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谢家女公子 糖渍梅

3. 心思

小说:

谢家女公子

作者:

糖渍梅

分类:

衍生同人

正房。

天儿虽不寒不冷,但衣裳被褥潮湿着也容易叫人生病。因此这时屋中烧了个小炭炉,既减少湿气,也能烘烤衣物。

在三人各自坐到踏上,崔夫人身边的崔阿奶吩咐婢女奉上一盏茶汤并两盏热饮子。

这崔阿奶是崔夫人的乳母,为人稳重有城府,办事又伶俐体贴,颇受崔夫人信任。

待茶饮送上,崔夫人挥手示意其余人都退出去,仅剩一二人在外轮守。

“这种天气,父亲怎么还往山上去?再急也该等过些日子天气好了再去才是。”谢琪看了看窗外的天气,不禁担忧。

现在虽较春日里暖了不少,这细雨连绵不绝的,风也凉得很,要是染了风寒可怎么办?

崔夫人拿起手边账册翻看:“这也没法子,劝也是劝过了的,索性随他去。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东西都给你们父亲备全了的,何况还有他身边那几个人跟着呢。”

谢芝倒确实不怎么担忧:“父亲本就喜出游,经验丰富,定是准备周全。”

说的也是,谢琪当即心下一松。

“说起父亲作的文章,母亲可看过了?”谢芝好奇地问崔夫人。

崔夫人抬起眼睛看了看她:“大致看了一眼。”

“您觉着如何?”

谢芝是相信母亲的眼光的,别看崔夫人如今作为谢家主母看的多是账本,但那些能收集到的各类文章诗赋,她也最是爱不释手。

“较之以往,确实更佳。”

谢芝惊讶,能让母亲说出这话,看来父亲现在作文章确实不错了。

谢芝自己写诗作文的能力先暂且不论,从前读了那么多流传千百年的锦绣诗词文赋,她品鉴文章的能力还是有一些的。

在她看来,谢兴的文章确实还行,却也算不上多么优秀。

她却忘了,能上教科书的诗词文赋岂非一般文章能比,而华夏几千年,能写出那些文章的又有几人?

仔细说来,谢芝的父亲谢兴今年也还不到而立之年,却已早早当上家主,还能坐稳一县县令之位,才华手段自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惹来不少人嫉恨,在背后非议他亲缘浅薄。

但这也怪不到谢兴身上,他并非父母的独子,下面还有一弟一妹,但小弟没能养住,幼时受了风寒耐不住高热没了,如今只有一个姐姐嫁到临县一小世家做嫡次媳。

谢芝的祖父祖母也皆是寿数不长,在这几年间便陆续因病离世,小辈里可能也就大一些的谢芝谢琪还记二老些许。

有了这现成的案例,谢芝很早有意识的搜寻医书想要自学医术,但这时候的知识堡垒太深厚,除了崔夫人从娘家带来的两册医书,至今也就寻到一册较普通的医书。

没办法,谢芝只能注意保养锻炼了,谢家人在谢芝的影响下也很注意保养,她还撺掇着崔夫人请了几位医术不错的医家开了家医馆。

这时候的人都讲究多子多福,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死亡率太高。

妇人生育时可能会遇到的难产、婴幼儿免疫力低容易生病、儿童爬高趴低遇到的各种危险,以及各种天灾人祸造成的伤亡。相较于现代,这时候人们的一生简直像唐僧西游,但人家的劫难有数,而更多人的劫难无穷。

且这多子多福也不是谁都能享受的,频繁的生育容易影响妇女的健康,而一个家庭中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都是劳动力,可以纺织种地增加家庭收入。

多一个孩子,便多一张吃饭的嘴,这时候的粮食产量又低,还要交不少田赋税金,不少人家生了养不起,有的弃之荒野,有的养大些便卖与人为奴做婢。

哪怕占据社会地位上层的达官贵族,也不能避免各种疾病带来的死亡,多的是因为伤寒高热以及各种疾病死去的世家公子女郎。

谢芝并不记得历史上有哪个统一王朝叫大齐,不过这里的一些家族和习俗很像是她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那个晋朝。追究历史异同是没有意义的,但她清楚,较低生产力的时代局限下,有些苦难是必然存在且无法避免的,秦始皇复活都不行。

她只能在崔夫人的默许和帮助下,慢慢做出一些有些用但又无伤大雅的事物,既有利于改善日常生活水平,又不至于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某些祸患。

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有用的,起码近些年谢家人都自觉日子越发方便舒适。生活好了,人也就很少生病,几个妾室生下来的孩子都好好养住了,因此几个妾室对崔夫人都感激不已。

崔夫人掌家,讲究的是宽严有度,因此谢家的仆人、佃户也都过得比寻常底层百姓好得多,这也导致谢家在当地的名声还不错。

由此,崔夫人持家有道的贤惠名声甚至传到了郡城,皆道崔氏出好女。谢芝则隐在崔夫人和谢家主身后,只有家中亲近之人才知道一些内情。

“母亲,您是怎么说动父亲在家中办家学的?还让家中女儿也跟着读书,我可不信是父亲自己想到的,父亲虽不算陈迂,却也认为女郎认得字、会看账本就好了。”

谢芝自己本就与一般人经历不太相同,因此早早央求崔夫人为她启蒙。日子又实在无聊,只能多看书,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才好打发时间。

不管是男孩女孩,在条件允许下,读书识字在她看来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这有什么,世家女郎本就是要读书识字的,早先不急,不过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夫子罢了。”崔夫人不以为意:“待你们大些了,男儿再往深里读书,女儿则学习管家理事,这都是世家惯例。”

说到这里,崔夫人突然问道:“说到这,世家谱你们背得怎么样了?”

二人一僵:阿娘怎么想起来问世家谱的事了?

谢芝谢琪异口同声:“已背了大半了,母亲!”

大齐有名有姓的大世家有不少,还有自家及外祖家的姻亲。这世家之间各自联姻,各自关系弯弯绕绕的,背了忘,忘了再背。

哪怕是记性不错的谢芝,对此也很是苦手,姐弟二人都背得头秃。

“你们姐弟二人心里要有成算,这世家谱可是珍贵之物。我手里有这东西,还是你们外祖母专门送的压箱底,你们父亲都没有,只能找我借看。”崔夫人面上难得流露出傲气。

这时候的世家谱,非大世家不可有,因为编撰世家谱需要一定地位底蕴,没有一定底蕴的小世家听都没听过这东西。

谢芝非常理解崔夫人的骄傲,但目前要紧的是赶紧转移话题。

“夫子是什么样子的,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