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在北宋捞师父(科举) 玉局瞻鹤

10. 第十章

小说:

我在北宋捞师父(科举)

作者:

玉局瞻鹤

分类:

现代言情

谢晏挨了顿狠打,一时也不能读书,起初因为屁股后背太疼了,他恹恹的趴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后来伤势渐轻,便在床上再也待不住了,闹着要出去玩。

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也似青龙偃月刀,刮骨的冷,章氏担忧谢晏的身体,并不想让他出门,她一边宠疼着他一边也有些埋怨谢老太爷不分青红皂白将人打一顿,心里有些不忿。

谢大夫人陈氏趁清晨给谢老夫人问安的空隙,跟谢三夫人詹氏闲聊道:“仗着有个伶俐儿子,章氏近来越发的拿乔,怎么?还想让公爹给她道歉赔不是不成?真真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好端端的给她儿子延请名师还请出错来了!”

詹氏向来沉默寡言,从不掺和大房与二房间的明争暗斗,闻言也只是扯了扯嘴皮笑了笑,扭头便起了新话题,她问道:“听说昱哥儿今秋要下科场了?”

提起努力上进的长子,陈氏眉间一松,笑道:“是啊,郎君找了许多大儒给他指点文章,又上下打点了一番,想必问题是不大的。”

詹氏温和的笑道:“那敢情好,昱哥儿出息了,到时候我们景哥儿也跟着受恩泽。”

浅浅一句话,将陈氏捧的舒服极了,她身子微微后仰,眯着眼睛说道:“好说,好说,都是自家兄弟,相互帮衬是应该的。”

谢老夫人重重的杵了杵拐杖,警告陈氏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又在这里浑说什么?你也是四个孩子的娘了,怎么不能稳重些?”

陈氏平白吃了一顿挂落,灰头土脸的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了。

谢老夫人抬头环视一圈,没看到二房的人,遂问左右道:“章氏呢,怎么不见她来请安?”

贴身嬷嬷叹道:“半个时辰前纪嬷嬷送信来说,二夫人身上不大爽利,要告假一日。”

谢老夫人闻言皱了皱眉头道:“她哪里是身上不大爽利,分明是心头不大爽利,耍两日小性子适可而止吧,怎么还闹起来没完了?”说罢,她看了看陈氏,摇了摇头,将目光落在詹氏身上,吩咐道,“过会儿去看看你二嫂,若能劝两句便再好不过了。”

詹氏只好低头应:“是!”

漱玉馆里,章氏正坐在窗子前给谢晏做春天穿的夹袄,忽然打了个喷嚏,她揉了揉鼻子往谢晏屋里瞄了一眼,见谢晏轻鼾微响,这才踏实了些,她低头叹了口气,心道:自己这几日没去春萱堂那边并非对公婆有什么不满,只是晏儿这个皮小子,一刻看不到他就捂着屁股到处跑跳,追猫逗狗一刻也闲不下来,没人在一旁劝着他,伤是不容易养好的。二来,她还在为儿子的夫子人选发愁!

很显然儿子是有自己想法的,等闲人休想来糊弄他,也不知是好是坏?

如此想着,她手中飞针走线,活计做的更快了。

谢晏扒开盖在身上的被子,见阿娘还在,瞬间有些头疼,认命的闭上眼睛继续装睡,实则在识海里猛吃竹子师父给他带来的糕点,吃不完,根本吃不完,藏也没处藏,也没办法送给外面的猫猫狗狗们吃,哎,真是甜蜜的负担。

这厢竹子师父还在劝他:“多吃点,这样伤口才能好的快些!”

