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川的情书里每个字每句话都温暖又有力量,杨杨为此感动了好几天,还决定要好好珍藏一辈子。当她把这件事小心翼翼地分享给另外几个小伙伴的时候,该死的梁博洋立马就猜中了是谁给她写的,杨杨挂在他身上给了他一个锁喉,让梁博洋发誓保守秘密。
“我的妈呀也不知道李……咳,那男娃看上你啥了,一个不注意差点把我命都要了。”
问与晨手里拿着篮球,远远地将他们几个打打闹闹的画面全都看在了眼里,五班的男生们已经走进了球场,只有他一人落在了最后面。他看到梁博洋毫不客气地就将杨杨从自己身上拽了下来,然后两人围着学校的花坛你追我赶了好半天。
心里又开始堵了,他把球扔了过去,然后转身回了宿舍。
他还没有考进前100,还没有去过科教馆,英语不能退步,其他科目也要再考得高一点才行,于是整个1月问与晨都憋着一口气儿,更加努力地埋头学习。在放寒假的前一天,陈秋在家长会上拿到了他的成绩单,欣喜若狂,儿子这次竟然进步到了103名!
可问与晨在回渭南的路上却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陈秋看着他一副恹恹的样子,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他怎么了。
“妈,我以为自己能进前一百的……”
刚送问与晨来西安的时候哪里会想到这臭小子不仅适应得很好,还几乎每一次考试都在进步,陈秋早就满意得不行了,更是没想到儿子已经志向远大至此。而最让她惊讶的是,问与晨从小到大除了不给他买地理书的时候撇过嘴,这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会为了成绩患得患失了?
“晨晨,你在进步啊,这就够了!想想你初一的时候还是四五百名呢,妈妈觉得你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要苛责自己,也不要压力太大!”
可问与晨的病症并不在此,根本就听不进去这话,表情一言难尽,还是很挫败,心想自己要是少错两道选择题就好了。
没想到倒霉事还并不止这一件,问与晨进家门的时候就听到爸爸在和刘伯伯打电话,挂了电话之后问培义看着陈秋摇了摇头。吃晚饭的时候夫妻俩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他转户口的手续出了点问题,因此问与晨3年后得回原籍高考,这意味着他高中得在渭南读了。
一向对父母的安排都乖乖接受的问与晨此时却是连饭都咽不下去了,他极为罕见地问起爸爸妈妈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能让他留在西安,不对,留在新城,只能是新城。
“爸,妈,我……我想上新城高中,以我现在的成绩,我一定能考上的。”
陈秋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家里这个小闷葫芦竟然主动开口说希望爸爸妈妈帮帮他,这可真是千古奇观,她惊讶地给老公递了个眼色。儿子的反常行为也引起了问培义的注意,问与晨从小到大都没问他要过什么东西,也从来没叛逆过,现如今不仅成绩一天天在进步,还知道为自己争取留在更好的高中读书了。
“儿子,真不想回渭南上学?”
问与晨毫不犹豫地回答:“爸,我只想上新城。”
于是问培义在心里下定决心,刘局长帮不了这个忙又怎么样,儿子都开口了,那他和陈秋绝不会这么快就放弃。
“晨晨,我们一定尽力让你去想去的学校,你安心学习,剩下的都交给爸爸妈妈。”
***
没想到还真让夫妻俩打听到了门路,新城高中的招生办主任竟然就是渭南人,问培义通过老同学没怎么费劲就搭上了关系。
电话里说明了来意之后对方很上道地就给他指了条明路:只要问与晨的中考成绩过了分数线,他可以不用走统招被新城录取——学籍照常调回渭南,找一家熟悉的学校接收,与此同时问与晨将会以借读生的身份留在新城高中,只要他最后高考报名、体检以及考试都回渭南的学校即可。
在当年的陕西,这套程序是完全合法合理的,问培义联系好之后两个学校之间甚至可以直接对接。夫妇俩唯一需要负担的就是借读的费用,数字不小,但对他们家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问培义惊喜极了,赶紧联系了自己的老熟人——渭南六中的关校长,将自己打算将问与晨调档借读的事情向对方告知,请求帮助。关校长在电话里就答应了下来,还调侃道:“搞不好你儿子到时候还是我们学校的高考状元呢。”
问与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开心得不得了,现在他的目标愈发清晰了,只要好好学习,只要中考拿到了一个好成绩,他就能留下来,就能和杨杨上同一个高中。
又一次月考过后,问与晨成为了初三五班的第三名,他终于冲进了前一百,全年级第89名。
问与晨第一次踏入科教馆的那天恰好是4月30日,前一天晚上他给杨杨传去了生日简讯,对方过了挺久才回复他:【刚才在看书呢!谢谢你呀问与晨,明天见!】
杨杨常年在年级四、五十名徘徊,这一次问与晨和她隔了4个竖排,坐在了她的斜后方。在第一门语文考试开始之前,杨杨在给后座传答题纸的时候回头看到了他,她开心地笑了一下,还用口型对问与晨说了句“加油”。
女孩看向他的眼睛亮亮的,早晨的阳光恰恰好洒在她身上,问与晨就这样看着她,觉得杨杨整个人明媚得闪闪发光。他突然变得急切起来,想赶紧考完这一场又一场的试,想离她更近一点,想和她上同一所高中,还想和她上同一所大学,他想快点长大。
停笔,收卷,整理文具,考试结束的时候,问与晨的视线又下意识地飞向了杨杨所在的方向,这次却看到了坐在第一考场最前方的李铭川和梁博洋——篮球场那个肆意张扬的男生和她身边形影不离的欢喜冤家,竟然一个是年级第三,一个是年级第四。
“……”
问与晨又开始失落了。我喜欢杨杨,可她……会喜欢我吗?
