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14. 第14集《天台教观纲宗》

小说:

天台教观纲宗

作者:

妙音0

分类:

穿越架空

《天台教观纲宗》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五页。我们看庚二、部中用教。

这个部,专门指一部经典叫作部。在同一部经典当中,佛陀可能会用不同的教义来诠释,这个叫作部中用教。就是说,部指的是这部经原则性的主要思想,但是佛陀在诠释这个思想时,有时直接用顿的讲,有时是先讲权法,再转到实法。就是说,在开显一部经典时,佛陀的教义,他的教下是有差别的。

我们把它念一遍:

顿教部——止用圆别二种化法。

渐教部——具用四种化法。

显露不定——既遍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

秘密不定——亦遍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

顿教部是指华严时。我们把佛陀的经典分成顿教部、渐教部、摄渐归顿这三种。顿教部就是直说大法,佛陀没有太多的善巧方便。因为佛陀认为,你今天受持《华严经》,表示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烦恼轻薄,虽然还没有离开生死业缘,但是对生死业缘的攀缘心比一般人相对淡薄了;第二个,你善根深厚,讲到一念心性时马上就能够直下承当。人家说你这个乞丐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马上就承认:是的,我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就能够从大富长者的儿子的角度来面对你的因缘;从本体生命的角度,站在一种超越生命的角度,来面对生命;站在佛性的角度来面对生死业缘。所以顿教部它摄受的是两种人:烦恼轻薄、大乘善根深厚。所以佛陀就只用两种教法——别教跟圆教,佛陀没有讲阿含,没有讲藏、通两教,因为藏、通两教的空法都是在调伏烦恼。所以到了华严会上,佛陀直接开显自性的功德,这是第一个。

最复杂的就是渐教部了,藏、通、别、圆四教都有。佛陀有时候站在凡夫的角度来探讨生命,说你的生命是一个生灭的因缘,你是充满了感觉跟妄想;有时候佛陀又说,你的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你有一个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你的家是美好的。所以佛陀在讲渐教部时,口气就多元化了,有时候是诃责你,有时候是鼓励你,因为藏、通、别、圆四教都有。

那么显露不定的重点在不定,就是不定教。佛陀有时候对这个人讲顿,对那个人讲渐,就是公开的传授叫显露不定。

秘密不定,它的重点在秘密,佛陀是私下的,同一部经典佛陀让某些人听到是顿,某些人听到是渐。

从这个部中用教,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佛陀说法是很善巧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学经典的人一定要注意,要彼此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因为真的是众生随类各得解。

比方说,西藏有一位上师曾经举一个例子。他说,有一天,无着菩萨遇到了龙树菩萨,两个人就互相指责。无着菩萨说,你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偏空,你一天到晚讲缘起性空,《金刚经》很少讲到性空缘起,《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在否定。龙树菩萨说,你这个唯识的学者着有,安立了依他起性。这时两个人就争起来了。

最后释迦牟尼佛来了,佛陀说,你们两个说的通通对。因为唯识学讲依他起性,它也没有说,依他起是实有自性。什么叫依他起自性?就是依托众缘和合所现的体性。既然是依他起自性,当然就是依托众缘,因缘变化它的相貌就变化,它也没有说有一个常住不变的体性。中观讲缘起性空,它也没有否定性空缘起,它只是偏重在空性这一块。唯识学偏重在有这一块,它建立阿赖耶识刹那刹那受熏,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你栽培什么善根,来生这个善根的功能就增长;你造了什么恶法,这恶的习性就增长。这是依他起性,受熏嘛。所谓的依他起性,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修无分别智破除你的名言,断相续心,你的恶法的功能就消失了,就沉淀了。

所以说,佛陀说法是一种善巧,重点是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法的意思就是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结果是一样。成佛之道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没有两个人过程完全一样。为什么呢?

《大乘起信论》说得好,它说我们从一念不觉,一念妄动,然后就变成众生了,法身流转六道,谓之众生。一念妄动,每一个人动的情况不同,你往东边动,他往西边动。就是说,一开始离家出走的道路就不一样,你们两个都离家出走了,有人往东边去,有人往西边去,回家的道路就肯定不一样。你有你的生命经验,他有他的生命经验,我们在六道里面打滚,每个人累积的妄想是各式各样不同的。你做国王的时间多,他做卑贱民众的时间多。国王做得多,我执就重,就会比较高慢,所以治高慢心的药要放多一点;贫贱的人就容易产生瞋恨心、对立心,讨厌有钱人,瞋心就比较重,所以就要多修慈悲观。

