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哈,好啊。”
只是,她似乎从来不会去预见,闷头往前走,不必自我感动些什么。
既然陈迦理都这么说了,荔枝也不再固执己见。参不参加集会不是原则性问题。
只不过或许因为她不是一个容易被改变的人吧,便觉得改变别人也不是什么易事。这类活动在她看来多少像是自我感动。
五月十日,幸运地,是一个晴天。
荔枝跟着陈迦理和颜绵与大部队在火车站汇合。
上车之后,她很快就开眼界了。
每个人不仅拿到一件T恤,还有一叠红纸板、黄纸板、小木棍、剪刀、胶水……
二十一世纪的“绣红旗”拉开了序幕。
黄纸板上已经打印了五角星的轮廓,依线剪下一大四小五颗星来、贴在红纸板上、背面贴上红白蓝的荷兰国旗、卷上小木棍,一面中荷友谊旗帜就此诞生!
近看寒碜点,远看,还挺能蒙人,像真的一样。
荔枝还拿着样品翻来覆去叹为观止之际,颜绵已经二话不说拿起剪刀开工了,下刀利索如匠石运金,一颗颗小星星像流星一样就掉下来了。陈迦理也不多话,默契地顶上流水线下一环,捏着五角星往红纸板上贴,一边贴还念念有词很有国旗绘制规范:“每颗小星要有一个角对着大星中心。”
荔枝笑喷了,一边感叹着“你们太可爱了”,一边给他俩拍照,直到可爱二人组眼神控诉:“你把旗杆粘一粘!”
荔枝赶紧知错就改放下相机,忍着笑开始卷棍子。
上次做手工,得追溯到初中吧……
窗外那么蓝,驶过一片片草场和一群群牛羊。
几个车厢都遍布中国留学生。年轻的面庞渐渐被太阳晒得发红,他们低头剪着贴着,笑着,或是轻轻哼着《北京欢迎你》。望向镜头的每张笑容都自信爽朗。
九年义务制的美工课都没白上,抵达阿姆斯特丹的时候,已是人手两面、还能上交组织余粮。
他们套上白色T恤,正面是“I Love China(我爱中国)”,背面是“Friendly Fair Peaceful(友好公正和平)”。将中国荷兰国旗粘纸贴在两颊或是手背上,一侧红黄,一侧红白蓝,挥着小旗,跟着大旗,走向达姆广场。那里已是红旗迎风招展。
红色,无疑是瞩目的,尤其衬着碧空如洗、衬着灰黄色欧式建筑。
阳光穿透它们,变成更锐更亮的颜色,风将那红掣成波纹,像生命力在招扬。
十二点,摩肩接踵,言语嘈杂。
最初向市政厅报备的游行人数只有四百,然而报名人数很快就到了三千。
仰望,大楼高处落地窗内站着许多长|枪短炮的外国记者,俯拍着这一刻的三千集聚,人擎红旗,红旗拂人,盎然相映。
话筒响,是民乐《茉莉花》的开场。
继而是当地华侨和荷兰友好人士的发言。
一切井然有序。
除了台下。
台下华人留学生本是被长|枪短炮拍摄的主角,但此时堪称旗鼓相当,几乎每个学生都兴奋昂扬地高举着相机,拍着台上嘉宾、拍着红旗飘扬、拍着人群汇集、甚至对拍着楼上的记者。
新鲜兴奋里透着欢欣鼓舞,热热闹闹。
自觉如颜绵,早已收起了相机认真听讲,此刻环顾四周,逐渐不安:“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
同样乖学生的陈迦理在练英语听力,无暇他顾,应得简洁:“啊?”
