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养玫瑰记 一米花

34. 相亲

小说:

养玫瑰记

作者:

一米花

分类:

穿越架空

宝音浑身打个激灵,四下里望去,但见这羊肠巷子统共也只容得一辆马车进出,偏生顾珩那架翠盖车横在正中。车辕上,顾珩穿青缎箭袖,金冠束着墨发,双手攥住缰绳。

“愣着做甚?”顾珩跳下前辕,“今儿你头一遭在京都宴上露面,万莫迟了。”

绣条悄悄扒贞杏耳朵:“这是咱家小厮?竟穿得起这样布料的衣服?”

贞杏冷笑一声,压了嗓子:“这就是那个顾二哥儿。”说罢,贞杏将怀中抱着的寿礼撂给绣条,她朝前一步,挽住宝音皓臂,耳语道:“小姐,我去喊人另备车轿。”

宝音点点头,迅速转身:“绣条,我们先回去候着。”

顾珩见宝音转身要走,高声:“崔老大人卯时三刻便过府了,特特嘱咐我来接你。”

宝音两只手藏在袖子下,绞个不停。她仍旧背对顾珩,咬唇道:“这不合礼数。”

顾珩轻轻笑起来:“哪有那许多礼数。你是门下侍郎的孙女、大理寺少卿的侄女,我是前太傅之孙、礼部尚书之子,那些礼数,说不到我们头上来。”

“谁和你‘我们’!”宝音急急撇开关系。

“今天不是我们,”顾珩近前一步,“那以后呢?”

绣条捧着两只锦盒,忙站在宝音跟前,隔住她与顾珩。绣条垂首福身:“顾公子,我家小姐初初回京,不敢行错一步。顾公子若有怜惜之意,何不策马随行?赶车这样的差事还是交予小厮们来,才是顾家、崔家的体统。一则,也不辱了顾公子前太傅之孙、礼部尚书之子的金贵身份;二来,也全了我家小姐跟随金嬷嬷学习礼仪规矩的诚心。”

闻言,顾珩不由敛眸打量绣条:“你说话倒通透明白。叫什么名字?”

绣条把头弯得更低:“奴婢是小姐身边的丫鬟。”

“呵。”这话倒把顾珩气笑了,他睨了绣条一眼,转而同宝音说道,“就依你的丫鬟所言。”说罢,他朝甬道尽头朗声道一句:“还不滚出来伺候!”

几息之间,立时涌出两个小厮,二人身后又牵了一匹白马出来,此马通体宛若雪练,鬃毛迎风飘作流云状。顾珩唤了一声:“飒灵!”那马儿似通人意,扬了蹄子挣脱小厮束缚,流星般奔至顾珩面前,才匆匆住了脚步,将面庞亲昵地往顾珩掌心蹭来。顾珩翻身上马,袍角迎风翻飞。那飒灵长嘶一声,人立而起,顾珩收紧缰绳,制出飒灵,笑得爽朗:“好飒灵,莫使性子,吓煞了崔小姐!”

宝音仰头望他,只见他头顶金冠映着晃晃日后,却瞧不明白他前夜及今番的这些作派。

那两个脸生小厮已躬身小跑至宝音跟前,请宝音上车了。宝音还想拒,其中一个小厮却道:“这会子怕是没有别的马车可供小姐过去了。崔老大人早间就过去,小姐再拖拖延延的,迟了倒没什么,就怕老大人在其他大人面前不好看哩。”他悄悄抬头,含笑:“今儿连皇族宗室也来了,都想瞧瞧崔家刚回来的小姐呢。”

宝音只好扶着贞杏、绣条的手入了马车。两小厮恭敬阖了门窗,才跳上车辕,同顾珩道:“二哥儿在前头罢。”

只听得一声甩鞭,马蹄声笃笃响起。宝音主仆三人坐在马车内,面面相觑,回味着那小厮方才的话。什么叫“连皇族宗室也来了,都想瞧瞧崔家刚回来的小姐呢”?宝音知道祖父崔樟在朝中颇有威望,这些年崔承戟在京都也算是声名鹊起,可宝音一个遗孤,又自小养在靖州外祖家,哪里有这么大的脸面惊扰得皇族宗室也来特特看她?

