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拿到护身符,陈峰远征南海的计划,进入了倒计时。
陈峰将手上所有的资金,包括养殖场这段时间以来积攒的全部利润,全部投入到了对那艘老旧渔船的改装之上。
钱,必须花在刀刃上。
这次要去的地方,是数百海里之外的深海远洋。
那里的风浪,远非近海的台风所能比拟。
安全,是压倒一切的第一要素,容不得半点侥幸。
陈峰带着李浩和赵磊,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将船体所有吃水的关键部位,和可能存在隐患的接缝。
都用从县建筑公司高价买来的进口防水沥青和桐油麻丝,里里外外,重新密封了一遍。
确保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航行中,不会出现任何致命的渗漏。
陈峰亲自爬上桅杆,将所有老化的帆绳,全都更换成了崭新的尼龙绳。
连船底附着着的藤壶和贝壳,都让赵磊带人潜到冰冷的水下,用铁铲清理干净,减少航行阻力。
他又从用两条鲜活的东星斑,从他人手里换下来一套略显陈旧的军用级无线电通讯设备。
陈峰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将自己关在狭小的船舱里。
对着一本满是外文和复杂电路图的说明书,硬是靠着自己那点半吊子知识,将这台复杂的机器,安装在了简陋的驾驶舱里。
陈峰成功从设备里,听到港口传来的塔台信号。
这趟前途未卜的航程,多了一份与外界联系的保障。
整个改装计划中,最烧钱的,是他梦寐以求的大杀器。
进口的二手鱼群探测设备。
在八十年代,这东西,在内地的渔船上,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只有那些最高级别的海洋科考船,才有可能配备。
陈峰还是通过福满楼的刘福贵,利用他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从一个南方走私贩子手里,淘到了这么一台半新不旧的宝贝。
光是这台机器,和配套的几组大功率蓄电池,几乎花光了陈峰手上最后的钱。
闪着绿色荧光的铁盒子,被秘密运回渔村,安装在陈峰的船上。
李浩和赵磊见了,都忍不住咂舌。
装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人员的挑选。
这次远航,不同于以往,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陈峰需要的,不仅是值得信任的兄弟。
更需要有丰富远航经验,能适应海上枯燥生活的老手,作为船队的压舱石。
他从那些曾在养殖场出过力的村民中,亲自挑选出了两个老实本分,也是村里公认最有经验的老渔民。
其中的林伯五十多岁,不爱说话。
但他掌了一辈子舵,闭着眼睛都能从风声里听出浪头方向。
陈峰亲自上门,没有谈钱。
只是给他带去了一条上好的石斑鱼,和两瓶西凤酒。
两人在院子里,就着一碟花生米,聊了一下午的海。
从潮汐规律,聊到季风变化,再聊到不同鱼群的洄游路线。
林伯越聊越心惊。
眼前这个少年对大海的理解,比他这个在海上漂了一辈子的老家伙还要深刻。
当陈峰发出邀请时,林伯只是沉默地喝干了杯里的酒,重重点了点头。
另一个,则是四十出头的孙叔。
他以前在远洋货轮上当过轮机兵,因为一次事故伤了腿,才回到村里。
孙叔对各种机械,了如指掌。
对于陈峰的邀请,孙叔没有任何犹豫。
他早就对陈峰那艘数次改装的老船充满好奇,更对陈峰这个人钦佩不已。
能被少年鱼王选中,参与这次史无前例的创汇行动。
不仅有每月高达五十块钱的固定高昂工资可拿,年底回来,还能根据收获拿到一笔丰厚的分红。
这份待遇,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天价。
两人激动得连连点头,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回家收拾东西,准备跟着陈峰,去干一番大事业。
就这样,陈峰的远征船队,正式组建完毕。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恰逢周六。
正在县里念书的林婉清,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里。
她一回来,就立刻来到陈峰的家中,帮他准备远航的行囊。
陈峰的家中,灯火通明。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
“哥,你真的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吗?”
陈悦拉着哥哥的衣角,脸上写满了不舍和担忧。
“我听林伯家的孙子说,风浪角那里,有能吃掉一整艘船的大怪物,晚上还会闹海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