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最是橙黄橘绿时 拱拱

陈迦理

小说:

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

拱拱

分类:

现代言情

“你怎么知道颜绵会教大家中文、最后大家都会把红包送给她?”第二天,陈迦理跟荔枝吃午饭的时候忍不住复盘。他琢磨一晚上了,荔枝难不成未卜先知。

“我不知道啊,我只是觉得人人都会找她写名字,那送她红包的概率就比较高吧!”荔枝喜气洋洋,“我从来没看她笑得那么开心。”

陈迦理又给荔枝舀了一勺番茄炒蛋:“你是不是有个妹妹,然后看到颜绵就忍不住把她当妹妹照顾啊?”

荔枝的笑容僵了僵,随即撇嘴:“我妹妹哪有颜绵好,自强不息。”她顿了顿,随即耸了耸,没再说话。

陈迦理也忍不住耸了耸肩。他总算意识到,荔枝家就是一片地雷阵,从哪儿下脚都会炸。

“对了对了!给你看这个。”陈迦理咽下面条,乐颠颠开电脑转移了话题。

荔枝端着碗凑过去,差点喷出面条来。

这是陈迦理英文口语课演讲考试的录像。考试那天他才发现居然还要直面摄像机,一紧张差点忘词。可此刻回头看看,有这么个视频留存还是挺有意思的。

镜头里的他穿着中山装、顶着猕猴桃脑袋,一丝不苟地复制荔枝导演过的台词、手势、乃至定期扫视台下的眼神。他跟着荔枝又看了一遍,颇觉满意。每一个预设的动作都做了。

旁边的荔枝却笑得手抖,面汤都快晃悠出来了。

“发给我发给我,你MSN上发给我。”荔枝热情邀约。

陈迦理总觉得那热情下不怀好意,侧目逼视。

荔枝稳了稳语调,收敛起表情:“特别好!超水平发挥!”

陈迦理这才踌躇满志地给她发了过去。

荔枝侧身去自己电脑上接收保存,“咦”了一声,开始噼里啪啦打字。

“怎么了?”陈迦理随口问。

“颜绵说,昨天那个混血儿丹尼尔和那个长头发的,MSN上跟她说想跟她学中文。丹尼尔是学中文,长头发的想学书法。”

陈迦理隐约还记得有个长头发的男生,但丹尼尔是哪个毫无印象了:“那很好啊!”

“是呀。颜绵说老外问她学费多少,她说不要钱,那俩不同意。所以她来问问看我想法。”

“啊,收钱啊……的确有点尴尬。”陈迦理挠了挠头皮。

“有什么尴尬的,按劳取酬。颜绵本来还想去打、嗯、她不是一直省吃俭用么,赚点学费正好。”荔枝头也不回地回答,打字回复颜绵。

陈迦理凑过去看了一眼:

[Lychee@NL]:要啊!按劳取酬嘛!知识就是财富嘛!为啥不要!

[Lychee@NL]:多少钱,我也不知道……国内上书法兴趣班,一节课五十块钱总要的吧?你还提供耗材,我觉得一次十欧元差不多

[Mian]:啊,会不会太贵了

[Lychee@NL]:哪里贵!十欧元也就两盒猪大排生肉。孔夫子收学费不是也按肉收的~要不你让他们下次直接带肉来也可以

对面颜绵发了个悠嘻猴捶地笑出眼泪的表情。

看来颜绵是接受这个建议了。

荔枝犹豫了一下,握着陈迦理一只手:“我本来觉得不好说,但,其实你也知道颜绵很节俭。她前一阵还问我,知不知道哪里可以打工。”

陈迦理怔住了。

“我本来不想透露她的隐私,但,我想我下半年就不在这里了,你以后也注意帮着她点,不过不要做得太明显……哎算了,这个对你有点难,颜绵那么敏感肯定会发现的。”

“我……尽量。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问你,不过你这么环环相扣的我肯定是想不出来的。”陈迦理越来越觉得荔枝挺矛盾的,对家人那么冷峻,对朋友却这么上心,“不过,这次也是赶巧了吧?难道你办个年夜饭,还预料到后面能赚钱?”

荔枝神秘莫测地笑笑:“这个我倒真预料过。”

“真的假的?”陈迦理很怀疑。

“我那天看德克和马里奥跃跃欲试,觉得有这个可能。但我增加红包环节,确实是故意的,送过一次红包,他们下意识就不会觉得找颜绵写字学字是免费的了。”

“真的假的!”陈迦理惊得只会重复了。

荔枝得意地一扬眉:“自己的利益要自己争取啊。虽然不是什么利益都要在乎,但像颜绵现在拮据,有两厢情愿的契机为什么要放弃?总比去餐馆洗盘子好吧?”