这厢宝音正低头思索,车帘外忽地响起一声冷笑:“崔宝音,你当小爷真愿做这赶车夫?”

顾珩坐在马背上,听得身侧马车缓缓而行,心下不住冷笑。他知今日母亲生辰宴上必有一番风云诡谲,他一片善心想帮帮这丫头,没想到这丫头不领情,还教她丫鬟刺他,真真是狗咬吕洞宾。

约莫行了半个时辰,马车停在顾府角门。小厮跳下车辕,搬来轿凳,请宝音下车。顾珩早已没了踪影,此间停着数辆马车,看形制便知都是京都士族之家的。宝音尚在打量之际,一位穿着体面的妇人笑着迎上来:“这便是崔姑娘了罢?快随我来。”

宝音不知她的身份,小心翼翼开口:“请问姐姐是?”

“哪里担得上姐姐?”妇人掩唇笑着,“我是顾太太的陪嫁,今日特特守在这里等候崔姑娘。快随我来,太太早念着见你了。”

宝音更是满脑门子疑惑。那晚上顾珩说他俩有婚约,可自从宝音被崔承戟救下以来的这许多日子,崔承戟从未提到过什么顾家,遑论婚约了。而且,宝音昨夜仔仔细细回想这一路来崔承戟与她说过的话,他似乎并不知道这份婚约,甚至还在想着如何给宝音找一份完满的姻缘。顾家人的态度却与崔承戟的行为完全相悖,顾珩主动与她攀谈结交,主动告诉她“他们有婚约”,现在,顾太太又派了陪嫁专程来接她这么一个晚辈。

宝音及贞杏、绣条跟随妇人一路左穿右转,期间又遇见许多锦冠华服的美妇人,听说是崔樟的孙女,无不驻足打量。宝音被人看得心里发慌,但面上强作镇定,一一回礼不提。

半炷香时间才走到顾太太燕坐之正堂。顾太太今日穿红着绿,头顶一只嵌红宝金冠,端的是美艳大方。

宝音携贞杏、绣条蹲身作礼,齐贺芳诞。顾太太见是宝音,也不拘礼,忙唤她起身,拍着她的手笑道:“好姑娘,可算盼得你来。”

彼时正堂里珠围翠绕,太太们无不将一双势利眼放在宝音身上,似要将她看穿个窟窿出来。正堂当中坐着一位戴九凤衔珠冠的夫人,明黄宝相纹襦裙配棠红大袖衫,鬓上除凤冠外,对插两只金步摇,行止间流苏窸窸窣窣。她此刻面上也盈着笑意:“可算回来了。”

顾太太忙同宝音说:“这是东宫苏娘娘。”

闻言,宝音心口一坠,慌张起身同太子妃作礼。太子妃含笑点头,扶宝音起身:“前些日子听殿下说,苏少卿去靖州办案,还将自家女孩儿接回来。如今看来,也同我家麟儿一般年岁呢。”

屋内浅笑阵阵,众妇人无不将心思揣在肚里,只应和着太子妃的话,夸宝音品貌俱佳。大家都知道太子妃话里话外的含义,她家的麟儿,正是如今的皇太孙李麟,今十三岁,而东宫从年初便悄悄为李麟相看姻缘了。

东宫的亲事不简单,能被太子和太子妃看上的女孩儿,也都是傲视同侪的名门贵女,又要有样貌人品,又要有雅趣品味,更重要的,是能管理后宅。故此,那些入了东宫贵人眼的女娘们,非但自身优异,连其母也是一样的傲视同侪的风流人物——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尊贵有能为的,女儿自然也好。唯有崔宝音,自小失去双亲,且寄养在靖州外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