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训练家攻略手册》
清晨五点,生物钟如同精准的闹铃,将孙长孙从并不算深的睡眠中唤醒。窗外还是一片沉沉的黛蓝色,只有天际线泛着一丝极淡的鱼肚白。
她没有丝毫赖床的念头,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吵醒隔壁房间的妈妈。简单洗漱后,她一头扎进了小小的厨房。这是属于她的战场,也是她在这个家里最坚实的堡垒。
冰箱门发出轻微的嗡鸣,冷藏室的灯光照亮了里面整齐码放的食材——这是孙女士昨晚下班后,按照女儿列出的清单备好的。
孙长孙熟练地取出需要的食材:翠绿的空心菜、切好的肋排段、几枚新鲜的鸡蛋、还有一小包裙带菜。
厨房里很快响起了锅碗瓢盆的协奏曲。
一边,小砂锅里注入清水,放入几块她自己假期熬制的浓缩高汤宝,小火慢炖,准备做今天的汤底。
另一边,炒锅烧热,倒入薄薄一层油,油温升高时发出轻微的“滋滋”声,油烟瞬间被头顶轰鸣的抽油烟机贪婪地吸走。
她动作麻利,煎蛋、爆香蒜末炒空心菜、再另起锅做葱爆排骨。
排骨在热油中煸炒出诱人的焦糖色,葱姜蒜的辛香混合着肉香弥漫开来。
早餐相对简单:
拍黄瓜小菜(省事)、水煮玉米、煎蛋、几片煎得微焦的培根,还有一小杯酸奶。
午餐和晚餐的“硬菜”则要丰盛许多:蒜泥空心菜、葱爆排骨、水煮蛋,还有用高汤底煮开、加入裙带菜做成的鲜美汤品。
份量都很大,因为要装进两个大容量的保温饭盒,是她和妈妈一天的口粮。
电饭锅里,白米饭混合着少量糙米的香气也渐渐蒸腾起来。
孙长孙拿出两人的饭盒,一层层铺上温热的糙米饭,再将精心烹制的菜肴分门别类地码放进去。
汤则小心地灌入密封性极好的保温罐。
“吃得这么讲究?”
如果有人问,孙长孙会无奈地笑笑。
这不是讲究,这是孙女士定下的铁律。每顿饭必须包含:主食(精粮掺糙粮)、优质蛋白质(蛋、肉、奶)、至少一荤一素、中午晚上必须有汤水。
这源于家族的健康警钟——父亲那边有糖尿病史,姥爷则因为早年饥饿经历,养成了嗜好精米精面、大油大肉的饮食习惯。
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三高缠身,晚年不得不痛苦地严格控制。
孙女士作为医生,深知其害,从孙长孙很小就严格培养她的饮食习惯:
饭前喝点稀释的醋(据说有助于稳定血糖),进餐顺序讲究(先菜、再汤/肉、最后主食),细嚼慢咽,只吃八分饱。
得益于此,孙长孙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一直异常稳定。
家里吃完简单的早餐,剩下的饭菜留在锅里温着,沾了油污的餐具暂时放进水池——这是孙女士起床后为数不多能“抢”到的家务。
孙长孙快速打包好两人的午餐饭盒和汤罐,最后拿出一个保温杯,里面是她昨晚用新鲜菠萝、话梅和少量冰糖熬煮冷藏的“话梅菠萝饮”,加入冰块后,酸甜冰爽,是闷热学习日的绝佳慰藉。
清晨六点不到,孙长孙背着书包,提着沉甸甸的保温袋和保温杯出门了。
城市刚刚苏醒,空气中弥漫着复杂而诱人的早餐香气:牛油汤面的浓烈、炸油条的焦香、豆皮的酱香、包子的面香……交织在一起,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晨曲。
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身影大多属于三类人:
背着书包的学生、接送孩子的家长、以及挎着菜篮赶早市的老人。大部分青壮年,此刻还像她家孙女士一样,沉溺在宝贵的睡眠中。
校门口是清晨最热闹的所在。
各式早餐摊点被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尤其是那些能快速打包带走的热食摊位前,队伍排得老长。
6:20早自习正式开始,迟到的代价是班主任犀利的目光和可能的“爱的教育”。
孙长孙时间充裕,淡定地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向校门。
然而,今天她被保安大叔拦了下来。
“同学,手上提的袋子里是什么?”
保安目光如炬,示意她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保温袋。
孙长孙心里有底,坦然拉开拉链展示:
“自己带的午饭和汤,老师。”
保安探头看了一眼,点点头:
“哦,带饭啊。行,进去吧。”
他挥挥手放行。
孙长孙松了口气,快步走进校园。
这就是为什么中学生普遍需要超大口袋外套和巨无霸背包的原因——教科书可能塞不满,但用来装这些“与学习无关但至关重要”的生存物资,简直完美。
校服完美适配!
走到教室自己的座位坐下,她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6:10分。
还好,时间充裕。
她手里这部看似老土的翻盖手机,外壳是低调的磨砂黑,屏幕不大,按键清晰。
在老师眼里,这不过是一部方便学生联系家长的“老年机”,根本懒得管。
这就是孙长孙能大摇大摆地在学校用手机的原因。
只有孙长孙知道它的底细——这是邻国某小众品牌推出的智能翻盖机,性能相当于这个时代主流的中端智能机,支持4G上网,内存2+16G。
她这可是她高中时可是花了不小代价才淘到的宝贝,用它听歌、查资料、拍照(虽然像素一般)、甚至偷偷上网都毫无压力。
智能翻盖机,是她独特的情怀和秘密武器!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时候流量费依然感人。
孙长孙一边开机一边腹诽:
希望通信运营商们赶紧打价格战卷起来,造福用户啊!
