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辞春色》

27. 不知秋思落谁家(22)

第二日,用过早膳后,顾辞三人就出发,前往阑朝与柒桓国的边境,商洛守军营地。

出了商洛城,迎面就是风沙漫天,间或甚至还能见到轻微的龙卷风,如一条黄龙,在地平线上回旋奔腾。

顾辞自小长在南方的琛州,习惯了潮湿闷热的气候,如今面对北方的干燥寒冷,实在是有点难受。

一路上,为防沙尘,她都用纱巾蒙着头脸,闷得透气都困难。

偏偏去营地的路都比较崎岖难行,马车行走不得,只能骑马。

萧毓见她如此难受,心中不免也有点疼惜,可是看她勉力强忍着,并没有叫苦叫累,倒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找些别的话宽慰她。

“子渊时常写信跟我说,北境的气候实在是难伺候。一年到头,不是风沙就是大雪,没得消停。”

快速疾奔了一个多时辰,暨雨寻了一处北风的山坳,三人正下马休息喝水,萧毓便对身边的顾辞说:“他说,这里的气候如此糟糕,百姓仍旧不愿离了故土,并且世代这么坚持,倒也适应了。于是,他明白了戍边的重要。他说,他自知能力有限,不求有生之年能为国开拓疆土,至少能为百姓守住边境。百姓在艰苦的条件下,仍旧勤勉地耕作劳动,他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顾辞最喜欢听萧毓说话,低低沉沉的声线,添了几分气温的冷,更显得舒缓好听。她便作认真倾听之状,托着腮,一眨不眨地看住萧毓。

萧毓见她爱听,便说下去:“子渊戍守的这两三年,其实柒桓也曾有小波骑兵屡次犯境。你也知道,柒桓的苦寒比这里更甚,每年的冬天都十分难熬。所以在入冬前,都会有骑兵来抢夺物资,存作过冬。柒桓也就因为东边靠近东海,滋养出玉单草原,训得几千骁悍骑兵,每年才有胆量犯边。

“子渊说,他也明白柒桓条件艰苦,需要过冬物资,但是每次他们直接来抢掠,就实在让人很愤怒。他认为,一定要把柒桓骑兵打退、打怕,才能震慑住他们。后来我才知道,去年他本打算趁回京述职的时候,提出与柒桓重新修订和平条款,着重提出可以派遣专门的人员到柒桓教他们务农种植,根据他们的地质气候等,培育适合他们种植的粮食。如此一来,柒桓有物资过冬,就不会每年都犯边,戍守边境的将士就不用白白牺牲了。”

顾辞听得双眼一亮,说:“对啊,这样一来,两国就能和平相处了吧?那你有帮他把这些建议告诉圣上吗?”

萧毓点点头,脸上却有郁色:“朝中自然也早就有人想到这些,可是两国邦交,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提议都得再三斟酌,小心谨慎。我跟皇兄提及此事的时候,他就说,这些提议早就有人提过,但是柒桓近几年正处于政权更迭的敏感时期,任何的一点动静,都可能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思虑再三,皇兄觉得,如今不适宜有任何的变动,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切照旧。”

顾辞了然地点点头,说:“圣上高瞻远瞩,自然是综合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才如此决定。或许再等一等,等到柒桓内政平稳,我们再去跟他们和谈,就能取得共识了。”

萧毓看着她说得欣悦的她,一时没有说话。

顾辞不解地问:“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萧毓静了一会,才说:“不是,我只是觉得,你挺乐观的,什么事都会往好的方面去想。”

也是因为这样,她即便孤苦无依,也能撑这么多年吧?

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想,总能在绝境看得到曙光,才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顾辞愣了一下,勉强地笑笑:“我爹爹说的,明天会更好!每次他遇到难事,他都这样跟自己说,结果还真是,每次都能遇难成祥,除了那次……”

不想一句话挑起她的伤心事,萧毓一时语塞。他知道她说的那次,必定就是令顾辞的父亲身死的那次,他想知道她的父亲为何会去世,想问下去,又怕惹得她更伤心。

反而是顾辞很快振作起来,对他笑笑:“没事,都过去了。我休息好了,我们继续赶路吧。”

看着她领先上马离去,萧毓站在原地愣了好久。

还是一直在不远处守卫的暨雨牵了马过来,向他请示,他才回过神来。

“走吧。”

萧毓翻身上马,朝顾辞追上去。

————————

自从出事后,朝廷再指派了一支三千人的守军戍守边境,但是原来的军营被萧毓下令不得再入驻,于是新的营地往东挪了三百里。

萧毓一行人到达原守军营地之时,才堪堪刚过申时。

此地距离柒桓比较近,时常会发生兵战,再加上四周皆是沙漠戈壁,一般不会有人接近。是以顾辞三人到达这里的时候,虽然没有人值守,但是一切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萧毓带着顾辞走了一圈,再次看着军营里那些将士们生活过的痕迹,心中就觉得沉重。

顾辞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方接近这里,她就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法术气息,混杂在其中,还有浓重的怨气。

巡查过军营后,顾辞就寻了一处高地,居高俯瞰,整个军营里营帐排列整齐,如即将出战的将士。可是呼啸在其中夹着沙尘的寒风,如同一条若有似无的灰龙,在各个营帐之间来回穿梭。

顾辞闭上眼,马上就感受到了三千将士临死前的不甘与怨恨。这股浓重的气息,竟然这么久都不散,冲击得顾辞的心一阵难受,禁不住后退了一步。

萧毓眼疾手快地扶住她,低声问:“怎么了?”

顾辞摆摆手,看着前方灰蒙天幕下的一排排营帐,静了许久,才说:“今晚我试着招魂,看是否能寻回一两个游魂。”

萧毓知道,那人花费如此大的力气夺取了三千将士的魂魄,必定不会有缺漏。但是他心底还是有一点希冀,希望会有奇迹出现。是以,明知道顾辞每一次作法都要耗费很大的心力,他还是点了头,但是也禁不住劝了一句:“尽力就好。”

顾辞回头看了他一眼,转回头去。

她知道,希望很渺茫,但是,她也不会放弃。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她都是靠着这种从绝处寻生路的韧劲走过来的。

更何况,如今北境之案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执念了,她一定要追查到底。

她觉得,此案似乎关系到天下苍生,不然判官大人也不会亲自请她协助。或许,判官大人正是堪破了某个天机,才会寻到她。

既然判官大人认定了她,那她必定是有能力堪破此案的。

顾辞之所以是顾辞,就是从来不会对自己失了信心。

————————

是夜,军营之前,黄色符箓高悬,香烛尽燃。

顾辞挥舞得桃木剑霍霍生风,手上符箓渐次燃尽,系于祭台四个角的镇魂铃响个不停。

寒风如有实质,刀子一般刮着,吹得旁边护阵的萧毓与暨雨一阵哆嗦。

顾辞点燃了两张符纸,咬破左手食指,以指血点在从军营之中搜集到的将士们的旧物之上,高声颂道:“幽幽游魂,何方可依;三魂归兮,七魄重聚。奉请四方土地,八面灵尊,收魂送魄。天地门开,方圆一体,孤魂速速归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可惜顾辞再三试验,周遭的寒风刮得砂石乱飞,仍旧不见一个孤魂回来。到最后风停歇下来之时,顾辞支撑不住,往后连退了两三步。

顾不得再多,萧毓的身形一动,马上上前扶住她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