本来佛陀开药就是应机说法,大家要互相尊重。所以,诸位!回家的路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你离家出走的过程也不一样,但是最后结果一样,结果一样是指本门——就是佛陀所证的法身、报身一样。但是佛陀从本垂迹,跟众生结的缘所现的应化身那就不一样了。一时的度化因缘,你因地发过什么愿,跟哪些众生结缘那就不一样了,迹门又不一样了。但是摄迹归本,十方诸佛的法报二身是没有差别,因为家只有一个。所以我们要掌握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就是过程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

庚三 、 顿渐相融

好,我们看,庚三的顿渐相融,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顿教相——局惟在圆,通则前之三教,亦自各有顿义。如善来得阿罗汉等。

渐教相——局在藏通别三,通则圆教亦有渐义。如观行、相似、分证、究竟等。

前面是先把顿跟渐分开来,这个地方是说明顿、渐是互相融通的,往往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它们互相含摄。

我们来看蕅祖的说明,什么是顿教相?顿教的教义,狭义来说,它只局限在圆教,就是直接开显佛性,不谈生灭因缘的烦恼,也不谈生死因果这种一时的因缘,水泡不谈,先直接谈大海,这就是圆教了。

但是从广义来说,从融通义来说,其实前面的藏通别三教,渐教法中也有顿义。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善来比丘得阿罗汉等等。佛陀出世以后前面的十二年,并没有制立广泛的戒法,所以这些比丘绝大部分都是善来比丘,就像佛陀看到了五比丘时,只讲四个字:善来比丘。这个人马上须发自落,袈裟披身,得到戒体,他不用去受比丘戒,就直接契入。

这个地方,重点有两个:第一个,佛陀的威德摄受;第二个,他过去的善根的愿力强,他出离心强,内因外缘的结合。所以虽然藏教法是一个渐教的教相,但是也有顿超的意思。就是从它的结果来说,也有顿超之义。

反过来,渐教相,从狭义的角度只有藏通别三,但是圆教也有渐义。比方说,佛陀告诉我们,要开显我们众生本具的佛性,但是佛性也有很多种差别。比方说,名字位的佛性。说什么叫佛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两句话就有佛性的概念在里面。

我们刚开始对佛性的概念,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认知,就是说,把心带回家。家在哪里?家就是从语言文字中去认知。你一天到晚打妄想,攀缘外境跟着业力牵动,业力牵动了感受,感受牵动妄想,所以你今生完全活在过去,你过去跟谁结什么业缘,今生就这样相续下去,你很难摆脱过去。到了把心带回家时,你告诉自己这些都不是你的本来面目,开始否定它,放下它。

所以刚开始我们对佛性的认知——把心带回家,这个家一开始只是个概念,透过语言文字的认知,在一个攀缘心中安立一个家,叫名字即佛。然后观行,去观照,喔,那个家就更明显了。然后相似,最后分证、究竟。

但是这个真如的概念,诸位!在相似、分证中间你要画一条线,我们解释一下:

真如的概念,如果出现在《法华经》,多分来说,都是偏重在因地佛性的栽培,因为《法华经》是摄渐归顿,是把前面的藏通别三教的这些人,把他拉到了同一个佛性,所以它偏重在因地这一块。但是真如的概念,如果在《华严经》出现,那就不是这样子了,多分来说,是具足万德庄严的佛性。

所以天台宗把佛性、真如分成两块,法身分成两块:凡夫的法身叫素法身。就是说,这是一个清净本然的佛性,啥也没有;佛陀的法身叫无极妙法身,他的清净心里面,摄持了无量的波罗蜜,功德庄严。我们现在的家是一个空壳子,但是也好过没有家,至少遮风挡雨;佛陀那个家是富丽堂皇,里面装修很多的珍宝、家具等等,但是这两个家是同一个家。

所以佛性的概念,有因地的佛性叫作素法身,主要是让我们安住用的。但是等到分证以后的佛性就是妙法身,那就不是只有安住而已,它能够自受用,还可以他受用,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所以这个地方从相似到分证,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

顿渐相融,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举方等时好了。

净土宗在顿渐的操作,最明显的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净土宗经常会讲一句话,说一个人念佛是什么概念?叫作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一个打妄想的心接触佛号时,由于弥陀本愿的摄受,还有你过去的善根力,你进入弥陀的功德海,直接受用弥陀的功德,这个够顿了吧?直接契入,没有任何过程,没有说要你持戒、调伏烦恼,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从凡夫直接跳到佛果。

