

不敢与君谋

作者:

昭昭望月明

分类:

穿越架空

烛火摇曳,不知躁动的是夏风,还是人心。

“娘娘,王侧妃在殿外候着,等着向娘娘请安。”

冬媪回话之时,欧阳舜华被婢女绾好发饰、插上凤钗,才慢悠悠地从梳妆台挪开位置。

“让她进来吧。”欧阳舜华声音带着慵懒之情,纤手拨弄着汤匙,了无胃口。

王芊羽内衬绯红纱衣、外显金色苏绣石榴裙,头饰倒没什么讲究,青丝半绾,只托着银色珠钗。

“儿臣给母后请安。”

王芊羽合手跪拜道。

欧阳舜华颔首,嫣然一笑:“快快平身,只是请安,何必如此拘谨。”

冬媪瞅准时机,指挥几个婢女呈着玉盘小食置放在桌上。

欧阳舜华笑而不语,只是上下打量着刚入座的王芊羽。

“石榴多子,是个好兆头。”

王芊羽闻言,还未坐稳的身姿一颤,随后她又极力强撑着自然。

“你入东宫也有些年头了,本宫还盼着东宫开枝散叶呢。”

王芊羽强颜欢笑:“儿臣身居东宫,自然是要为皇室开枝散叶。”

“太子近来如何?”

欧阳舜华没再与王氏纠缠不休,话锋一转,问起宋义的情形。

“太子近日喘疾有所缓解,忙着处理南下琐事,没能及时来凤鸾殿向娘娘请安。”

王芊羽暗自松了口气,自诩回答的滴水不露。

欧阳舜华搁下汤匙,冬媪立刻将桌上的残羹撤下了桌。

“刘荣,还不把本宫要赏赐给侧妃的物什呈来。”

冬媪代替家姐刘荣潜伏在欧阳舜华身边已有些时日,早已习惯于她的发号施令,可也会在听到“刘荣”时,晃了神。

冬媪将托盘上的锦盒,放在了欧阳舜华的手边。

欧阳舜华打开锦盒,抚着玉麒麟,爱不释手道:“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这玉麒麟本不是什么稀罕物,贵在是太后娘娘亲赏,如今由本宫相送,愿你与太子早日传来好消息。麒麟送子,错不了。”

王芊羽起身再拜,叩谢厚恩。

“常言子女福分,都是上天注定。只可惜本宫子嗣福薄,失了三皇子,如今连帝姬也......”欧阳舜华长吁,竟卖起了惨。

“你还年轻,早日为太子诞下子嗣,不只是为了皇室开枝散叶,更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宫中的权势、也好帮衬着母家。你父亲王衍守在护国司副司主这个位置,时日尚久。”哭腔消散,欧阳舜华的真实目的这才浮出水面。

“家父上了年纪,承蒙君主赏识,才能提拔至如今的官职......”“祸”及家人,王芊羽只觉手中的锦盒是块烫手山芋。

欧阳舜华嗤笑道:“莫司主以身殉职,护国司司主一位空缺,你父亲升擢与否,但凭君主定夺。不过谏言与否,还得凭借你父亲的意愿。”

欧阳舜华话已至此,只等着王芊羽的下文。

王芊羽捧起锦盒,再拜道:“承蒙君后娘娘抬爱,儿臣身为东宫之人,自当忠于太子,为皇家献绵薄之力。家父升位还是贬职,都听允君主予夺,儿臣无故沾手。今日儿臣身体不适,只得退席,明日再向母后请安。”

“罢了,这旧衣也染上赘迹,本宫只得更衣。”

欧阳舜华也没再刁难,投决一致,王芊羽才得以出了凤鸾殿。

待到王芊羽迈出殿外,欧阳舜华的贴身婢女阿莲凑上去前,不顾及冬媪的眼神扑闪,就凑上前去媚悦道:“奴伺候娘娘更衣。”

欧阳舜华并未挪动,抬眸蔑笑道:“你自小跟着本宫,也算是这凤鸾殿的老人了。不想你年岁上身,手上心里伺候的劲儿也没个长进,不如本宫挑个好日子送你出宫,安生找个凡夫俗子嫁了倒是省事。”

阿莲哪里还有刚才有意讨好的劲头,不知出言得罪了君后,只得跪地求饶。

冬媪呈上适宜的热茶,开解道:“娘娘先前用了甜羹,不妨饮些热茶解解腻。”

欧阳舜华这才平息了邪火,仔细品起茶来。

“今日待君主下了朝,本宫亲自送些吃食过去,就备下那日你给本宫做得桂花酿吧。”

冬媪领命,携着阿莲趋步退出寝宫。

阿莲险些被君后责罚,这才缓了一口气,怯声道:“多谢刘嬷嬷出手相助,不然明日奴定会被打发出宫。就是奴到底是哪句话惹着娘娘不悦了......”

