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三六九龄

第 123 章 可见京兆府的差事...

小说: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作者:

三六九龄

分类:

古典言情

于是在正月底,皇帝萧敏下诏,命沈持出任京兆少尹。

这在当朝是从四品官秩,年俸为四十两银。除了俸禄之外,朝廷还会给四品往上的京官一些额外的赏赐,比如夏季用来消暑的百余斤冰,冬季取暖的五十斤银炭,逢年过节各地进贡的吃食、土仪等等,待遇还是非常丰厚的。

吏部的任命文书送到翰林院之后,沈持一面笑着接受同僚们的恭贺,一面在心中嘀咕:就是活儿不大好干,京兆府的各级官职从汉代一直持续下来,是历朝历代官员主动辞官最多的位子,唐代杜甫有诗云“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①”

诗中说的是唐时京兆尹、少尹的更换频率相当之高,据有人根据史书统计,诗中的“十年十五人”并不是夸张虚指,而是真的换了这么多位官员,还都是自己不干的。无他,干不下去了。

可见京兆府的差事一直是滚油锅里捡金子,刺猬窝里摘花,有点难以下手。

无奈沈持还是觉得朝廷给的实在是有点多,他缺钱,人穷志短,这俸禄也还是可以挣的,试试吧。

他安慰自己,京兆少尹的活儿虽不好干,但他毕竟主抓的是地方治理——京兆府是比较特殊的州府,一般不会有机会直接卷进牵连朝堂大事,保命相对容易些。

事到如今,只能想着不好干的活儿自有它的好处。不然,还能怎样,清闲事少俸禄高的官职多的是,这不是不给他随便挑嘛。

沈持给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设后,接受了吏部送来的少尹官印,拿在手上一看是镀金的,翰林院正六品修撰的官印是青铜铸造的,放在一处,少尹官印比起修撰的官印,不仅黄色更显贵气,连龟纽的眼部造型看来都更深沉精明,对比下来,六品的青铜官印上的龟纽是有点眼神清澈的。

不得不说,做龟纽的工匠也是个人才,这么微末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从四品的官袍是绯色的,当朝四品以上官员皆着绯色,只是补子不一样,四品的是云雁,取忠贞仁爱之意,上忠贞于君,下仁爱于民,从四品的大雁尾巴上有一抹黑色,正四品没有,只这一处细微差别。

新旧龟纽,官袍放在一处,似乎见证他从仕途新人到可能是官场老油条的转变,他在心中呵

呵两声调侃了自己一会儿,开始做翰林院这边的交界,以及到京兆府去上任的准备。

沈持高升的消息一出来,林瑄抽空跑来恭贺他升官:“归玉兄,我说的怎样,竹节胡同好吧,你住进来才多久就高升了,以后还要步步高升呢。

从六品官到从四品,看得他都眼热,恨不得今年加开恩科,让他去考会试及早登科,一步跨入仕途。

沈持笑道:“是呢,这地方真吉利。

心中却道:你哪里知道我心里头紧张成什么样子了。

但他不是一个习惯倾诉的人,面上看起来永远是运筹决胜的模样。

林瑄又笑道:“对了归玉兄,那次你去我家,我爹和我叔父看你少年得志为人又磊落洒脱,想为你牵线做媒,你可有意,找什么样的女子为妻?

寻一门中意的亲事,岂不是双喜临门。

沈持:“只怕过两日去京兆府上任后一心要扑在治禁上,即便娶了妻放在家中也要叫她受冷落,还是放一放再说吧。

着实分不出心来娶妻的心思。

“说的也是,林瑄说道:“这样,我让我爹和叔父为你留意着吧。

沈持谢过他。

二月初三是他履新头一天。四品以上的官员要上早朝,他得五更初起床,在天还未亮的卯时初赶到皇宫的太和殿去参与朝会,之后在辰时初散了朝去京兆府上值,比之从前,等于每日多了一个时辰的工作时长。

本来在翰林院上值的时候,早起还能打会儿八段锦锻炼下身体,之后这段时间被上早朝给占了,少不得又要改一改生活习惯。

这天是个阴天,早上出门天还黑着,开春积雪在融化,路上又滑,沈持骑马走了两步,马蹄打了一次滑,险些栽倒。这时他才留意到一个问题,京城大员上朝的路上没有路灯,据说先帝时京兆府太穷了,点不起路灯,于是当时的京兆尹编了个怕夜里燃着油灯引发城门失火的理由,上奏撤了路灯,从那会儿起,朝廷大员在冬日或者初春时节只能自己马车上挂着灯或者摸黑上朝。

