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陈氏后,章氏将谢晏遗落在茶几上的《南行集》拾起,轻轻拭了拭上面的微尘,打算将其放回书架,想到昨日的平安醮,她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恰巧谢逸从外面回来,掀帘进屋后将双手放在炭盆上方烤了烤,待暖和些了才脱掉裹在外面的鹤氅搭在屏风上,抬眸见章氏正看着他呢,不禁问道:“好端端的,怎么叹起气来了。”
章氏用钳子捯了捯盆中的炭块,火苗儿瞬间窜了起来,映衬的人脸颊热融融的,她望着跳跃的火苗又喜又愁道:“先前晏儿没开窍时,我总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他开窍,然而好不容易晏儿知道上进了,又来了新的烦恼。”
她朝竹心轩的方向偏了偏头,似冷笑似嘲弄的说道:“看东头屋里为着晏哥儿过目成诵之事闹出多少故事来?刚刚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大嫂竟然蒯了一篮子点心来咱们院里赔不是了。”
谢逸闻言也冷了脸色,说道:“她倒是个乖觉的。”
章氏道:“我冷眼瞧着,道歉也非她的本意,十有八九是被大哥强压着来的,她这一来咱们反而不好发难了,晏儿只是崭露头角陈氏便如此行事,若晏儿将来发达了,陈氏还不得眼热的捅下天来?!”
谢逸沉吟半晌,开口道:“大哥和几个侄儿都是明事理的,必不会纵着她胡来。”
章氏微微颔首,起身给谢逸斟了一杯热茶,好奇道:“公公刚刚叫你去做什么?”
谢逸道:“喜事!父亲打算亲自为晏儿觅良师,这下你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吧。”
章氏闻言嘴角止不住的往上扬,但想到独子一连气跑四个夫子的“光荣事迹”,她不禁忐忑道:“能行吗?晏儿虽然看进去书了,但那股淘神劲儿还在的。”
谢逸摆了摆手道:“放心吧!晏儿每天都会去父亲书房里上课,由父亲亲自教养着,保准出不了什么大岔子。”
章氏一瞬间就回想起谢老太爷那张一丝不苟的木头脸,点了点头道:“那便好!”
及至晌午,谢晏从书房回来用膳,听说自己即将拥有新夫子,一时间有些头疼,这里的夫子教学都很沉闷严格,动不动就要抽学生手心的,刚刚他看到四哥的手心都被家学里的夫子抽肿了,忒是可怜!
可见像竹子师父那样和蔼可亲的夫子是极为罕见的,更何况竹子师父还喜欢时时投喂他,如果竹子师父能实实在在的站在他面前就好了,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宣布他有心仪的夫子了,不需要别人来教他。
又听闻自己从明日起就要去祖父的书房里上课,更是不情不愿起来,连口中的香蕈馒头吃着都不香了,两个严肃古板的老头齐齐盯着他读书,想象都汗毛直立,堪比直接在恐怖故事里生活了。
章氏看着娇娇儿耷拉着眉眼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瞬间笑了,安慰他道:“这是极好的事儿,你那些堂哥堂弟们都没有这样的殊荣,这一出门走出去保准个个羡慕你羡慕的紧!由祖父亲自教养是件十分威风的事呢。”
“哎!”谢晏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闷闷道:“我情愿把这样的威风事儿让给四哥他们。”
“傻孩子,什么话?!”章氏从外间的箱笼里拿出一只鹿羔皮缝制的书包来,递到谢晏面前道:“这是阿娘新做的,上面还锈了一只黑白花的猧子狗,看看喜不喜欢?”
谢晏还打算挣扎一下,接过精致的小书包,试探道:“阿娘,我自己也能读书,能不能不去祖父那里啊。”
章氏摸了摸他的头,笑道:“你还小很多事情不太清楚,殊不知自己读书是一回事,跟着夫子学又是另一回事,将来你再大些了是要走科举这条路的,若没有夫子在前面引导着,很容易走偏,虽然你祖父平日里严肃了些,但对你还是极为疼爱的,你只要认真读书,他必不会为难你。”
谢晏哀嚎一声,不情不愿的撇了撇嘴。
章氏又道:“放心,不是你一个人,阿娘给你配了个小书童。”说着,她朝外间喊道,“纪嬷嬷,将人带过来吧。”
“是,夫人!”纪嬷嬷应了一声,掀帘进门来,她的身后跟着一位八九岁左右的男童,圆圆的脸,圆溜溜的眼睛,五短身材,面带喜相,一看就憨厚乖巧十分得人眼缘,进门的时候因为太过紧张还险些被门槛绊倒。
谢晏被他的笨模笨样逗笑了。
小书童见谢晏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自己也跟着咧嘴笑,自我介绍道:“问小公子安,小的名唤知墨,以后就在小公子身边伺候了。”
章氏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跟在晏儿身旁要多规劝他读书,莫要纵着他淘气,否则我可要唯你是问了。”
小书童挠了挠头,小声道:“小的谨遵夫人教诲。”
谢晏一看他阿娘连书童都给他准备好了,便知此事再无转圜的余地,深觉前途一片暗淡,恼人的紧。
午后连上竹子师父的课时都神色恹恹的,竹子师父不禁担忧的问道:“可是有哪里不适?还是课程太难了?”
谢晏摇了摇头道:“都不是,是家里给我寻了个新夫子,还要去祖父跟前读书,想想都头大。”
竹子师父挥了挥他身上的竹叶,笑道:“这是你祖父看中你,是好事啊,怎么还愁眉不展的?”
“我祖父是个颇威严的老头,平日里肃着一张脸,比庙里头的怒目金刚还骇人,我在他跟前哪有心思读书?”谢晏吐槽道,他想了想又道,“竹子师父,你能来我家教我吗?”
他紧接着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然而这一切在对方听来只是一串模糊不清的乱码。
竹子师父突然意识到他说了什么,紧接着说道:“恐怕不行,我们这样也很好啦!”
谢晏恹恹的点了点头,表示虽然失望但是理解。
次日一早,纪嬷嬷就把睡梦中的谢晏叫了起来,一边给他换上绣有墨竹的新锦袍一边叮嘱他要好好读书,莫要像之前那样淘气了。
纪嬷嬷语重心长道:“夫人和郎君这么些年来只得哥儿这一根独苗苗,真真是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