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第104章

咦。怎么回事呢。有人打听他,还打听到他本人的头上了。

扶苏眨了眨眼睛。

他飞快地给一左一右两人使了个眼色,让他们不要轻易吱声。自己则稍稍提高了嗓音,奶声奶气地反问道:“这报纸是有什么不好吗?可我听起来很有意思呀。”

王安石微微颔首:“不,没什么不好的。”

通篇的报纸他没来得及听完,但他业已知道了《求知报》的成色。仅一篇文章能引得百姓情绪激愤,双方为了说服对面而主动思辨,已是极难能可贵之事情。

这正是王安石要一探究竟的原因——正因为报纸编得太好了。那把他从边关的秘密任务重调度回京担任副主编又是为何?明明有他没他都一样啊。

为国出力本不分高下。但私心里,王安石还是更喜欢在边关逗留,与辽人一边斗智斗勇,一边各取所需。不仅生活更加刺激,也更能让他窥见大宋的希望。

但是此中之思量,幼子无法理解。王安石也不打算与扶苏说。见第一次套话没成功,他摸了摸胡须,又温声问道:“那铺子里刚读的一篇文章,你是不是之前就看过?”

扶苏乖乖地点头。

“是谁写的?你与那人是何关系?”

王安石话音方落,发现在扶苏身边的人浑身颤抖了起来,捏着杯子的指节绷得发白。他立刻反思起了自己:是他问话的语气太凶,吓到了这帮小孩吗?

他轻咳一声,刚想再放缓些语气,却发现扶苏本人白糯糯的面皮上殊无异色。不仅如此,他还淡定地啜饮了一口饮子:“是我。”

“……”

王安石额头上的青筋一跳:“小友,我并未在说笑。”

扶苏:“我也没有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方才被误解为“吓坏”的苏轼憋不住笑了,浑身瘫倒在桌子上:“赵小郎,他不信!他居然不信!”

妙悟一听有人不相信肃儿的话,顿时急了,紫苏饮子也不吨了:“莫非你知道我阿弟是谁吗?他可是——”

扶苏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

这时候再提醒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疯狂祈祷起上天开眼:别说那个啊,妙悟,别说!

“今科三元呢!”妙悟瞪着圆溜溜的小鹿眼说道:“不过是写篇文章、办份报纸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

她并不知晓前情,以为报纸和从

前每个出现在眼界范围内的新奇玩意一样,是她弟弟才华的合理笼罩范围。但凡是读过邸报的,无论是官家还是范仲淹,看到报纸的一瞬间,都被他纸面折射出的教化国民的野心惊得说不出话。

当中也包括王安石。

他颤颤地抬起手指:“莫非你,你就是……”

扶苏后知后觉品出一点不对来。京中文人士子一阶里,不认识他脸的几不存在。以及,此人这么热衷打探主编是谁?呃,不会吧。符合条件的好像只有那个人了。

“莫非,您姓王?说错了就是我失礼,多有得罪了。”

王安石原本不白皙的脸色更凝重了。扶苏的话相当于肯定了自己的身份,也把他的身份给一语道破。

他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还是说,这就是三元天赋异禀之处?

王安石倒吸口凉气:嘶,此子恐怖如斯。

旋即就站起身来,板正地行一礼:“王安石见过大人。”

“哎呀,以后都是同事,有什么好拜来拜去的嘛。”苏轼扯了扯王安石的袖子。他们在饮子店的角落,嘈杂的人声中并不明显,但还是有几个人望了过来。毕竟大人拜小孩也是奇观:“要是惊动了别人,戳破你身份可就不好了。”

扶苏冷冷地吐槽道:“我看是你不想拜见王大人才对吧。”

苏轼的官阶只有七品。这是新科进士的统一标配。一般人却丝毫不敢轻视。有个三元好友、榜眼父亲,就连自己也是个神童。谁知哪天会不会入了官家的眼,从此青云直上呢。

他竟然也不否认,嬉皮笑脸地说道:“别戳破我嘛赵小郎。”

然后立刻祸水东引,指了指外面的鼎沸至一触即发的人群:“快看他们,都要吵起来了,你真的不去管管嘛?”