谢晏撑得扬了扬脖子,问道:“师父,我吃饱了,你再教我读几页书吧。”

竹子师父抖了抖身上的叶子,朗声笑道:“不急,你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谢晏有些发愁道:“哎,师父,你说怎么才能让我祖父相信太学体已经过时了呢?祖父年轻时因做不来太学体,屡试不第,最后凭借祖荫得了个州县主簿的差事,一干就是一辈子,太学体已经成了他的心结,他学不明白的东西就一定要后代学下去,主打一个后继有人啊!他如今将希望放在我身上,谁劝都不好使,不学吧,他还将我狠狠的揍了一顿,真是个倔老头!”

“你祖父先前是个有官身的?”竹子师父问道。

谢晏重重的点了点头。

竹子师父摸了摸下巴上的竹叶,略一思索道:“这就好办了,包你满意,莫要再为此事烦恼了,这碗冰酥酪好吃,滑嫩细腻,甜香可口,你尝尝。”

谢晏从善如流的端起白瓷碗,执玉匙舀了一口,嗯,果然美味,入口即化,心情也为之好转。

其后的几天,竹子师父又给他带了几本京中时兴的时文选粹,并嘱咐道:“原本你这个年纪是不该接触这些文章的,怕你底子还没打好,便被这些文章定了势,反而会限制你日后的发挥。”他顿了顿又说道,“但又担心你被揠苗助长了,让你提前开开眼也无妨,这些文章各有长短,并非十全十美之作,你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好,莫要将其奉为圭臬至宝。”

谢晏闻言,开心的点了点头道:“放心吧,竹子师父,我晓得!”

竹子师父并不是很能放心得下来,他又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小五,你需记得,文无定式,意通则文通。”

谢晏蓦然抬头,细细品味着这几个字的含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几日后,朝廷发了邸报,各大书局纷纷偷偷卖手抄本的邸报给百姓们。

近些时日,新政条文频频发布,谢老太爷吃够了信息不灵通的亏,每每都要花高价从书商手里买最新的朝廷邸报,待看清上面内容时不由陷入沉思。

朝中主持新政的王相公将科举改了样子,缩减了诗赋的占比,提升了策论的地位,虽然邸报上只有短短几行字,可期间蕴藉的狂风巨浪却猛然拍打着士子们的心。

昱哥儿每次从书院回家都会一头扎进书房里埋头苦读,之前他学过的东西多半已经作废,策论文章他需要重新学习研磨。

陈氏见了,又是心疼又是欣慰,想想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她果断去膳房做了一碗雪耳羹给长子送了过去,见昱哥儿还在苦读,她不禁安慰道:“阿娘舍出大半辈子的体己,定能为你谋个好名次。”

在她看来发解试过不过全看学官的一念之差,有真才实学固然好,但应该没人会嫌弃钱,疏通疏通关节应该会事半功倍,她不是信不过长子的才学,只是她更相信金钱的力量。

昱哥儿焦头烂额的拍了拍脑袋,将心头涌上来的无名火果断拍下去,接过雪耳羹后一口喝完,然后恭恭敬敬的请自己的母亲离开书房。

自打知道科举改了大纲之后,谢述对长子的学业更加上心了不少,暗地里请了不少善作策论文章的大儒给昱哥儿指点学问,闲暇之余总不忘叹一句道:“蜀地偏远,消息闭塞,这两年省试流传出来的佳作还没有传过来,着实可惜,你也白白错过了开拓眼界的好机会,不过也是无妨的,依你现在的文章功力过发解试问题不大。”

日夜脑子里绷根弦的昱哥儿稍稍松了一口气,甚至隐隐有些盼望着发解试的到来,恨不得立马大展身手,好博取功名。

谢晏看着头悬梁锥刺股的大哥,摸了摸手边的数本时文选粹,想了想,从抽屉里抽出一沓宣纸,当作练字似的将这些精妙绝伦的文章都誊抄了下来,竹子师父说这都是汴京城近几年省试、殿试的优秀文章,外面只是流通了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在官宦豪贵书斋里流转,是极不易获取的学习资料。

谢晏冷眼看着,这里面的文章确实比教导大哥的大儒们的文章要更上一层楼,他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