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我有一家早餐店 萧雨田田

1. 开张大吉

小说:

我有一家早餐店

作者:

萧雨田田

分类:

衍生同人

金色九月即将来到,珠山市的中小学生要去学校报到了。

上湖的街道随处可见身穿便装,有家长陪同的小朋友,他们大多都被家长拉着小手,听着一旁家长耳提面命地嘱咐新学期的注意事项。

其中有一个留着西瓜头的小胖哥,正被父母一左一右地牵着,他的样子一看就是被家里宠着长大的,不知道家长说了什么,让他的小脸皱成了苦瓜样。

走在上学的路上,他发现原本在街头的水果店不见了,招牌、装修都大变样,而且这个时候应该在门口整理水果的叔叔阿姨也不见了。

小胖哥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妈妈分享这一发现,心底也悄咪咪地希望爸妈能借此停止念经。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抬头定睛一看,发现近两个月没来,原来的水果店已经改头换面,招牌换成了【小食堂】。

“放假的时候,蓝阿姨不是和你说过他们要搬走了吗。轩轩,他们还给了你两个桂七芒果呢,你都不记得了吗?

你上一年级后可不能再这样,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回家好好复习,知道了吗。”

“……知道了。”小胖哥见没躲过去说教,脸又皱成一团。

轩轩父母看到孩子的表情都忍俊不禁,他们也不想一年级还没开始上课,孩子就对上学出现了抵触心理,于是领着轩轩走进小食堂,想着给他买些好吃的,让他开心开心。

走进店里才发现,它的空间比周边餐饮店的都要大,门店靠外的两面装的都是透亮的玻璃门窗,这让店里的光线充足、视野明亮,进店的客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门口处是收银、取餐的地方,进门左侧靠墙放着商用电饼铛和煮云吞的家伙事儿,当然还少不了长长一排、冒着热气的蒸笼。

轩妈透过玻璃窗,看见最里面的后厨,有一个年轻姑娘正端着一摞蒸屉出来。

“爸,小包子快没了,你进后厨帮向辰一起包吧。”

“行!”原本在电饼铛旁边揉面团的中年男人脱下手套,径直走进后厨。

注意力再回到布局,店里除了寻常的枱凳外,还在里侧做了长长的吧台。

这时已经有不少孤单的上班族坐在吧台上,看着忙碌的店员下饭。

店里忙活的人不少,他们的行动在玻璃窗里一目了然,食物都是在食客眼皮子底下做出来的,亲眼看着就是放心。

轩妈看店员们一水儿的高海拔身高,和查重率极高的杏眼,大胆猜测这是一家人。

刚刚端蒸屉出来,现在正收银的是女儿,旁边用漏勺捞着云吞的是奶奶,妈妈和爷爷在蒸笼前面对着单子打包,透过后厨的玻璃窗,还能看见有两父子在揉面、包包子。

柜台前面已经有不少客人在等着了,伍家迩把包子搬出来后,就马不停蹄地去点单。

轩轩一家在后面排着队,着急上班的轩爸时不时地看一眼手表,手里牵着的轩轩总想着到处跑,轩爸只能松开他,放他去看展示柜里的早餐模型,轩妈则静静地打量着收银的姑娘。

这个姑娘身材高挑,身高应该有一米七,而且从她刚刚端蒸笼时,明显的上臂肌肉可以看出,她绝对有练过。

但看这姑娘的脸,却是出乎意料的温婉可亲,柔和的鹅蛋脸上缀着一对弯眉,和一双盈满湖水的明亮双眸,小嘴在透明口罩下,总是不自觉地微张,让她看起来不谙世事。

不知道这姑娘是不是刚刚毕业?

轩妈正胡思乱想着,没注意到队伍已经排到自己。

伍家迩边整理前面的单子,边等着下一位客人点单。

男客人点了两个招牌酱肉包和一杯豆浆,另外两位,一个在走神、一个看着模型自言自语,两人都没有反应。

就在伍家迩纠结要不要提醒一声的时候,男客人看出妻儿犯了老毛病,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主动呼叫他们的元神速速归位。

“老婆、轩轩,想吃些什么?”

因为时间快来不及了,轩妈没让孩子点汤汤水水的东西,正好这时大锅烙的葱油饼揭盖了,香得轩轩走不动道,于是轩妈买了五块钱的饼,打算跟孩子一起拿竹签戳着吃。

提着香喷喷的葱油饼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轩轩听爸妈的念叨也能笑呵呵的。

轩爸还得赶去和领导一起见重要客户,只能送母子俩到校门口,看他们进校门后,自己就在路边,边啃包子边拦出租车,请了半天假的轩妈则带着轩轩找到班级门口。

学校为了照顾一年级的小朋友,班级都设在一楼。

轩妈看见小朋友都在教室里乖乖坐好,就让轩轩在花坛边快速吃几块葱油饼,填填肚子再进教室。

轩轩还想多吃几块美味的葱油饼,无奈妈妈的眼神太过恐怖,只好乖乖地背着书包进教室。

看到儿子两只手臂叠在桌子上,乖巧地坐在座位上,轩妈的心都化了,就是不知道这小子能坚持多久。

看旁边的家长都拿出手机、相机,对着自家的小孩拍拍拍,她也忍不住拿出手机,把这一幕分享到家庭群,引起家里的四个老人和孩子他爸的热烈捧场。

父母在外面拍照,有的孩子在里面配合地摆pose,旁边的小朋友一看也跟着学,年轻班主任寻思这还怎么管,只能出来客气地请家长在操场等候,结束了会在微信群通知。

没办法,家长们在去操场前,纷纷化为手语大师,叫孩子乖乖听话。

不过家长社交也不能小看,轩妈抢先占据在阴凉处和同学家长聊天。

我捧你家孩子看着就聪明,你捧我家的孩子有多可爱,最后吐槽一下自家的孩子有多难带,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家长间的亲密值飞涨。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斜对面的西装精英男。

