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暗恋过你五分钟 夹心儿

27. 第二十七章

小说:

我暗恋过你五分钟

作者:

夹心儿

分类:

现代言情

“姐……” 张月凝崇拜地看着杨杨:“你好飒。”

今天是西安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地表温度飙升到45度,出门都烫脚。

TE的办公室里全员消极怠工,人手一个行政部门为了慰问员工买的哈根达斯。

杨杨笑了一下,要是可以的话,她宁愿没有发生过这些事,她宁愿自己不用这么飒。

也许是因为今天实在太热了,也许是因为杨杨最近忙晕了,她禁不住张月凝长年累月地八卦,终于还是给她讲了关于段深泽的事情,从女生节到学吉他,从被表白到说分手,杨杨全都告诉了张月凝。

也好,杨杨想,张月凝并不认识故事里的任何一个人,她只当是把秘密分享给一个完全旁观的第三者,说完之后杨杨竟然觉得心头有一丝畅快。

“不过你的头像确实很好看啊!你那个奇葩前男友为什么一直让你换啊!”

高思南送给杨杨的礼物,杨杨不仅那时候没换,直到现在她都还在用。

“那人的观点就是所有男生对我的善意都是因为对我图谋不轨,包括给我画画的这个男生。”

杨杨想到了事情的后续,有点无奈地对张月凝说:“不过那个男生后来真的给我表白了,就在我跟前男友分手以后。”

“妈呀,那不是让他说中了!” 张月凝捂着嘴惊呼。

“我觉得不是……他说他给我画画的时候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反而是我们俩真的变成朋友了之后才……”

杨杨仍然觉得高思南是一个很好的男生,她相信他说过的话,也记得他小心翼翼地在微信上对自己表露心意时的紧张一如他给自己送女生节礼物时一样。

他是一个很简单纯粹的男生,就像……就像问与晨一样。

“姐,所以那女的真的是你前男友的未婚妻吗?他后来肯定给你解释了吧。” 张月凝还是很好奇。

杨杨想起了分手之后段深泽长达数月的纠缠:“他俩青梅竹马,从初中就在一起了,也确实订了婚,两家人早都以亲家的身份在相处了,但段深泽说他早就和女孩提分手了——所以他认为他们已经分了,但女孩觉得他俩处在冷静期,你懂吧。他也没有主动给家里人交代这个事情,所以家里人都认为他们快要结婚了,也都知道女孩去厦门就住在他那里。”

“我去……什么剧情……” 张月凝听都要听晕了,更不要说杨杨还是亲历者,“那你前男友为什么让她住进自己家啊,这不是有病吗!还瞒着你。”

“所以我提了分手啊。” 即使段深泽说了无数遍两周里他只回家了2次,睡的还是沙发,剩下的时间他都在公司附近的酒店凑合,杨杨仍是无法理解,更无法容忍。

“有时候牵扯到家里父母什么的就会很复杂,”张月凝分析道:“本来能做得很干脆的事情硬是不好做了。”

是啊,段深泽也是,问与晨也是,他们似乎都是有苦衷的人。

杨杨吃完最后一口冰淇淋,不想再继续聊了。

“姐,我最后发表一下拙见。”

杨杨笑着看她:“你说。”

“男人是一种很有征服欲和占有欲的动物,我觉得分手后他疯狂纠缠你的根本原因是——” 张月凝卖起了关子。

杨杨:“他不相信我真的就这样不爱他了,不相信我真的能放下他,说到底是对自己盲目地自信,在感情中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张月凝表情难看:“……我怎么觉得好像你说得更对,我本来想说的不是这个。”

“你想的是什么呀?”

“我本来想说,他放不下你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地得到过你……所以他就特别不甘心!” 张月凝认为所有的男女关系,归根结底都是两/性关系。

杨杨倒是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真的吗,男生真的会这样想吗?”

张月凝闻言打了一个响指:“找个男的问问!哎,崔哥!崔哥!崔哥你过来一下!”

杨杨:“……”

算了,就让她闹去吧,西安都45度了,世界就这么毁灭了也无所谓了。

崔晓看着张月凝兴奋的表情,心想肯定没好事:“干嘛?”

“有个哲学问题想咨询你一下。”

“?” 崔晓倒是要看看她又耍什么花招。

“你说,一个男人,会因为还没有在肉/体上得到他心爱的女人,而下意识地拒绝和她分手吗?”

“……” 崔晓想打爆张月凝的小狗头,他真的要给总部写投诉邮件了,转而看向杨杨:“你也不管管?”

杨杨决定摆烂:“说实话我也有点好奇……你要不回答一下吧。”

“……”

崔晓说他要思考一下,然后让杨杨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去西北理工找周醒。

杨杨三下五除二就把吃完的那一摊东西收拾好了,从茶水间走了出去,快到工位上的时候,她看见张月凝的电脑屏幕,终于忍无可忍。

“张月凝!你又没锁电脑!再这样我要让王哥扣你工资了!!”

***

杨杨皮了一下,走到车跟前的时候装作无意地拉开了后座的门。崔晓乜了她一眼,然后她就又欠欠地坐回了副驾驶。

他刚才提前下来把车里空调打开了,因此杨杨坐进来的时候车里已经十分凉爽。

“崔哥好细心哦!”

崔晓没理她,递过去一沓文件,是他做的远山的现金流估值。

“帮我看看。” 整个办公室能看懂他模型的人没几个,杨杨就是其中之一。

杨杨快速地翻了一下,然后有点委屈地抬头对他说:“我能回去再帮你看吗,我坐车的时候不能看东西,一看就晕车。”

崔晓立刻扭头看了她一眼:“你不早说,给我吧,别看了。”

“你没发现我坐车上的时候从来不玩手机吗?”