但是这个地方也有渐义。比方说,我们看弥陀本愿四十三愿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你忆念佛陀的名号,跟佛号接触时成就尊贵家。

还有另外一个愿,第三十六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三十六愿跟四十三愿都同时讲到闻我名字能够成就尊贵家,成就常修梵行。

但是你看古德的解释,他有两种解释。从渐教义,就是说佛号进入到你的心中,你会成就尊贵家,成就梵行的一个因种,并不是说你来生马上表现出来,因为你的善根力太薄弱了,虽然有佛力的激发,但是你内因力太薄弱了。这是第一种,成就因种。

第二种,你准备好了,你善根的愿力很强,佛号进去,你来生马上现出来,不用经过多生多劫继续栽培,就马上生尊贵家,马上能够放弃五欲,常修梵行。

所以同样一句佛号进入大家的心中,有顿义跟渐义。这不是阿弥陀佛不公平,是每一个人的准备不一样。就是说弥陀本愿,对每一个人是相同的摄受,对你的善根是相同的刺激。但是你的善根太弱时,它只是成就一个因种。

为什么有些人念佛往生了,有些人念佛没往生呢?阿弥陀佛是平等的。《法华经》讲一个譬喻,说佛陀对众生的摄受,法门对众生的摄受就像雨水,它普遍滋润所有大地的草木。但是如果你是一棵小草,虽然佛陀下很多的雨水,但是你只能够吸自己胸量里面的小水,就是你这棵草吸的水不多。作为一棵大树就能够在一次下雨当中吸饱很多的水。佛陀问这些声闻人说,你可以说雨水不公平吗?雨水给这棵树的水多,给这棵草的水少?舍利弗说,不也!世尊!这个不能怪雨水。作为雨水是普润大地,法性量等虚空,但是众生发心自小。就是说,你善根太薄弱了,即使弥陀本愿要激发你,也有限,你的准备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变成顿中之渐。

就是说,弥陀本身的设计,阿弥陀佛名号的设计,本来有能力让你超越的。就是说这个系统,具足了无量光无量寿,但是这个系统进入到你心中时,你的心量太小,善根太弱,很多功德表现不出来,只能成就一个因种。这个种子当然不会失掉,但是什么时候出现就没人知道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在讲这个法门时,明明这个法是个顿法,是个顿超的,怎么这个人操作以后没什么好处?这是顿中有渐,这个顿的功德要出现,可能要有一段漫长的时间。但是有些人明明操作的是一个渐法,他明明是操作《阿含经》,结果一看到佛陀以后,善来比丘,他证得阿罗汉果,四个字就证得阿罗汉果了,不需要什么持戒修禅定。小法激发大功德,大法成就小功德,这个也是有可能的,这看你的准备了。同样一场大雨,但是你吸收的水少,有些时候佛陀下的是小雨,但是这棵树却得到很饱足的水。这就不是法门的问题了,是各人的善根,这叫顿渐相融,就是顿教相里面有渐的相貌出现,渐教相里面,也有人从渐教里面得到顿的功德。

我们再看秘密:

秘密教——互不相知,故无可传。

秘密咒——约四悉檀,故有可传。

秘密教因为它没公开,就是说佛陀在讲经时,私底下为某些人讲一些教法。当然佛陀灭度以后,如果结集时这些人没来参加,这个秘密教就失传了。因为秘密教只有少数人知道,是佛陀特地为一些特殊根机的人讲一些特殊的法。佛陀灭度以后,这些人如果没有来参加结集,这个法就传不下去了,因为这个法没有公开。

秘密咒,约四悉檀,故有可传。

咒语有四种功德:

从欢喜的角度,有些人得到的是欢喜益。你如果对咒语的认知,说这个咒语都是佛菩萨的圣号、鬼王的名字,那些众生一听到鬼王的名字心生惊怖,就自然离开了,所以咒语能够消除灾障,让你得欢喜益,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个,生善。这个咒语是总持诸佛菩萨的功德,所以从不思议熏习的角度,你不断地持咒,你的善根会增长,你的信、进、念、定、慧,有一种不思议熏习的增长力,这个就生善益。

第三个,破恶益。就是咒语能够消除罪障,不断地持咒会把你业障给消了,这个是得到破恶益。

第四个,入理益。这最好了,你持咒能够契入佛陀的真如法性,直接开启智慧。

所以咒语有四悉檀,一句咒语满足众生四种不同的需求。

我们看不定。

不定教、不定益——并入前四时中,故无别部可指。

不定教跟不定益,在前面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都有,没有特殊的某一部经典。从五时的判教,我们会认为佛陀是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有的是顿,有的是渐,有的是摄渐归顿。

