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馔玉盟(美食)》

95. 征税

日子重新回归平静,很快就到了朝廷征收田赋的时候。

本朝采用的是两税制,一年缴纳两次税,夏秋各一次,夏季可采用“折变制度”,官府允许以等价钱、布、绢、草代替粮食,但是秋季主征收粮食,以物代粮的方式便行不通。

林家二房只有两亩田,按照惯常每亩田缴纳两斗粮食的赋税制度,一共只需要缴纳四斗粮食。

今年的秋赋告示贴出来时,村口的老槐树下围满了人,有识字的人念出田赋新规时,人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一亩田赋一石?”林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眼睛凑到告示前,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没错,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他又往下看,竟是又看到了身丁税的内容。

按照往年的规矩,男子二十岁为丁,六十岁为老,二十到六十岁的男丁需缴纳身丁税,或是交钱,或是交绢一丈,与两税同时缴纳。可现在布告上明明白白写着,自布告发出后,男子十五岁便为丁,税也涨到了绢三丈,或是等价的货币。

林诚赶着驴车往村里走,刚进林家村,他就直接把驴车赶到了里正家院外,勒住缰绳停下,朝着院里喊道:“里正爷爷,里正爷爷在家吗?”

里正正在院里编竹筐,听到声音放下手里的篾条走出来,看到是林诚,笑着问道:“诚哥儿,从镇上回来了?店里可还好?”他还以为是林家食肆又缺什么食材了,毕竟这几回林窈和林诚来找他都是让他组织上山采摘的事情。

林诚跳下车,脸色凝重地说:“里正爷爷,今年的赋税改了。”

里正看他面色严肃,收敛起面上的笑容,连忙把他往屋里带:“进屋说。”

潘氏和林有功都在屋里忙活,见林诚跟着里正进来,还一脸严肃的样子,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林诚坐下后,喝了口茶水,定了定神便说:“今年的田赋,一亩要缴一石粮。”

“什么?!”林有功的声音一下就拔高了,满脸的不敢相信,“一亩一石?这怎么可能?”

一旁的潘氏也不敢置信:“一石!这让咱们咋活啊?”

里正眉头紧锁,沉默了片刻,突然想起了之前林窈跟他说的那些猜测。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

林诚看他叹气,又接着说:“还有身丁税也改了,男子十五岁就算丁,税也涨到了绢三丈,或者等价的货币。”

这下,里正一家彻底惊呆了,屋里静得落针可闻。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对坐在一旁的孙子说:“有功,你去把家里的锣拿出来,在村里绕一圈,敲锣通知大家,都到晒谷场聚集,就说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林有功虽然也很震惊,但还是点了点头,赶紧跑去拿锣。不一会儿,锣声就在村里响了起来。

里正看着晒谷场里渐渐聚满了人,原本喧闹的场院随着他的出现,慢慢安静下来。他清了清嗓子:“乡亲们,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个消息要宣布。”里正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继续说道:“朝廷今年的秋赋改了规矩,一亩田要缴一石粮。”

“一石?!”人群里立刻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刚才还十分松弛的气氛紧绷起来。

里正没有理会大家众人的声音,把身丁税的改动也说了。

这话一出,晒谷场炸开了锅。

“十五岁就成丁了?我家三郎才刚满十五啊!”

“这哪是征税啊,这是要逼死咱们啊!”

“我家才三亩田,这一下就要缴三石粮,家里的存粮怕是都不够!”

“这大半年挣的那点钱,怕是全都要填进去,还未必够啊!”

林家村的人们这大半年来,跟着林窈采山货、做腌菜,不少人家都挣了些钱,口袋里有了些富余,原本都觉得今年的赋税不算什么,甚至有人盘算着缴完税后,给家里添点新物件。可现在听到这税收的新规矩,所有人都傻了眼。

晒谷场里一片混乱。原本因为日子有了盼头而神采奕奕的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赋税新规弄得满面愁容。

林窈站在人群的边缘,静静地听着里正的宣布,听着乡亲们的哀嚎,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而往年田赋一亩才二十五-四十斤,这一下子就翻了好几倍。在场的人都是种地的,谁都清楚一亩田的产量有多少。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一亩田最多也就收两百多斤,江南地区精细耕作也不过二百五十斤。缴了一百二十斤的田赋,剩下的粮食连一家人撑到明年秋收都难,更别说还要留种子、应付各种开销了。

也许皇帝的命令并没有这么苛刻,可粮食从老百姓手里缴纳给当地官府,再一层层运输到都城,中间要经过多少官员的手?那些官员层层贪污盘剥,为了确保统治者最后收到的粮食不少,自然就要在一开始就把征收的数量提高。这样一来,所有的苦难最终还是落到了最底层的老百姓身上。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这些田赋和身丁税对于林窈一家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林家村的其他人却是足以压垮他们的重担。

从晒谷场离开后,林窈拉着林诚,又赶着驴车回到了清泉镇。

驴车径直停在了镇上那家她常去的粮食铺子前,还没等下车,林窈就愣住了,铺子门前竟然排起了队,队伍虽不算长,但也比起平日稀稀拉拉买粮的人要多得多。

她让林诚看好驴车,自己快步走到铺子前,凑到一个排队的大娘身旁问道:“大娘,这是咋了?怎么这么多人买粮?”

大娘看她年纪小,耐心说道:“娘子你还不知道吧?赋税一下子涨了许多,今儿来买粮的都是家里粮食不够缴税的。这掌柜方才还说了,所有粮食每人最多只能买一石,价钱还涨到了平时的两倍!”她叹了口气,“但愿过了这一遭,田赋能改回去,要是年年都如此,我们还怎么活?”

粮食店大多背靠当地大户,他们的消息一向更灵通,如果只是临时性政策,不至于这么严格限购。现在是每种粮食每人限购一石,过不了多久,粮食铺子大概就会彻底关门,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应对不时之需。她原本还想着多买些粮食,越多越好,可照现在这情形,别说多买,能不能买到都成了问题。

林窈当机立断,转身回到驴车旁,对林诚说:“阿兄,你现在马上去工坊,找到张平、张安和万春生,让他们带上工坊所有能调动的钱,领着工坊里的伙计,分头去镇上所有的粮食铺子买粮,不管价钱多少,有多少就买多少,买到的粮食直接运回工坊仓库,切记动作要快!”

林诚虽然惊讶,但也知道事情紧急,重重地点了点头:“我这就去!”

林窈又想了想,觉得镇上的粮食恐怕不够,还得去府城看看。她叫住他,严肃地说:“阿兄你安排好镇上的伙计后,再带上两个手脚麻利的帮手,立刻赶去府城。到了府城,还是买粮,不管价格多高,能买多少就买多少,把粮食尽快运回来。路上注意安全。”

“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