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风雪渡万里 月落瑶川

51. 第五十一章 互演戏码

小说:

风雪渡万里

作者:

月落瑶川

分类:

衍生同人

五月末,沈之衡一路扶护承嘉长公主的棺椁,抵达京城。

自城门至长公主府,车马缓行,途经街巷。他已然摒去往日温润,一身素缟,面容悲怆。颌下胡茬丛生,尽显憔悴。

道旁京中百姓观之,无不动容唏嘘。

翌日,便有消息震动朝野——沈首辅骤然请出先帝赐婚圣旨,执意与已逝的承嘉长公主行冥婚之礼。随即,他以驸马之身,长居长公主府主持丧仪,并言称悲痛彻骨,无心朝政。

此讯传出,闻者皆慨叹不已。众人方知长公主为成全两国和议,竟甘愿与挚爱离别,乃至如今生死相隔,其胸襟大义,令人敬佩。

忆及去岁“破五”节,长公主于浮月桥畔,一曲《凤求凰》只为沈首辅而奏;再思及和亲仪仗离京那日,沈首辅策马追出,于万众之前落下那惊世一吻。

二人情愫,种种纠葛,早已深印京城百姓心间,孰料终局竟凄楚如斯。众人不禁纷纷哀叹,首辅与长公主,真真是造化弄人,成了一对苦命鸳鸯。

此事三日后,妙笔娘子的话本终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经完成,迅疾传抄于市井之间,读者无不掩卷泣下。

戏曲大家王元湘更为沈首辅的至情深意所动,不眠不休七昼夜,谱就一本《折鹤记》。自梨春园首演伊始,场场座无虚席,观者或为二人情深缘浅扼腕,或为长公主命途多舛叹息,满园皆闻啜泣之声。

至第二十日,沈首辅亲临梨春园,默观全剧。至动情处,只见他泪湿青衫,提笔挥就数行,随即黯然离去。

自此,《折鹤记》与妙笔娘子的话本,连同沈首辅所书那词稿,迅速流布京畿内外。沈首辅所作的那阙词,如泣如诉,闻者无不怅然叹息。所谓——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尤其末句“行也思君,坐也思君”,道不尽生死相隔的刻骨思念与无尽遗憾……

传闻那沈首辅沉湎悲恸整整两月,新帝数道诏令皆未能召其还朝。直至那日,新帝亲携几位阁老驾临长公主府,一番推心置腹,方劝动其重担首辅之责。

是日,姜齐与几位阁老至公主府时,正见沈之衡独坐于镜湖畔,凝神运笔,面容凄怆。案头十数画卷,所绘的皆是姜宁生前音容笑貌,一颦一笑,栩栩如生。

良久,沈之衡方抬首见驾,将墨笔搁于笔山,躬身见礼:“陛下。”

姜齐强装出一副稳重的模样,虚扶一把:“首辅对皇姐……竟情深至此。”

言语间,他的指尖却藏在龙袍中攥紧。这一声皇姐,他自是不愿意唤出,但于人前,他需效仿先帝,强撑出天子威仪与气度。

沈之衡神色黯然:“自岐山迎回殿下,臣便彻夜难眠,闭目皆是殿下的笑颜,余事……再无心力顾及。如今唯有为她作画,方能堪堪解此痛楚。”

“请首辅节哀!”张瑾率先躬身,领头劝慰,其余阁老亦随之齐声附和。

沈之衡微微颔首,泪滴却从眼角悄然滑落,他抬手轻拭,声线沙哑:“臣情难自禁,御前失仪,望陛下恕罪……”

姜齐观其情状,不似作伪,半晌,蹙眉将话头轻转:“如今皇姐丧仪已毕。不知首辅何时归朝?”

沈之衡再度深揖,语声凄楚:“臣既与殿下行过婚仪,便是殿下之驸马。依律,应当为殿下服丧一年。恳请陛下……体恤恩准。”

话音未落,姜齐已觉头痛欲裂。

自沈之衡扶棺归京,民间的嗟叹原本只关乎风月,初时仅叹命运弄人。然而,自《折鹤记》上演以来,流言悄然转向,竟暗指是他姜齐心胸狭隘,强拆鸳鸯,逼死皇姐!

姜齐初闻只觉荒谬至极!和亲分明是姜宁与那柔然男宠暗通曲款,借机离京,怎反成他之过?纵使他忌惮姜宁,不欲她安然前往柔然而起了杀心,但仪仗尚未抵达柔然,还未动手便遇上了那岐山之事。

岐山之崩,实属天灾,岂能归咎于他?

为弹压舆论,他厉行查禁,欲意彰显天威。却不料,反激民怨,沸扬热议他这天子无德——弑父、杀弟、屠姐,乃至先帝托孤重臣沈首辅,亦与他离心离德。

朝中百官虽缄口,却难堵百姓悠悠众口。

而沈之衡一日不归,“离心背德”之言便甚嚣尘上,愈演愈烈。

汪家倾覆,他初登帝位便失外戚助力。如今世家势微,苏崇虽举家离京,但苏崇在朝数十年,其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他这帝位欲稳坐,仍需倚仗寒门。而寒门,现下唯沈之衡马首是瞻。

如今沈之衡占着首辅之位却不朝,竟还要为姜宁服丧一年?!那姜宁究竟给他灌了何等迷魂汤?即便她欲与柔然王再续前缘,他沈之衡竟也仍痴心至此?

念及此,姜齐胸中气血翻涌,却只能强行压下。他此番携阁老而来,是为演一出君臣同心的戏码,博一个礼贤下士的美名,断然不可当场失态。

他凝视沈之衡良久,终是颤声道:“恳请首辅以社稷为重,即刻还朝!”

众阁老亦随之齐声:“恳请首辅以社稷为重!”

察觉沈之衡唇微启,似欲再拒,姜齐心下一横,上前一步,倏然道:“请老师……帮帮学生!”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