但是,你如果把五时再跟化仪四教放在一起,那就很复杂了。佛陀在华严时顿教里面,又会施设秘密不定;在阿含时明明讲渐教,也会施设顿、渐、秘密、不定。所以这时五时就有融通的意思了——从化仪四教里面。

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法门没有高低。什么是妙法?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你准备到什么程度,你所读的经典就是你自己认知的经典。比如《金刚经》,某甲学《金刚经》,讲出来的是他心中的《金刚经》;某乙也学《金刚经》,他的体会不同,他的体会是他自己心中认知的《金刚经》,各自得益。

当然《法华经》例外。《法华经》没有可能说,你讲的《法华经》跟他的《法华经》不一样。所以只有《法华经》没有秘密不定,它是公开的,决定的。

所以你把顿、渐、秘密、不定,放到前面的五时八教的五时的时候,那佛陀说法就有很多变化,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为某些人讲顿,为某些人讲渐。就是说,把这个化仪四教的概念,放到前面的五时,让五时更加的圆满,从一种别五时而变成通五时,同样一部经典,往往读下来每个人理解不同。

我们看己二、明观法。

前面是讲化仪的四教,这个地方讲化仪四教所产生的观照法门。这个地方有两段:初、总说;二、别释。

我们看第一个总说:

约化仪教——复立三观,谓顿观、渐观、不定观。

盖秘密教——既不可传,故不可约之立观。设欲立观,亦止是顿、渐、不定三法,皆秘密耳!

化仪四教只有三种观法,因为秘密教不可传,所以秘密教不能修观。秘密教它本身不强调义理,比方持咒,它没办法修观,只能够虔诚恭敬地听声音,它是一种不思议的熏习。

凡是修观要先明白道理,所以依教起观,从这个道理来安立有三种观法。第一种,顿观。直接超越我们个体生灭的五蕴身心,直通真如佛性。我们先不谈水泡,直接谈大海。第二种,渐观。就是回归到我们今生的业缘,务实地面对生死业缘,讲到怎么样调伏爱取——不净、苦、无常、无我,怎么调伏现行烦恼。第三种,不定观。就是可以顿也可以渐,顿渐可以交互地运用。这个地方就说明了观照有三种。

所以天台智者大师在按观的时候,有三种观法:第一种圆顿止观;第二种次第止观;第三种不定止观。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时,佛陀会建议你先不要处理,不处理是最好的处理,先放下,这是顿观。但是在你太执理废事时,觉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八十八佛也不要拜了,佛陀建议你要修渐观,生死业力可怕,所以操作时顿渐是交互运用。

不定止观,也就是顿渐的交互运用。不过按照《法华经》的规划,诸位!修观时,是先有顿观再有渐观。就是说,你现在的心受到刺激,堕入了颠倒想,在妄想里跑不出来,这一关过不去了,有人刺激你或者你受到某一件事情的伤害,这个妄想在心中挥之不去,你怎么办?所有的修行都是告诉你走出妄想,但是你走不出来,按照《法华经》思想的规划,先入顿观,放下它。

《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站在超越生命的角度来面对生命,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好好地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努力地了生死,所以它是先把心带回家!先理想化地把心带回家,然后再务实地面对你的烦恼,修无常观、无我观去对治。所以在整个《法华经》的规划,是先放下它,面对它,然后再处理它。

为什么要这样子呢?因为你不先修顿观,直接跟妄想拼了,可能会很惨,你不是它的对手,因为你念佛的力量一天念两个小时,你打二十二个小时的妄想,白天也打,睡觉也打。你用两个小时的佛号,要跟打了二十二小时的妄想拼,而且还不只是今生的妄想,你每一生都是这样子,所以就像小孩子跟大人打架,以这个真妄交攻的角度,你不跳脱妄想,直接在妄想里面跟它打架,你惨了!你一定是心随妄转,向妄想投降,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时你只好投降,因为你的正念被妄想吃掉了。

注意!先超越妄想,然后再面对妄想。因为当你超越妄想时,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把它的根给拔了。就是我先否定你,然后我再来面对你。我本来就没有妄想,这妄想是后来的,是生灭的因缘相,这时你就有自信了。你有自信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你的底气就足,你用这个力道,法门一操作——心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你面对妄想就有力道。所以在顿渐不定时,先顿观然后再入渐观,一般是这样子。

这是个总说。

我们再看它的别释,看庚二、别释:

今此三观,名与教同,旨乃大异。何以言之?