又故意大声:“毕竟是你惹的乱子嘛!”

这人!

扶苏愤愤地瞪了他一眼:不就是在人前揭了他一次短嘛。就要立刻报复回来?真小心眼。

但苏轼确实说得很对,他才是罪魁祸首,扶苏只好从椅子上跳下来,挤入堆在一起的人群里,泥鳅一样滑到了人群中间时,发髻已经微微松散。

他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道:“静一静,静一静,大家先听我说两句。”

狗路过都要挨两句骂的地界,忽然诡异地安静了一瞬。从哪里冒出个小孩儿?仔细一端详,诶,怎么还长得怪好看的呢。白白净净,跟块奶糕似的。不

少人哽在喉头的骂声消弭殆尽。

“这是谁家孩子?当爹娘的快点领走,别走丢了!”

毕竟拍花子最喜欢这样的小孩了。

“诶!”扶苏举起手来:“我可以走,但你们先别吵架啊。读报的人呢,往后翻、往后翻一面呀。”

他一面捏着嗓子,装成个四岁孩子的模样。自以为做作的姿态,在外人眼里只觉童稚可爱无比。有人就从他话中听出端倪,故意逗他:“你还看得懂这报纸,晓得后面写得什么?”

“我当然晓得呀。你们看了也会晓得的。”

“怎么可能?我们又不识字。”

扶苏笃定无比道:“你们看就知道了。”

那众人的好奇心愈发高涨。而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拿着报纸的账房模样的人翻过一页,旋即瞪大了眼睛。

“这……”

他吸了一口气:“是教人如何识字的。”

“什么?”

“怎么可能呢!”

诧异的惊呼声此起彼伏,竟然有和刚才的对骂一较高下的感觉。也无怪人们吃惊,识字?那是要交粮食当束倏,在学堂才会教的内容啊,怎么可能出现在一份两文的报纸上?

当即就有人表示不信。

书生无奈地把报纸摊开,循环展示在众人的面前:“我骗你们作甚呢?”

他也是倒霉,本来自己买了份报纸,在饮子店细看的。不知不觉间吟哦文章出声之后,“诸葛亮”“司马懿”几个字顿时惹得一群人围观。

扶苏在一旁又帮腔道:“是真的,上面展示了‘雪’‘花’‘兵’几个字的写法,都是诸葛亮故事里出现过的字。特别简单,正常人一看就能会认的。”

“这位小郎君,你说得可是真的?”

“当然!”扶苏斩钉截铁。

他好像又回到了自己卖糖画,兼任金牌销售的时刻了。说人是“聪明人”多不会认,但觉得自己不正常的没几个。

当即,他就听到有不少人嘟嘟囔囔:才两文,能认字,要不我也买一份去了。

就算自己看不懂,也可以留给孩子啊。

扶苏微勾了唇角,趁热打铁了起来:“上面还写了大宋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端在哪里呢。据说最南边在几千里之外的海岛上,一整年都在度夏。”

他说着还偷偷瞪了苏轼一眼。可惜后者对这跨时空地狱笑话毫无所觉,回敬了他一个鬼脸。

扶苏皱皱鼻子,自讨

了个没趣又接着编起自己临场的安利词去了。

而王安石已经听得微微出神了。三元郎口中的最北边风光

最终让他回过神的还是一声稚里稚气的“王大人——”

苏轼十分自来熟地凑了过来:“大人关于三元本人您难道就没什么想问的么?”

王安石沉默了一下。

怎么会是没有是很多太多了。

他望了眼人群中长袖善舞把原本要吵架的人哄得服帖的小扶苏豆丁般的身影渐渐模糊变成了个谜团的形状:“……你刚说的引起人群纷争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何意?”

刚才明明没看到三元郎引战啊。

妙悟也感兴趣地凑过来竖起两只耳朵仔细听清:她也好想知道肃儿到底有多厉害!

“哦那个啊大人有所不知其实三元他除了主编外还当过一次官是陛下亲封的从五品劝农使……”

待扶苏从人群里脱身回到座位后看到的就是一个对他不明觉厉、敬畏有加的王安石。

他一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