冬媪瞥了眼紧闭的殿门,自然地将手里的物什搭在阿莲手里,又一拽过阿莲的衣袖,向远处跨了几步,才低语道:“身为宫婢,若是主子还未发话,就随意揣夺主子的所思所想,必然是死路一条。我们只听候主子的发号施令,其余即使听见了、看见了也得视作无为。”

阿莲仍有不解,“娘娘先前不就有了倦意、想要更衣?”

冬媪见阿莲还未开窍,无奈道:“阿莲,你在凤鸾殿当差也有些日子了吧?”

谈及过往,阿莲又变得生龙活虎,侃侃而谈:“奴自小在府邸就是跟在娘娘身旁伺候着,娘娘爱吃的点心我再清楚不过,细细算来也有个十年了。”

冬媪晃了晃脑袋,想来欧阳舜华也不是不念及旧情的冷漠之人,不然凭借着阿莲的心智断不能熬过深宫的漫漫长夜。

“太子侧妃王氏明面上受了娘娘的恩赐,实际上却不愿为娘娘所用,娘娘自然不悦。娘娘挑不出王氏的错处,王氏又一心攀附着东宫,娘娘只得找个更衣的由头打发了她。想来君后娘娘说得旧衣,含沙射影,暗指侧妃王氏;这更衣......”

冬媪欲言又止,蓦然转身,只是凝视着凤鸾殿。

欧阳舜华绝不是委曲求全之辈,若是王氏不为她所用,她自然有千百种法子让王氏臣服于凤鸾殿;亦或者,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换了这旧衣、废了王氏,换些易于掌控的新人进来。

今日的请安,看似风平浪静,只怕欧阳舜华心中早有定夺。

***

前脚刚从凤鸾殿出去,王芊羽回寝宫路途中,仍憋着口气,看不清君后今日的别有用心究竟为何。

侍女阿萱弓着身子,小心翼翼为王芊羽开路,只见她眉头紧锁、犹如身负万重的惊兽;宽慰道:“娘娘不必烦忧,您如今有了殿下的骨肉......”

“殿下行事谨慎,鲜少与凤鸾殿往来,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我有孕的消息还未张扬,慎言有意隐瞒;君后究竟是如何得知?”

王芊羽的训言浇了阿萱一盆冷水,有孕从来不是宫中女子的挡剑牌,只怕是多数红颜薄命的催命符。

阿萱支支吾吾,“君后娘娘今儿还赐了娘娘玉麒麟,怎会透析您有孕之实?”

“无功不受禄。后宫女子怎能与朝前大臣有所交易、干涉朝政?君后娘娘今日多次提及父亲的官位,只怕是......”

王芊羽捏着锦盒的手颤抖着,只觉着这锦盒烫手。

“你去百鸣殿守着,若是父亲下了朝,无论如何也要将父亲带往东宫,有要事商议。”

与其揣测君后的言外之意,她不如主动出击,将一切安排妥当。

***

“呦,这不是朝总司吗?告假多日,让同僚们等得辛苦啊。”欧阳硕立了立官帽,冷嘲热讽道。

朝骏一怔,并未理睬,反倒加快了脚步,率先迈进百鸣殿。

金毓眼下团着乌青,几日不见倒是疲倦了不少。

宋谦正襟危坐,只等堂下百官平身。

欧阳硕刚起身,一个箭步又冲进了群首,谏言道:“南下战事临近尾声,朝都驻守在边境的将首皆由三清统率,莫将军为朝都献身,可护国司不可一日无主啊......”

朝骏顺势而下,不给欧阳硕开口的机会,说道:“莫涛将军已被追封为镇国将军,名下嫡长子莫殇先前也被君主封为镇南将军,亲率莫家将南下驰援,建功立业。臣以为,护国司司主一位,当由莫殇继之。”

反唇相讥,欧阳硕果然打着歪主意。

“朝都失了良将,莫家失了家主,君主切不能让朝都百姓寒心啊......”

