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1956年元旦。
新年伊始,四九城再次走在了全国前列,爆出一个震动全国的大新闻:四九城率先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锣鼓喧天,红旗招展,报纸头版头条都是欢呼“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报道。
这意味着,在帝都这片土地上,私营经济的时代正式落幕,一个由国家计划全面主导、凭票供应的票证时代,即将拉开它厚重的大幕。
粮油布匹、烟酒糖茶、乃至火柴肥皂,以后都得看“票”说话。
党建国看着报纸,心里默默盘算着家里那点存货和未来的“配额”,感觉生存挑战又提升了一个难度。
不过,紧随其后传来的另一个消息,却让党建国这个“过来人”心情复杂,甚至有点哭笑不得——
国家正式审议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并作出了推广普通话的决议!
看着报纸上公布的简化字表和那响亮的号召,党建国一时间百感交集,竟真的有点眼眶发热(虽然成分复杂)。
他想起自己穿越之初,为了融入这个时代,抓耳挠腮地学习那些笔画繁复、结构精妙的繁体字。
多少个夜晚,他对着“龜”、“鬱”、“鑿”这类“大魔王”较劲,写得手腕发酸,好不容易才算是过了识字关,能流畅读写。
现在倒好!辛辛苦苦大几年,一朝回到……简体版?!
“这……这不是白学了吗?!”他内心有个小人儿在哀嚎。
虽然理智上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利国利民,尤其扫盲效率大大提高。
但情感上,作为一个付出了“艰辛”学习成本的穿越者,总有种“投资失败”的淡淡忧伤。
给后世穿越同仁的吐血忠告:文字关是穿越基础课,务必下苦功!尤其是繁体字、文言文,别想着偷懒!
当然,如果你运气爆棚直接穿到七**十年代乃至更后,当我没说,享受简体字的便利吧!但万一穿得有点早……自求多福,好好练字!
1956年的春风里,一个在主流报道中并不算起眼的消息,如同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只在某些特定圈层里漾开几圈微澜:那位有着“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背景的王大书生,再次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旅程。
党建国从内部简报上瞥见这则短讯时,嘴角勾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弧度。
他轻轻放下简报,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四九城天空,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克里姆林宫闪烁的红星。
他低声自语,带着几分冷峻的调侃:
“哎……这位北方的‘老大哥’,为了咱种花家的‘前途命运’,可真是操碎了心,殚精竭虑,孜孜不倦啊……”
话里的讽刺,浓得化不开。
他知道,这看似寻常的“学术交流”或“取经”背后,涌动着的是更深层次的理念输出与路线博弈的暗流。
风波已悄然酝酿,吹皱的岂止是一池春水?
这分明是早春冰面下汹涌的潜流,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身处这暗流涌动的时代,党建国却把自己定位成了一条不起眼的“小杂鱼”。
他深知漩涡中心的凶险,明智地选择了躲在几块巨大的“礁石”后面,优哉游哉地准备着自己的毕业论文。
题目朴实无华,却直指核心:
《论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实践路径》。
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工业党”,他的论文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核心观点:
“工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终极指向,必须是全体人民福祉的切实提升!
衡量经济发展的成败,绝不能仅仅盯着冰冷的产值数字和片面的经济增长率,更要看它是否真正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灵魂所在!”
他进一步阐述:
“强大的工业体系,是国家的筋骨;
而完善的教育、普惠的医疗、可靠的社会保障,则是滋养民生的血脉!
工业的成果,必须反哺于民,服务于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