“嗯,也是。”陈迦理应了一声。荔枝这方面很西式,却不知道是英语学得好附带来的观念,还是家庭熏陶。

吃完饭,荔枝又刷了会儿新闻,皱眉:“今年国内大概经济真的不太好。”

陈迦理略有所闻,听说总理前几天直接发言说“2008年会是中国经济最艰难的一年”,看国内新闻又遭遇罕见冻灾,真是雪上加霜。但他家人大多都供职于学校或者事业单位,不太敏感:“美国次贷危机是不是?会影响中国吗?”

荔枝“嗯”了一声:“早晚会的。”

陈迦理犹豫了片刻:“那你下半年去美国读书,明年后年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好找吗?”

荔枝抬眼,摇了摇头:“不知道。但也有一个说法是,美国投行在经济很好和很坏时反而都会招人。很好不用说,很坏,是为了招刚毕业的便宜劳动力去替代工作了几年员工。”

“你就是那个便宜劳动力啊?”

荔枝笑笑。

“那我争取申请美国的博士。”陈迦理也不是第一次盘算这件事了,“美国、瑞士、荷兰、日本的量子物理都很好。”

荔枝笑容一滞,缓缓放下筷子,斟酌:“那个,你,不用……”

“嗯?”

“不是,我,我对这种事情有点慌……就是,你不用为了我改变自己的计划。”

“也不是啊——”

“我,我不知道你改变人生计划之后会怎样,如果不好,我怕我承担不起……我一直特别讨厌苦情戏里那些‘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又怎么会怎样怎样’……我怕自己后悔,也怕别人后悔。”

“不会的,怎么会——”陈迦理脱口否认。

“迦理。”荔枝打断了他,她难得真有点紧张地舔了舔嘴唇,“我……”

“好啦,不急,到时候再说。”陈迦理安抚,“今年才零八年,我读完硕士都零九甚至一零年了。”

荔枝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陈迦理隐约觉得刚才那幕有点熟,好像父母也会这么搁置,而过一阵,大约各自退一步想想,温馨熨帖着,就把事情解决了。大概这是一个好办法。

很快就是三月四月,是希望萌芽的季节。

到了荷兰,陈迦理才明白为何雪莱那么在乎“春天还会远吗”,因为英吉利海峡两岸的冬天实在太过黯沉。阴云如铅,风雨如晦,昼短夜长。日复一日,抑郁也是意料中事。

他生长了二十年的江浙的四季全然不是这样,冬日亦有暖阳,带着斜长的温度,印在人们眯起的眼睛上。于是等春天来了,也不那么显,只是一天天地热起罢了。

而这里,在三月或是四月的某一天,就是那一天,春天清晰地来了。

清晰得像有脚步声,有呼吸声。

那一日像是天际撕去一张包装纸,露出碧蓝长空,阳光和煦,枯枝萌新绿。

街上行人骑手依旧匆匆,但黑灰色羽绒大衣敞开,露出里头橙黄白蓝的亮色短袖T恤。

陈迦理推着自行车站在宿舍楼门口,傻乎乎看着花盆里的郁金香冒出嫩绿的芽。

“发什么呆?”荔枝从窗口探出脑袋,笑眯眯地看着他。

“哦荔枝!我们四月坐火车去库肯霍夫看郁金香花田吧!”

“好呀!”

“还有过女王节!”

“好!”

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二零零八年是怎样一个多事之秋。

【本段147字,交代2008年相关新闻,审核无法通过;但不交代,可能大家无法理解主角们接下去在干吗。

只能麻烦大家搜搜百度百科“2008年”,看3月14日新闻。以及百度百科“金晶事件”。

并脑补留学生在国外的处境。[笑cry]】

忽然之间,留学生和所有海外华人一样站到了第一线。

他们是可以伸手就触碰西方的人,也是每天能触碰到冷眼的人。

在国内每个人都有很多标签,高矮胖瘦、文科理科、内向外向、地域祖籍……而站在国境线外,每个人最大的标签都变作了“中国人”。不论你乐不乐意,都无从改变。

有夸的,比如Y大的教授说过“我发现成绩排序是中国女生、荷兰女生、中国男生、荷兰男生”;

有骂的,比如西方媒体一以贯之的“中国没有人权”,或者房东不爱租给“炒菜油烟太大的中国人”。

无论爱之恨之,每个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注定贴着“中国人”的标签。

于是主动地或被动地,便会本能地为这个名号辩护。除非那些撕下这张连血带肉的标签、三刀六洞叛出国门的,倒会反踩一脚反啐一口,比外国人还反华。

无论如何,但凡在国外,这张标签便是前所未有地放大了,带着在国内所没有的厚重责任感。

【本段376字,是上述事件对海外留学生的影响。连梗概都没能过审核……大家脑补吧……】

“你英语这么好,为什么不……”

“可是人家没有问啊。”

“可是他看到了,会被误导的。”陈迦理和颜绵都义愤填膺。

“但也可能他压根没听进去,被我们逮着一通灌输,反而会逆反呢?我们也不喜欢上政治课呀,对吧?”

陈迦理一时词穷。他觉得不对,但他说不过荔枝,只好憋着。

荷兰是个相对而言商业重于政治的小国,日常生活里极少干涉质问他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