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3】我?花萝?穿到红楼养黛玉?》
榆钱胡同的林府,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再次迎来了主人。
青砖黛瓦,朱漆大门,虽不及公侯府邸的赫赫扬扬,却自有一番洗尽铅华的清贵与端严。
林澜站在修缮一新的庭院中,看着仆役们井然有序地安置器物,心中那份漂泊无依之感,总算落到了实处。
然而,这份安稳之下,却藏着一根无法拔除的刺——黛玉,依旧留在了贾府。
那日她与贾母商议搬离之事,话至末尾,终究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最现实的考量。
贾母握着她的手,语重心长:“澜哥儿,你的难处,外祖母明白,你想重立门户,是孝心,是志气,外祖母不拦你,可玉儿……她终究是个未出阁的女孩儿,年纪又小,你这新府初立,诸事繁杂,外头应酬往来,难免有照顾不周之处,她一个姑娘家,长期独居兄长官邸,于礼数不合,于她名声更有碍,不若……暂且还让她留在我身边,有我看着,有姐妹们伴着,总好过她一人孤单,待你府中一切妥帖,她再大上几岁,接回去也不迟。”
林澜闻言,如遭冰水浇头,瞬间清醒。
她只顾着带妹妹离开牢笼,却忘了这世道对女子何其严苛!
一个未出阁的少女,长期与单身兄长居住,即便那是亲兄长,也难免惹来流言蜚语。
贾母这番话,虽存了私心,却也点破了这无法逾越的世俗规矩。
她看着贾母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又想到黛玉那日泪眼婆娑却依旧依赖信任她的模样,心中如同刀绞。
最终,她只能艰难地咽下那份不甘与酸楚,垂下眼眸,哑声道:“外祖母……思虑周全,是外孙……欠考虑了,妹妹……便再劳烦外祖母照料些时日。”
那一刻,她无比清晰地认识到,仅仅拥有医术和陛下的些许青眼还远远不够。
她要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更稳固的地位,才能打破这世道的桎梏,才能真正将林妹妹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无需再看任何人脸色!
因此,她独自搬回了林府。
将那份对妹妹的牵挂与愧疚深深埋藏,化作更强大的动力。
她搬回林府的消息,很快便在相熟的圈子里传开。
这日她去太医院点卯,恰遇牛继宗来为老太君取调理的丸药。
牛继宗一见她便朗声大笑,用力拍着她的肩膀:“好小子!动作够快的!这就搬回去住了?这才是顶门立户的样子!什么时候温锅开宴?可不许忘了哥哥我的帖子!”
林澜被他拍得身形微晃,心中却是一动。
温锅宴请,确是应有之义。
既能昭示林家重立门户,也能借此机会,正式拜会父亲在京中的故旧和恩师,为日后铺路。
回到府中,她召来林忠商议。
林忠闻言,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少爷思虑的是,老爷虽去了,但在京中尚有些故交同年,几位座师也还健在,如今少爷自立门户,于情于理都该设宴相请,一则全了礼数,二则……也让诸位大人看看,林家后继有人。”
有了林忠的支持,林澜便定下心来着手准备。
她亲自拟定了宾客名单,除了北静王府和镇国公府这等新近交好的勋贵,重点便是林如海当年的同科及好友,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座师。
给贾府的帖子,她思忖再三,还是送到了荣国府,请贾母并几位夫人,帮忙招待来往的女宾,又请了贾赦、贾政、贾琏等主要男丁,又下了帖子给宁国府。
宴客之日,林府中门大开,张灯结彩,虽不奢靡,却也处处透着精心。
林澜一身崭新的靛蓝色直裰,立于门前迎客。
牛继宗果然最早到来,送上厚礼,笑声洪亮。
北静王府也派了长史前来道贺,送上贺仪,给足了面子。
随后,林如海的一些故交旧友也陆续抵达,多是些清流文官,见林府气象一新,林澜举止沉稳,皆暗暗点头。
而最让林澜在意的,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那是林如海的恩师,致仕多年的前礼部侍郎周阁老,以及国子监祭酒李守中。
这两位皆是士林清望,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周阁老年逾古稀,精神却还矍铄,在李守中的搀扶下下了轿。
林澜连忙上前,大礼参拜:“小子林澜,拜见周师公,李师公。”
周阁老眯着眼,仔细打量了她一番缓缓点头,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却自有威严:“起来吧,如海……可惜了,你能撑起门户,很好。”
话语简短,却重若千钧。
李守中亦温言勉励了几句。
贾母因与林家情谊非同一般,且怜惜林澜和黛玉孤弱,早早便吩咐下去,让府里得力之人过去帮衬。
贾母亲自坐镇林府,与往来道贺的各公府老太君们叙话,言笑间不忘提及外孙女黛玉,其爱护之心众人皆明。
王夫人与王熙凤则在旁看顾黛玉,兼带着招待往来女宾,行事妥帖,给足了林家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