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升职的消息,苏过比苏轼可兴奋多了。
登州知州诶,要知道老苏在乌台诗案之前就是湖州知州,如今这道旨意一下,可以说是约等于官复原职了。
登州位于山东蓬莱,也就是现在烟台那块儿,与辽东还有高丽等地隔海相望,属于北方海防重镇。
这地方矿产丰富、农业发达,还是港口城市,甚至因为靠海,制盐产业也是一大支柱。盐、铁、海运,桩桩件件,都落在经济命脉上。这样一个地方,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且登州还有什么出名呢,金子!
好多好多金矿,每年的开产量占了北宋全国黄金产量的一半,名副其实的“金城天府”。
到这样一个地方去当知州,光是想想,苏过都觉得美滋滋。
更重要的是,神宗不但恢复了老苏的官职,还一下子安排这样一个地方,完全就是明牌说要继续重用。
对于一个顶着“旧党”成员身份的人而言,这是非常难得了。
相比之下,苏轼就显得淡定很多。
毕竟他也是当过知州的人,这些都是小场面。经历过被贬黄州后,他的心态已经变化许多。
曾经的老苏可能锋芒毕露之下还会有一些孤傲的脆弱。在经历了冷暖与沉淀后,什么官职呀,虚名呀,都无法再影响到他半分。
无论在什么位置,尽最大力,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无愧天地,无愧于心。
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后的从容,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当然,老苏还是那个老苏,屈服是不会屈服的,管他新党旧党,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这种心态下,别说升任登州知州,就是立马召他回京城,也是一样的淡定。
“爹你就吹吧,要不是章伯伯提前给你透露,才不信你能这么淡定!”苏过见不得亲爹故作深沉的样子,拆穿他道。
“事实如此,有没有提前知道都一样。”苏轼自然不肯承认。
提前知道怎么了,就算真的突降圣旨,他肯定也是一样冷静。
虽然他是真的有提前得到消息。
这几年老苏一直有和章惇书信往来。之前章惇还会来信吐槽老苏不好好干活,辜负他们当时的约定,被苏轼以英雄无用武之地给糊弄过去了。
估计是不想给老苏任何借口,章惇在京城一直致力于帮苏轼刷存在感争取功绩,好安排官职认真干活,不能再偷懒。
之前黄州小刊在神宗面前露了脸,就是他为老苏陈情。虽然被西夏的战事分了心神,暂时搁置。但刷脸就是这样,时不时一个消息,再有人经常提起,自然更加简在帝心。这才有两年前苏轼被恢复实差。
章惇在京城也是步步高升,官至副宰相,和蔡确两人几乎是朝中实际的一二把手。宰相王珪都没他俩有存在感。
作为天子近臣,帮好友邀功不是理所当然?更何况就算他不提,官家也成天念着老苏呢。
年前他就来信催苏轼赶紧整理整理这两年的功绩,眼看着官家是有点想法,就差合适的台阶了。
这不,才刚过完年不久,就收到升职的消息了。
显然是十分顺利。
也正常,毕竟黄州这边政绩是实打实的。朝中有章惇盯着,就连蔡确也态度暧昧,甚至推波助澜呢。毕竟人家儿子和苏家关系也算密切。
新党两大头头都认同了,别的人再怎么蹦跶反对也掀不起风浪。更何况就黄州的这些经验,你要硬说它们与新政不符,那也说不出口呀。
于是苏轼去登州的任命就这样顺利的定下,并快马加鞭送了过来。
即将离任,苏轼有好多事情要交接处理呢。五年规划才刚走完第一年,绝不能虎头蛇尾,于是接手人选与各项安排都要十分费心。
还有黄州的一众好友,即将分别,更要好生聚一聚。
不止这些,知道苏轼即将离开,黄州的许多百姓都十分不舍。
东坡居士来了这边,他们的生活是一年好过一年,从养猪到种地,再到如何做好吃的,如何养生看病,方方面面都有苏轼的功劳。如今要离开,他们是又喜又忧。喜的是东坡居士高升,他们满心祝福。忧的是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么多好的政策。不说别的,黄州小刊上,每年春节时,东坡居士的海报,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对于百姓们的担忧,苏轼他们直接准备了新的一期《黄州小刊》,苏轼刊登了自己新作,与黄州人民道别,并倾情安利,目前一切福利政策,都会很好的执行下去。同时附上新海报,东坡居士道别图。加印了许多,准备送给黄州百姓。
知道这可能是绝版最后一张,大家都抢着要海报,府衙只能加印了多次。
除了老苏这边诸事繁忙,家里其他人也十分忙碌。
黄州的房产田地要安排好,倒不急着卖,但总要有靠得住的人,或盯着或帮忙租出去。
还有这边的三家店,一直都是王朝云在看顾,这几年下来,她也历练的愈发出众,发现自己十分喜欢这种运筹帷幄解决问题的感觉。
如今要离开黄州,她还十分不舍,一下子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去登州还能不能继续开店,还是又要待在内宅。
对此,苏过当然是打包票安慰她,“朝云姐姐你放心,咱们走到哪儿,店就可以开在哪儿。我跟你说,登州可繁华了,咱们光那边就可以开好几家店呢。”
满意值还要继续攒,他的系统等级还有好多没解锁,太需要更多新渠道了。
把店铺开满全大宋什么的他不敢奢望,但走到哪儿开到哪儿的规划与小希望还是要有的。
王朝云一想的确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了,过哥儿你放心,到登州我绝对给你把两边的店铺都照管好。”
“那就先谢过朝云姐姐了。”苏过拱手,有个能力强还有责任心的伙伴就是好,省心!
种种事项安排下来,时间一下子就到了五月,天气渐热,逐渐步入夏季。
老苏的各项工作基本交接完毕,只是诸多朋友还是十分不舍,大家你请我我请你,聚了好几轮,送别诗写了许多,倒是越聚感情越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