说有一年冬天清晨下大雪,滴水成冰,一个老大人摸黑赶去上朝——清贫点不起风灯的官也是有的,不小心摔了,摔了之后在那里呼救,奈何刮着大风,路过的官员匆忙赶路,没留意到他的呼叫

等天亮后有人发现告知其家人时人已经冻僵了抬回去没多久就过世了。

之后所有上朝的官员几乎都有家丁跟着打着风灯前行。

沈持勒马慢行尽管如此路上还是超越了好几驾马车。好多老大人看着这么年少的官员与自己列于朝堂之上心中那个羡慕啊。

他这前程将来不知有多优秀必是要在他们之上的。

沈持早早来到东华门外他立在那里身上佩戴的鱼袋、玉带、牙笏将他衬得矜贵绯色官袍更衬他颀长的身姿要说先前他是青袍美少年从今天始往那儿一站就是绯衣一朝臣英姿洒落很是惹眼宫门一开连太监都忍不住多看他几眼。

一些快要致仕的老大人们恭贺他户部尚书秦冲和还玩笑说道:“温大人下手太快了只怪本官迟了一步。”

这玩笑倒有几分真心以沈持的头脑要是在户部运作他们必是能日进斗金的。只恨自己下手慢没把这样的贤才招揽过来。

说笑几句很快到了入太和殿的时辰都肃然整衣端好笏板上朝去了。

从四品上朝的时候是站在最末的离皇帝最远沈持只能看见一个明黄色的影子不过他又没什么需要上奏的只安静地听就行了远近又有什么干系。

朝会上最多的事就是御史弹劾监督各衙门官员然后其他衙门同皇帝哭穷向户部要银子其他还真没别的了。

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也是掐着点儿

百官随后从太和殿中出来各回各衙门当值去。

散朝后从太和殿出来沈持又收到来自老大人们的一波恭贺然后和京兆尹温至老大人一道去京兆府。

京兆府在翰林院和六部之后离得比较远他在街上骑马慢慢走着一路主要是等温至温老大人真不辜负他的姓温吞吞的极慢沈持在后面总想抽拉他车的马两鞭子。

就这样一路晃悠到京兆府衙门沈持被冻得不轻在考虑以后要不要换马车上朝。

到了京兆府才知道不光该有两位的京兆少尹空缺多年连底下应有的功曹、司录、司户、司仓参军等该有的掌各项事宜的七名参军都只有

四名缺仨连专门缉捕盗贼的法曹参军都没有一个萝卜填好几个坑比想象的还不好干。

且看京兆尹温老大人的意思也不打算再找皇帝或是吏部要人了就让沈持一人来挑大任。

沈持:还真看得起我呵。

“沈大人咱们这就破案抓人?”温至让司仓参军——掌租调、公廨、仓库、市肆等民生事务的钱前抱来一堆案卷全是新鲜的贺俊之离开京城之后发生的偷盗案件。

薛家的放在第一卷。

沈持问道:“温大人抓了人之后又该当如何?”

温至开始给他讲史说唐代京兆尹治理京畿一带

沈持:这不是跟贺俊之的手段一样专尚刑威一杀了之。

这么简单你一个人就能干的事找我来做什么还不是不想担滥杀的恶名。老狐狸。

他没说话。

温至:“沈大人以为呢?”

“温大人”沈持这才笑着说道:“下官初来乍到想先浏览卷宗。”

温至催不动他只得笑道:“沈大人请。”

沈持从钱前手里接过卷宗:“烦请钱大人再把户籍以及近来来往京城的人士置地买宅子的契约文书给本官瞧一瞧。”

钱前说道:“好下官这就给沈大人拿来。”

不到半天时间京兆府所辖的户籍人口、近来置地买宅子的契约文书一共两堆很快尽数堆到了沈持的面前。

他这一瞧这些便是十天半月光瞧愣是不见动静。

且他上任京兆少尹后不拘小节没有官架子散值后时常穿着常服手里摇着文人装逼用的折扇在京城大街小巷溜达。

这一溜达又是大半月。被寄于治禁厚望的京兆少尹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京城的盗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