顿教——指华严经,义则兼别。

顿观——唯约圆人,初心便观诸法实相,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

今此三观,圆顿止观、次第止观、不定止观,虽然名称跟教相同,顿法、渐法跟不定法,但是意思不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顿教的教法只有指《华严经》,义理虽然通别教,但是顿观只有圆教之人,只有经过法华涅槃、《华严经》思想的人,初心便观诸法实相,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初心就是他还是个生死凡夫,内心当中充满了烦恼、业障、报障,充满了妄想,这个人虽然烦恼粗重,但是他面对妄想烦恼的法门是直观诸法实相。

举一个例子,你看禅宗的传承都是这样子。二祖参访初祖,慧可断臂求法。达摩祖师本来在少林寺打坐,结果被慧可的断臂求法所感动就出来了。他说:你有什么需求?慧可说:弟子心不安,请和尚安心。达摩祖师只讲一句话:觅心来吾与汝安。后来慧可大师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吾与汝安心竟!慧可大师堕入了妄想当中,被妄想牵动,达摩祖师只讲一句话将心来,就是这个心到底在哪里?你把它找出来。结果觅心了不可得,他就从妄想里面回归到真如本性,从个体生命回到整体生命。

我们经常会有弟子心不安的情况,当然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比方说思惟业果。这件事你过不去了,你想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是我欠他的,你也过去了,是吧?认命,对不对?认命也可以让你心安。你把所有的事情都会归到业:我欠你的,行吧?这是第一个概念。弟子心不安,请佛法安心,第一个就是深信业果。这件事情会在我生命出现,一定有道理,我就当认命想。

第二个无常。反正它总会过去,我跟你耗,我就如如不动。妄想最怕你跟它耗下去,因为它禁不起你不动。妄想最喜欢你跟它互动,你越互动它越来劲,你知道吗?因为它本来就虚妄的,你越攀缘它,越把它当真,它就越像那么一回事。所以《楞严经》上说,妄想是你给它力量,诸位!你不要老是说自己妄想打得很重,其实你不执着它,不支持它,它什么都不是。所以你用无常无我说,这是生灭的,我就转念念佛,看你能够耗多久,它一下子就消失掉了。

所以安心法有很多种,当然最好的就是直接契入心性,觅心了不可得,本来就没有妄想,有些人这样子就够了,觅心了不可得,他这个妄想就过去了。但是有些人他就必须怎么样呢?思惟业果,因为我欠你的,所以我就认命。

所以我们看顿观以后,再看渐观,看渐教:

渐教——指阿含、方等、般若,义兼四教,复未开显。

渐观——亦唯约圆人,解虽已圆,行须次第。如释禅波罗蜜法门所明是也。

“教”指的是解门的学习,渐教在解门的学习上,当然阿含、方等、般若通于藏、通、别、圆四教。这个观,那只有圆教人,解虽已圆,但行须次第。就是说,虽然他明白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但是面对妄想,他还是要有《释禅波罗蜜》,这叫次第止观。

《释禅波罗蜜》又叫《天台小止观》,它要有很多的次第,它不能够直观真如本来清净,不可以,它要有二十五种方便。你要持戒清净,息诸缘务,你太多事情也不可以;要闲居静处,太吵的地方不可以;要衣食具足,不能工作,要有人供养你衣食;要近善知识。就是要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还要调五事——最初的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二十五个方便都有了才能够修观。所以《释禅波罗蜜》,叫作渐教止观。就是他的根机必须要有一些过程,必须要把身心世界调好了,没有人刺激他了,才能够观诸法实相,这叫渐观。

看不定:

不定教——指前四时,亦兼四教,仍未会合。

不定观——亦唯约圆人,解已先圆,随于何行,或超或次,皆得悟入。如六妙门所明是也。

不定指前面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也通藏通别圆四教。这不定观亦唯约圆人,虽然解悟上明白了佛性,但是他修任何的行法时,有时候是超越的,顿超,有时候是次第的。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六妙门。六妙门是标准的不定止观,它有六个次第:数、随、止、观、还、净。它前面的数、随、止,先把心安定下来,可以用呼吸,也可以用佛号。安定下来以后开始起观了,这个观就决定它是顿或渐了。如果你在观的时候,思惟业果,思惟无常,站在一种生灭因缘来调伏你现前的水泡,那就是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