***
中考结束,问与晨毫不意外地过了新城高中的分数线,并且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那样填写了中考志愿。陈秋第二天就抛下了问培义,带着儿子在国内整整旅行了一个多月。
问与晨想请杨老师吃饭的计划就这样再次泡汤了,可他却开始时不时地和她发短信,讲述自己的旅行见闻,每到一个新城市他还会为杨杨买小礼物,承诺等开学的时候就亲手送给她,有时他还会给杨杨打去电话,和她分享山风、大海、驼铃还有转经轮的声音。
问与晨满足极了,为这样的日常,为每一件和她有关的小事。
然后陈秋就发现了儿子的少男心思。拜托,白天精心挑选礼物,晚上抱着手机傻笑,陈秋本想当场就拆穿他,硬是装聋作哑了一星期。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问与晨拿出相机,定好延时,准备拍下漫天的银河,然后和妈妈一左一右地躺在草地上看星空。
“晨晨,”陈秋也不拐弯抹角,连迂回的意思都没有,“和妈妈讲讲你喜欢的那个女孩子吧。”
问与晨将后脑勺枕在胳膊上,一动不动地分辨着天上的射手座和金牛座,听见陈秋这话之后他不羞也不慌。
“妈,她叫杨杨。她是我见过最好的女生。”
***
梁博洋在2班,杨杨和胥可欣在3班,问与晨在4班,吴晶晶在11班,他们还有了一个新朋友,名字叫林超,是吴晶晶高一开学后的第一个同桌。而李铭川中考考了全校第一,高中去了全陕西最好的西北理工附中。
得知自己靠着中考分数也被分进了前四个重点班之后,问与晨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而当他发现杨杨就在隔壁班的时候,他更是直接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陈秋对儿子这没出息的样子感到丢人。
她和问培义没有警告问与晨敢早恋就打断你的腿,而是告诉他如果想和喜欢女孩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高中三年他就一定要分清主次。况且儿子也说了他们年级第一也喜欢杨杨,那他如果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努力,闷葫芦以后就只能靠送包包和买豪宅来圈住女人的心了。
问培义:“老婆,最后一句话可以不说的……”
陈秋瞪他一眼:“为什么不能说?这本来就是问与晨未来的竞争力之一啊。”
问与晨:“妈,我才15岁……”
“拉倒吧明明快16了——15岁又怎么了?15岁听不得家里有钱这种话?”
“……”大小闷葫芦被怼得哑口无言。
***
体育课上,胥可欣扯了扯杨杨的袖子,悄悄地说:“我觉得问与晨喜欢你。”
杨杨看了一眼远处正在打球的哈利波特,十分赞同:“我也觉得。”
这是什么泥石流闺蜜,胥可欣翻了个白眼,“你好歹也害羞一下!”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可欣,其实我早就感觉到了呢。”杨杨语气变得严肃了一点,“尤其是问与晨看我的时候,我都有点承受不住他那个眼神……”
“然后呢?”
“之前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了,所以我也有点不确定,但现在他就在隔壁,这不是没两天就被你发现了哈哈哈哈哈。”
“我没问你这个!”胥可欣拍了她一掌,“我是问你然——后——呢?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然后呢?”
杨杨眯起眼睛,再次看向过了一个暑假就长高了不少的男主角,若有所思地说:“但是如果要他主动跟我表白,我估计要一口气等到27、8了。”
闻言胥可欣笑得花枝乱颤,疯狂点头表示同意。
开学前几天他们出去玩的时候,问与晨特地从渭南赶了过来,还给杨杨带了一大兜礼物,他们几个埋汰他怎么不把全世界给杨杨搬来呢,问与晨小心翼翼又老实巴交地说:“景区的纪念品都是多买一些才更划算……”
“早恋是一定要早恋的,”杨杨竖起一根手指,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对着胥可欣说,“等我好好想想,制定个计划出来。”
***
任务代号:杨杨钓鱼,愿者上钩。
第一阶段:杨特工恰到好处地释放一点信号,让问与晨知道她其实也喜欢他,但不能太直白。
具体实施方案:
1. 给打完球后的问与晨送水。
执行反馈:任务成功。
效果超出预期,全场起哄,但杨特工的临场表现有点拿不出手,耳朵都红了,在胥可欣的拖拽下才尴尬离开了现场。而执行对象原地呆愣了30秒,最后被3、4班的男生们捶了一顿,说他不厚道,竟然搞闷声发大财这一套。
2. 主动给问与晨送英语笔记,并检查问与晨的英语笔记。
执行反馈:任务失败,学校自习室竟然不允许男女单独同坐!
但杨特工随机应变,和执行对象交换了英语笔记,然后就在他的笔记本上留下了自己的墨宝。杨特工在内页的名字前面用铅笔加了几笔,于是“问与晨” 变成了“杨杨老师的问与晨”。据胥可欣在四班的内线提供的情报,执行对象从此以后一上英语课心情就很好,小测成绩也不错,这人好像越学越起劲儿了。
3. 运动会上在200米的终点等问与晨,手上拿着问与晨的校服,纸巾和矿泉水。
执行反馈:任务成功,但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