他聊起自家的孩子就面带骄傲,夸了又夸孩子在培训班的优异表现,暗示自家孩子的智力不凡,还计划自己和妻子一人负责教导孩子一门外语,推动孩子早日完成全球化发展。

接着又惋惜珠山市的教育资源没跟上经济发展步伐,好的双语学校都离家太远,他和妻子不想让孩子寄宿、起太早,于是选了上湖小学这个名声不错的老牌学校。

在短短的十分钟里,在场的所有家长都知道了他家的鸡娃成长史和其中的心路历程。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那几位大导在场,她家孩子的传记电影在明年春节档就能上映,毕竟演员连揣摩人物心理的功夫都省了。

想到自己还在只求孩子能安静地上完一堂课,轩妈就顿感心塞。

只能化悲愤为食欲,悄悄走远、背着人阴暗地吃完剩下的葱油饼。

还别说,这家店的葱油饼层次分明、葱香迷人,咬下去,饼的外层酥脆掉渣,但里面还带着点韧劲,怪不得孩子爱吃,不过这东西上火,得提醒公婆别太惯着孩子总买,不然得把孩子吃上火了。

老师开着班会,小食堂也顺利熬过高峰期。

今天的情况特殊,学生的报到时间和大人的上班时间赶在一块儿,店里都快忙不过来了,幸好开学后这时间能错开,不然天天拉着一大家子忙活也不是办法。

伍家迩看见保温台上已经没有多少葱油饼了,家人也各有各的事要做,她只能戴上手套来到案板前。

面团是一早就做好的,涂上油放在保鲜膜底下备用,油酥是葱油饼好吃的诀窍之一,这也是早就做好了一大盆备用。

伍家迩掀开保鲜膜,取出一块面团擀开,擀成一片薄薄的长方形,再从中间切开,切成一个裤子的形状,接着开始反复地对折,将它包裹起来,再次擀开后,伍家迩用两条长长的刮板把它放进已经倒了少油的电饼铛里。

有了经验的她,已经琢磨出一个大概的时刻表,什么时候该翻面,什么时候该撒芝麻,伍家迩的心里都有数。

饼还没好,就吸引来客人。

“老板,来半张饼。”

“好嘞,刷酱,还是不刷酱?”

小食堂的葱油饼刷一层酱,就是酱香饼,两种饼的价格一样,全凭客人喜好。

“一半一半,分开装。”

“行!”

这一张饼完全不够卖,前面的客人直接买了半张,后面买不着的客人只能等。

看见几个客人坚持要等,伍家迩只好戴上手套继续擀面团,她的合伙人向辰也在后厨忙着做包子。

刚接完电话进来的伍妈妈看不下去,心疼这两个孩子天不亮就起来忙活,赶着他们回家休息。

见长辈们真的忙得过来,一晚没睡的伍家迩也不客气,打了个哈欠就回家了。

很久没回上湖的长辈们则留在店里,边干活,边和客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上个世纪末,属于上湖的辉煌。

那时的珠山有不少大公司都在上湖设厂、建家属楼,即使是现在出门买颗菜,都大概率能碰见曾经一个厂共事过的老伙计。

可辉煌也只是在曾经,千禧年后,上湖的工厂逐渐搬到高新区,现在这片老城区就只有每天清晨和傍晚出现的工厂班车,能看出与旧工厂的一丝联系。

但也正是工厂的搬迁,让一批想出去闯一闯的人找到机会,拿了补偿金就收拾包袱,去花花世界寻找商机。

伍家迩的妈妈向红女士,在家人的支持下,辞去厂医的工作,咬咬牙拿出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在汽车站旁的商品城盘下一间三十平米的铺子。

那段时间,她经常一个人带着干粮,坐三个小时的大巴去省城最繁华的地方,就坐在花坛边观察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年轻人都穿些什么,心里有了谱后,她才敢从批发城进衣服、饰品。

创业时的她自然也经历过波折,压力大的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哭两回,清早打开店门哭一回,晚上老伍来接之前又哭一回。

在伍家迩毕业那年,“铁人红”女士也宣布自己要退休,她把手头上的几间铺子出租后,就和跟装修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丈夫伍军,开始享受人生。

可怜伍家迩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英专生,在疫情和经济下行的裹挟下,还没毕业时,懵懵懂懂地入职了一家离家远的外贸公司。

当时为了完成高得离谱的kpi,她二十四小时都得和各种奇葩客户打交道,导致伍家迩听到消息来电的声音,就神经紧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