“原来你不玩手机是因为这个啊?” 崔晓想起来了,杨杨确实从来不会在车上玩手机,但没想到竟是因为晕车。

“是啊,很奇怪,就是不能看字,不看啥事儿没有。” 杨杨也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有这个毛病。

“那你确实干不了投行。” 崔晓笑着说。

“干不了哈哈哈哈。” 杨杨以前可是亲眼见过自己的研究生室友还有段深泽坐在车上都在打字写报告的样子,“早晚被开除,卷不过别人。”

“那你熬夜怎么样?”

“很能熬,熬完了好好睡一觉就行,我应该是调节能力很强。”

“不按时吃饭呢?”

“我肠胃很好,不怕的。”

“喝酒呢?”

杨杨惊讶:“咱们没一起喝过酒吗?”

他们俩平时都不需要出去应酬,但崔晓又想到了什么:“在公司开的香槟和气泡酒什么的不算,那谁都能喝。”

“不爱喝红酒和啤酒,其他我都行。”

“哟,这么厉害啊?” 崔晓还是一如既往地转弯也不松油门,一边猛打方向盘一边说话。

杨杨心想这人会不会业余爱好是去飙野车,一到周末就黑化的那种。

“所以也还是具备一些投行技能的,我要跳的话应该还是会有人会要我。”

“怎么可能没人要你,投行最爱美女。” 崔晓语气随意。

“虽然我常听别人这样说,但我给你讲一个我的观察哦。”

杨杨想起了自己读研时候的所见所闻,想和崔晓分享一下:“我的研究生室友,3个人全都又厉害又漂亮,其中一个就去了大投行。我们系就更别说了,好几个学霸都是大美女,身材也好,人也非常非常好的那种。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大投行要求高,把那些简历最厉害的挑出来之后再一见人,好家伙还是个大美女!”

崔晓不置可否,说也许只有她们系是这样。

杨杨犹豫地摇了摇头:“我闺蜜上的西财,她的室友一个保研清华,一个保研人大,也都是大美女。”

“还有我高中同学,颜值超能打,高考考了全省前十,去了北大光华,然后她的同学里也有好多漂亮女生。是不是很可怕,北大诶,美女还那么多。”

“所以你看看,美女学霸到处都是,投行美女多也许根本就不是故意而为之,只是一个现象而已,毕竟现在的美女动不动就是全能的。”

崔晓听完了杨杨一番话,又看了看她这张脸,最终点了点头:“我被说服了,你是对的。”

杨杨和崔晓在西北理工的保安室做了访客登记,然后就直接把车开到了地理科学学院门口。

临下车前,崔晓终于回答了之前的那个问题,他给杨杨的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对他来说,他不会因为没有真正地得到深爱的女生而不愿意让她离开自己。

杨杨觉得这个角度还是太复杂了,想也想不清楚,也就没有再和崔晓讨论。

***

和周醒约见的地点并不是在薛教授的课题组里,而是课题组旁边的一间多功能室。

周醒主动和来人握手,开口解释道:“我们实验室管理比较严格,走廊上贴的课题组概况也写了,我们这里有几个军工项目,都得保密,所以外人一般都是不能进去的。”

崔晓:“理解,其实这里也更方便说话。”

周醒:“行,那你们想知道什么就问吧。”

之前崔晓和周醒联系的时候就说过不会占用他太多时间,此时便也就准备长话短说。他和杨杨都拿出了各自准备好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想了解一下周醒这边对远山无人机遥感项目的看法,然后想让他谈谈项目现存的或者潜在的问题,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周醒倒是实在,毫无保留地将他所做所想都一一告知,唯一的问题就是有时候他的表述专业性太强,杨杨不是每句话都能理解。

杨杨索性问他:“评分1到5,刚才那个情况,有多棘手?”

周醒:“3。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时间,所以不是解决不了,而是需要在不耽误项目进度的情况下做更多的、大量的重复测试,扩大有效样本量。”

这样一来杨杨就听懂了,在笔记本上仔细记下。

接下来的谈话中杨杨又让周醒对于几个问题的复杂程度评了分,她将语气调整了一下,尽量显得不要那么严肃:“周博,我让你评分不是我偷懒啊,是你刚才讲的那几点对我来说专业性有点太强了,我都听懵了,所以才让你给我个评分,对我来说就更好理解一些。”

“啊,”周醒这才意识到他光顾着自己说了个爽,根本没考虑对面的人能不能接受,“不好意思啊,我这说起来就忘了,还以为自己在跟师兄讨论呢。”

杨杨大概知道他说的师兄是谁,但也只是在脑子里打了个岔而已,只一秒就又将注意力集中在周醒身上。

这一段对话下来,三人的谈话气氛终于从严谨的学术交流变成了日常的工作对接,周醒还告诉他们远山的保密实验室做得非常专业,绝不是一个草台班子能攒出来的活儿,这也是一开始薛教授同意合作的原因之一,两个实验室有着相同严谨的研究态度,这一点对于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质。

崔晓听得很认真,他能从周醒的言语中体会到远山在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此时他和杨杨的心里也更有数了。

杨杨觉得这一趟不虚此行,她意识到无人机遥感作为远山目前最重要的项目,在大方向和项目回报上都没有什么问题——无论是行研、宋经理还是周醒,都给了很高的评价,而在项目的具体推进中,杨杨已然发现当前存在执行过载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项目中的每个子任务执行起来都让他们焦头烂额,得付出200%的精力。

但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有效改善的,杨杨想,这下她对自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又多了几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