金毓也向前一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只是不知君主是否是有情应理之人。

谢严咳声,“如今战局虽对朝都有利,战事尚未大捷,朝都亦不能掉以轻心,让敌首钻了空子。莫将军为国为民,亦忠亦勇;可他并未护住三皇子殿下,其子未受诏,蓦然率军返还朝都,亦未遵循君令......若是君主如此唐突将护国司司主一职交付他手,只怕是不妥啊。”

谢严执言,瞬间打破了欧阳硕孤立无援的局面。百鸣殿内众说纷纭,一时间分为以谢严为首和以朝骏为首的两股势力,抗衡不下。

宋谦依旧缄口不语,扫视着堂下众臣,似乎他内心也在挣扎,如何交付一个称心如意的答案。护国司身为六司之一,若是堂而皇之授予黄口小儿之手,日后怕是避不了口舌之争。但若弃莫家于不顾,未免显得他过于刻薄无情,有用挺之无用弃之,寒了老臣的热忱之心。

欧阳硕见君主迟迟未能定夺,话锋一转,又扯上了别处。

“四皇子宋城如今将宫中休养,今年已有十六,君主是否考虑赐殿下府邸,出阁自立。”

非嫡系皇子到了年岁,出阁受教,既是为了让其出宫立府、独当一面;更是为了避免其觊觎皇位、断了谋权之心。

凭借欧阳硕的鼠目寸光,怎会提出如此谏言?

他的身后有欧阳舜华撑腰,自然与君后娘娘沆瀣一气。亲子殁,哀痛之余,君后总得另谋出路。显而易见,她已将身上的宝压在了太子的身上。宋城看似无辜、既无权亦无势,可皇位只有一席,斩草除根;欧阳舜华要得就是确保万无一失。

“四皇子......可是南宫家的......”

“四皇子不是自幼养在宫寺,何日迁居搬回了宫?”

百鸣殿百官初闻四皇子的名讳,肆无忌惮的窃语愈演愈烈。

谢严白了还在沾沾自喜的欧阳硕一眼,不屑与这种鼠辈为伍。

“臣以为,四皇子不及弱冠,尚未获封,不宜离宫出阁。何况四皇子此前在宫寺长大,对宫中礼仪尚未熟悉,何谈自立门户?”

谢严挺身而出,又与欧阳硕唱了反调,打得欧阳硕一个措手不及。

宋谦颔首,似是认同了谢严的观点。

“四皇子还需接受宫中教养,此事无须再议。至于护国司司主一职......”

宋谦也无法定夺,只得草草结束了今日的朝见。

欧阳硕气势汹汹,“谢大人何故如此?!”

谢严沉着性子,只是甩开他与欧阳硕的间距,这才缓缓开口道:“欧阳大人前言不搭后语,未免过于贪心了些!”

欧阳硕未明谢严话语里的讥讽,追赶不及,只留得谢严的哼声。

金毓环拳相抱,只当是看了出好戏。

“欧阳大人犯事被君主所叱,要不是君后娘娘求情,让欧阳大人以三皇子母家之首,体面送殿下一程。不然,还不知欧阳大人囚于府中得到什么时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是畅快。金毓将官职、门第束之高阁,只求出一口恶气。

人多势众,欧阳硕没了谢严的帮衬,自然是矮人一头,也没敢造次。

“听闻金家与莫家定下婚约之盟,可这护国司司主一职,是你们守得,而或是易主,还得有命走着瞧!”

欧阳硕搁下狠话,投决而去。

“我呸!给他留几分同僚情面,他还真蹬鼻子上脸,如今连老脸都不要了!”

金毓叉腰,冲着欧阳硕离去的背影破口大骂道。

“好了好了,从前再不济你总是忍着性子,怎得今日却......”朝骏扶额,拦下险些失控的金毓。

“还不是幼仪,当着莫家一众宾客的面儿,认下了金家与莫家的婚约,我何故如此?!并非是我一心求荣,可若是莫殇保不住司主之位,我岂能心甘情愿将幼仪托付于他?”

金毓真言,将朝骏从过往回忆中抽离脱身。

眼下形势尚未明朗,他们甚至处于劣势。君主斟酌再三,未必会站在他们同侧。

可除了莫殇是适宜的继任者外,还有谁能够担任护国司司主之位?

