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十一年望都犹记 白鹭行

13. 微澜生(三)

小说:

十一年望都犹记

作者:

白鹭行

分类:

现代言情

前院书房里,管事正在汇报这一天的行程。

“……我们去了那座山,彭都尉找了好久,山上并无人居住,后来就回来了。”

宋觉指尖点着桌案,顿了顿,问:“侍卫可一直驻守在那?”

“已经多加了人手,各个要口都有人盯着。”

宋觉提醒:“务必小心,不要让人看出来。”

管事退下后,宋觉又展开一封信函,里面详细记录了彭屿祖籍,任职经历与其他交际关系。

若换成望都其他在朝官员,这种行状必是满满几页纸,但眼下宋觉手中只有一张,还没有写满,下面空了一截。

彭屿的经历十分简单,人际关系也很单纯,自调入鄯州后,他似乎总是独来独往,并无和什么人交好。

宋觉揉了揉额,虽然帽儿岭那些尸骸的确很可疑,但也确实没必要杯弓蛇影。彭屿的话可能是真的,他或许真的有部下逃过那场清算,在帽儿岭避祸,只后来因为山中发生其他事而不得不去了别的地方。

宋觉想了想,再等两日吧,若没其他事就把侍从撤了。毕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怀疑他欣赏的下属本非他一贯所为。

正待吩咐下去,有小侍走了进来,道:“郎君和女郎们已经到了松涛院,国公爷也唤您过去一听。”

宋觉知晓父亲这是要考教几个孙子孙女,故略颔首,收好信函,起身出了书房。

魏国公带兵行阵整肃,军法严明,对孙子孙女也格外严苛,整整一个下午,将五经典仪统统考了个遍,待各房出来时,均像霜打的茄子。

便是宋时姿,也没心思玩耍了,又想着刚刚祖父交代下的功课,哀嚎一声,颤颤往自己院子走。

宋时言人也紧绷着,但想起方才对答时竟意外得了祖父的夸赞,心中不高兴也是假的。当然她一贯沉稳,面上是不表露什么的,等回了院子又听闻阿娘唤她,才兀自换了身衣衫,径直去了阿娘那里。

孟氏正忙着和管事敲定寿宴当天的人事安排。看到宋时言,便道:“郎君那边我交给你大哥,女郎们便由你带着,都是惯常来往的几家,人你也熟悉。”

宋时言点点头,望都宴会不少,这些年,大大小小的都参加过,哪家府上什么喜好什么性子,她都一清二楚。

孟氏倒不担心这些,和管事商量完毕后,母女俩暂得清闲,便叫来侍女送来茶点,两人靠在软榻上边吃点心边说话。

“祖父看上去严厉,但我瞧妹妹们有背错的地方,他也并没有太过斥责,还是宽容的。”

孟氏便只是笑笑。

望都其他世族里也有给女郎单独开设西席的,但如宋氏一般请来郑蕴作女夫子的并不多。然孟氏知道,对一个世族来说,女子与男子的要求毕竟不一样。国公爷纵使看上去一视同仁,但他心中,儿郎们的学业成就如何才是一个家族能否绵延不败的关键,女郎们再优秀,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当然,这话她是不会对女儿说的。这孩子别看表面上随和娴静,心气且高着呢。

说到学业,孟氏转而想起今日是竹苑新夫子第一天授课,便问:"今天的夫子如何,不比郑夫子差吧。"

虽是问话,语气却是陈述。宋时言无奈道:“阿娘早知道是谁,为何偏不告诉我?”

“告诉你,便没有惊喜了。当初,你不是还夸过他文章振衰起弊,字字珠玑吗?”

院试结果公布后,潘公特意将薛雨生复默的策论给族学其他人赏鉴,听说当时所有人看完他的文章后都静默了一息,宋时言也是看过的。孟氏还能回想起当时她描述那篇文章时的表情。

若非的确惊才绝世,像女儿这般眼界高的怎会再三赞叹,所以当宋觉提出让薛雨生暂代夫子时,孟氏第一反应是女儿该十分满意了。

不过,她也不是没有过顾虑,毕竟夫子虽才学卓绝,到底是年轻男子,只女儿一向重规矩礼仪,心中更是有主意的,不像那些个只晓春花秋月的女郎。

所以,当孟氏说完这一番话后,更是留意女儿的神色。宋时言只颔首:“夫子的才学,的确不负盛名。”

眼中是诚挚的赞叹,却无对男子的私情。

孟氏彻底放心了。只顾虑才消,心中不由又浮起一丝隐忧。

女儿看不上一般世族子弟,亦对有才学的士人无特别感觉,那她究竟喜欢的是怎样的男子?孟氏想到前几日从宋觉口中探出来的消息,心中更是微微一顿。

想了想,忽问道:“临川郡王来过府里几次,你觉得其人如何?“

宋时言狐疑地望了孟氏一眼。好端端的,怎提起他?

见阿娘似乎很好奇她的想法,只好如实回答道:“郡王龙章凤姿,气度不凡,且待人谦和,不过女儿未曾与之深交,不敢妄加评议。”

这便是印象不坏?

孟氏脸上便浮出笑意,又想起前些日子远儿跟她提过的一事,遂道:“等你祖父寿宴完毕后,临川郡王便准备回去了,不过这之前他还想购置一些茶叶,正好听说我们庄上也有种茶,就想过去看看。远儿对茶叶一窍不通,庄上不能没有一个主事的,不若你也同他们一道去,顺便看看新茶,若好,便送些予郡王。”

宋氏名下产业不少,除了茶园,还有专门炒茶制茶的商铺,之前宋时言接手的部分庶务里,就有茶铺。因此,她虽对阿娘的提议感到一点不对劲,却也没想出到底哪不对劲。

犹豫半晌,只点头道:“那好,我先知会庄子那边,好提前做准备。”

茶叶一事交给宋时言,孟氏是一百个放心,不过此行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眼下孟氏也不说破,只等着看看经过茶庄一行,女儿是否会生出不一样的想法。

毕竟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处才能了解的。

不过,按宋觉的意思,这桩婚事亦有犹豫之处,确实也不适合现在就对女儿明说。

孟氏心中百转千回,宋时言自是不知。她陪母亲闲聊了一会,便起身回了自己院子。

孟氏叫来侍女收拾桌案,再一扭头,透过半开的菱格窗望出去。屋外春意融融,阳光洒下来,正照在女儿渐行渐远的身影上。十六岁的少女,正是花一般的年纪,何况女儿还生了一副好相貌。

孟氏嘴角便弯起来,恍惚中又想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