颜绵压低声音,略显无助:“你看啊!大家怎么不听的啊?都在拍照!上面的记者拍出来肯定都乱七八糟的,很坍台哎……”
陈迦理这才闻言四望:“是哦……”
可见组织者百密一疏,饶是注意事项叮嘱了十几项,愣是没想到这么多人参加集会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在花轿里新奇四顾,都快忘了是来结婚的。
颜绵急了,却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大吼一声吧。
“哎!记者好像要走了!”陈迦理抬臂一指。
荔枝仰望,果然高处的记者开始收拢归置长|枪短炮,像是要撤退了。
“哎呀!”颜绵干着急,直跺脚。
恰在此时,主持人发言:“Now, for all attendants here, let’s sing ‘My Chinese Heart’ together!(接下来,全体合唱,《我的中国心》!)”
宛如奇迹!下一秒相机唰的齐齐收起,歌词本或纸稀里哗啦掏出来,鼓点的前奏一过,三千人的声音一同响起: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荔枝有一瞬想笑,三千人都像是十几年升旗仪式训练出的条件反射。
颜绵和陈迦理在她身边引吭高歌,尤其为了把刚才坍的台补上,颜绵吼得格外嘹亮,都不像那个纤弱沉默的小姑娘了。
所有旗帜也有志一同地伴着节奏挥舞,中国国旗、荷兰国旗、各大学校旗、北京奥运会会旗、甚至欧盟会旗,风展彩旗如画。
或许是歌唱本就让人心驰,或许这歌词令人神往。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每个留学生都唱得昂首挺胸,是那么年轻的声音。
荔枝眼看着楼上的记者一个个又回到了窗前,长|枪短炮重又架起。
她不由笑了。
她忽然觉得,这比她想象得更好,因为真实。
之后反反复复的,是记者打算收拾离场、合唱《红旗飘飘》、记者又转了回来。
这不像一次集会游行。
它不够严肃认真,也不够尊重嘉宾,可它很真实。
这一代年轻人,终于有幸不再苦大仇深,甚至不打算非要和西方抗辩怒斥什么。他们自由而自信,一次爱国游行,自然得像一次朋友聚会、一次郊游。他们新奇地记录着人生第一次游行,也畅快地唱着熟悉的歌。
大约那些记者也会意外迷茫,不知该用什么词描述这原本怎么看都该算政治集会的气氛。
可是这就是真实的中国新一代。
三点整,伴着《北京欢迎你》的合唱,人群四散开去,笑言着“Welcome to Beijing(欢迎来北京)”向路人散发着传单,上面有美食美景和熊猫、鸟巢水立方和中国红。
甚至还有穿着福娃套装的五个,一溜儿蓝黑红橙绿地站在那里,朝路人挥手。
“啊,福娃真的不是葫芦娃变的吗?”荔枝拿传单遮阳。
“哈哈,起码我觉得北京那个会徽不错,篆刻章一样。”
“我们暑假回去要不要约了一起看奥运开幕式啊?”陈迦理问。
“我和颜绵是可以啊,但你在舟山啊。”
“我请你们来舟山玩好不好?可以住我家,我家有间客房,你俩住正好。”陈迦理一下子热情上来了,像小时候邀同学来家过夜一样。
颜绵看了看荔枝,带点坏笑。
荔枝不自觉微微脸红,好在暴晒下也不显了。
“可以去普陀山、吃海鲜,很开心的!夏天海边还比较凉快!”陈迦理热情拉客,“前几天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了!比以前方便多了!来吧来吧?”
荔枝和颜绵对视一眼,含笑点头:“好呀!”
陈迦理乐得颠颠的,跳得像西藏同胞,载歌载舞引吭高歌:“舟山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
颜绵训练有素地跟着:“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眼看这架势是要唱全套了。
荔枝脚下抹油逃去远处发传单了,还能听到身后乐在其中的歌声——
“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荔枝终于忍不住跟着做了个刘欢大叔张臂敞怀望天甩头的陶醉动作。为这首歌,为这次机会画上圆满句号。
两天后。
[口苗的牙]:荔荔你学校选好了?
[Lychee@NL]:嗯,还是纽约吧。气候景色好和离金融产业近,还是要选离工作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