6:20,早自习铃声响起的同时,黄秦艽和汪大夫如同踩着风火轮般冲进教室,差点撞到站在门口“迎宾”的班主任方老师。
方老师没好气地横了她们一眼。
“你俩咋回事?卡点卡得这么惊险?”
孙长孙压低声音问刚落座的两人。
汪大夫拍着胸口,喘着粗气:
“我日……我都多少年没这么早起过了!闹钟差点没把我送走!早饭?不存在的!”
黄秦艽同样一脸劫后余生:
“别提了!我跟她一样,脸都没顾上好好洗,一路狂奔过来的!饿死了!”
汪大夫眼尖,立刻看向孙长孙:
“你的盒饭呢?带了吧?”
孙长孙指了指桌下:
“喏,带了。”
“一会儿课间给我垫吧两口!要饿晕了!”
汪大夫哀嚎。
“我也要!”
黄秦艽立刻举手。
孙长孙:“……”
行吧,意料之中。
讲台上,身材娇小的语文老师拍了拍桌子,努力让还有些躁动的教室安静下来:
“同学们,安静!现在开始抽查昨天要求背诵的《逍遥游》!我随机点名!”
孙长孙心头一紧,赶紧问左右:
“你们背得咋样?”
汪大夫一脸苦相:
“七七八八吧,磕磕巴巴,但硬着头皮应该能背下来。”
黄秦艽也点头:
“我也差不多,半斤八两。”
孙长孙稍微放心:“行,祈祷别点我们仨。”
幸运女神这次似乎站在她们这边,抽查有惊无险地度过。
早自习结束的铃声一响,语文老师前脚刚宣布下课,后脚还没离开教室,黄秦艽和汪大夫就饿虎扑食般催促孙长孙打开饭盒。
两人一个挤在她身边,一个趴在她身后的课桌上,形成严密的包夹阵型,四只眼睛死死盯着孙长孙手中的保温袋。
盖子掀开,蒜泥空心菜的清香、葱爆排骨浓郁的酱香、还有水煮蛋朴素却诱人的气息瞬间飘散出来。
黄秦艽眼疾手快夹走一块排骨,汪大夫则瞄准了空心菜。
“我靠,太孙!你这手艺绝了!这排骨也太下饭了吧!”
黄秦艽塞得满嘴,含糊不清地赞叹。
“空心菜炒得刚刚好,蒜香十足!比我妈做的强多了!”
汪大夫也连连点头。
两人的动静和毫不掩饰的赞叹,成功吸引了正准备离开的语文老师的注意。
她好奇地走过来,看到孙长孙饭盒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大眼睛里流露出真诚的惊讶和欣赏:
“哇,孙长孙,这都是你自己早起做的呀?看起来真不错,好丰盛!”
孙长孙有点不好意思,拿起保温袋里剩下的一个水煮蛋递过去:
“嗯,早上做的。老师您吃早饭了吗?我这还有个鸡蛋。”
语文老师笑着摆摆手:
“不用啦,谢谢!我跟七班的语文老师约好一起去食堂吃小面了。”
她看了看时间,
“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
说完,带着温和的笑意离开了教室。
看着老师离开的背影,汪大夫咽下嘴里的饭,忍不住吐槽:
“我就搞不明白了,学校宁愿在早自习和第一节课之间空出整整40分钟给老师吃饭,也不愿意把这40分钟匀到早上,让我们晚点来上学!这不合理!”
“我也想不通……”
黄秦艽刚附和一句,就被一口饭呛到,剧烈咳嗽起来,脸都憋红了。
孙长孙无奈,只得贡献出自己保温罐里还没动过的裙带菜豆腐汤:
“喝口汤顺顺。”
两人毫不客气地分食了孙长孙的汤。
等到黄秦艽缓过气,汪大夫也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时,孙长孙的午餐饭盒已经如同被狂风扫过,只剩下几粒米和一点汤汁。
孙长孙看着空空如也的饭盒,深深叹了口气:
“算了,我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她认命地盖上盖子,声音压得更低,
“反正……晚上能出去吃。”
黄秦艽和汪大夫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黄秦艽:“那我一会儿就点外卖!等等……不对,这不是大学,学校不让点外卖送进来啊!”
汪大夫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表情看着她:
“你咋这么死板捏?在平台上给骑手打赏个一两块钱,让他把外卖制服脱了,把包装袋换成普通塑料袋或者饭盒包,假装是家长送饭不就行了?”
黄秦艽恍然大悟:
“哦哦对!还是你鸡贼!”
汪大夫得意:
“这叫机智!说明你太癌板。”
“喂!谁跟你们俩似的,”
黄秦艽指了指孙长孙和自己,
“一个满脑子想着翘课钻栅栏,一个就知道钻空子点外卖。明明是你们把我带坏了!我本来多纯洁一孩子!”
孙长孙毫不留情地拆穿:
“得了吧,能被我们带‘坏’,只能说明你骨子里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汪大夫深表赞同:
“就是!”
上午的课程在闷热和知识的轰炸中结束。
铃声一响,孙长孙不顾脖子后面黏腻的汗水,拎起装着板报颜料和工具的袋子,跟黄秦艽、汪大夫打了个手势,三人分头行动。
孙长孙直奔活动室,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