***

“天气燥热,桂花酿清爽解口,君主多用些。”

欧阳舜华亲力亲为,一改常态。

宋谦端着碗,尝了好些,溺在甜润的桂花酿中。

“直至今日,君后的脸上才现了笑颜。”

欧阳舜华握着汤匙的玉手一晃,随即又挤出笑意,答道:“后宫有了喜事,臣妾身为后宫之首,自然开心。”

“哦?究竟有何喜事?”宋谦顿时来了兴致。

欧阳舜华携婢女稽首、报喜道:“太子侧妃王氏有孕月余,王氏身子孱弱,月子还未坐稳前,臣妾不敢扰了君主的兴致。”

“此事当真?”

宋谦亲自将欧阳舜华搀扶了起来。

欧阳舜华莞尔一笑,“千真万确。臣妾特地向君主报喜。只是......”

欧阳舜华继续补充道:“太子宋义已经束冠,东宫却只立下侧妃,如今侧妃有孕,东宫也该竞选些新人伺候着。除却报喜,臣妾特地向君主请命,早日为太子选妃,以固国之根基。”

丧钟响,新生降。

宋谦还沉浸在喜讯不能自已,只想着添福却不顾后言。

“既如此,东宫选妃的事宜就交由君后一手操办吧。”

宋谦将余下的桂花酿一饮而尽,才作罢。

欧阳舜华再叩首,华服掩面,就差笑出了声。

***

“父亲,再尝尝这道。”王芊羽不断为父亲王衍添着菜。

王衍许久未能与女儿相叙,望着女儿逐渐丰盈的体态,打趣道:“想来东宫的膳食是极好的,若是你再丰腴些,这绣裙怕是系不上啰。”

王芊羽闻言,神情羞涩,不觉抚上了小腹。“女儿丰腴些倒是不打紧,只要殿下喜欢就好。再耐心等候些时日,女儿自会......”

话到嘴边的喜讯还未出口,就被一阵嘈杂声打断。

阿萱上气不接下气,急着传信。

“娘娘,君后娘娘身边来人了,说是请娘娘过去,一起商议东宫选秀的事情......”

王芊羽撂下筷子,不由再次想起今晨君后所言。

这旧衣也染上赘迹,本宫只得更衣。

想来不受君后管制的人便似那旧衣,弃了也就弃了,无伤大雅。而她王芊羽,如今情形,与旧衣何异?

王芊羽暗自握拳,从一开始,她便错了。

君后是后宫之首,从侧位一同晋升,把持后位已有十载。

她王芊羽不过是东宫侧妃,即使仗着太子独宠,也无法在君后面前立足。慎言,太子身患喘疾多年,何尝不在君后管控之下?

如今,君后轻而易举推动东宫选秀的进程,他日,她王芊羽就是旧衣、就是弃子;还有何人顾?

与其说君后此举是为了名正言顺引进“暗棋”安插在太子左右,更是在向她示威。仅仅凭借太子一时专宠,王芊羽一席之地尚未稳妥,一旦新人入主、尘埃落定,只怕是落得“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无情下场罢了。

什么名利、后位,王芊羽孑然一身,没什么好失去的。可腹中之子,她千盼万求,得来的恩赐,绝不能止步于此!

王芊羽收了笑颜,对着父亲的神色更加冷静,盯着王衍后背发毛。

“女儿有孕已有四月,君后偏偏在此时推动东宫选秀,只怕是......”王芊羽开门见山,丝毫不给王衍准备的时间。

王衍激动地搓着手,“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女儿如今不过是东宫侧妃,他日正妃入主东宫,依旧落得事事受制于人的下场,只怕是腹中之子亦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妄图除之后快。”

王芊羽冷语冰人,连带着脸上的血色都褪了几分。

“这是皇嗣,谁敢......”王衍的声音蓦地降了下去。妇人争宠,尔虞我诈,于深宫更胜一筹。

“为今之计,为了保住腹中之子,女儿只得投靠君后。”

王芊羽已然做了决定,王衍深知拉帮结派不单只是女儿一人,更是她背后母家的势力。

“还请父亲无论如何,接下护国司司主一职。莫家对我等有恩不假,可父亲不能因一时知恩报德,而弃自己的前程、母家荣光以及女儿生计于不顾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报恩还是求荣,只在王衍一念之间。

***

今日再踏进凤鸾殿,王芊羽又抱着另一番心态。

“君后娘娘,为何还身着今晨的旧服?”

礼拜之后,王芊羽不似先前般踞促,蓦地问出了声。

欧阳舜华破颜微笑,“这新服不比旧裳,习惯用旧物,自然不会轻易更改。”

欧阳舜华此话一出,说明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若是嫔妾能为君后娘娘效力,不知这东宫选秀......”

王芊羽也没在拐弯抹角,直接亮明了底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