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四合院:早穿20年 柳絮居士

第89章 知识变现

小说:

四合院:早穿20年

作者:

柳絮居士

分类:

悬疑推理


大年初一的清晨,四九城还笼罩在昨夜鞭炮的淡淡硝烟味中。

天刚蒙蒙亮,党建国就被党建华推醒了。

“哥,拜年去!”

建华的眼睛亮晶晶的,透着孩子气的兴奋。兄

弟俩穿上浆洗得发白但还算整洁的棉袄,刚推开吱呀作响的屋门,就被眼前的景象弄得一愣——

门口竟呼啦啦围了好几个半大小子,都是胡同里的熟面孔,一个个冻得脸蛋通红,鼻尖挂着清鼻涕,却都咧着嘴笑:

“建国哥!建华!过年好!拜年啦!”

党建国心里门儿清,这帮小子除了拜年,更惦记着他家的“硬通货”。

他笑了笑,转身进屋,端出一个大簸箕,里面是金灿灿、喷香诱人的炒黄豆——这可是他年前特意炒好,准备当零嘴和待客用的,足有两斤多。

“来来来,都抓一把,沾沾喜气!”

话音未落,十几只小手就迫不及待地伸了过来。只听得一阵“窸窸窣窣”的脆响,簸箕眼见着就见了底。

小子们得了“实惠”,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道了谢,呼啦一下又像阵风似的卷出了院子,胡同里很快传来他们嬉闹着堆雪狮子的欢笑声。

党建国看着瞬间空了的簸箕,无奈地摇摇头,笑着对建华说:

“这帮土匪……走吧,该咱们去给街坊邻居拜年了。”

兄弟俩走进了隔壁的四合院。

年节下的四合院,门楣上贴着红彤彤的春联,窗户上新糊的窗花透着喜庆。

挨家挨户串门拜年,气氛与往日大不相同。

家家户户都格外热情客气,连平日里眼神总带着几分刻薄的贾张氏,此刻也堆满了笑容,抓出一把带壳的花生硬往党建国手里塞:

“建国来啦!快,快吃花生!自己家炒的,香着呢!”

党建国也没推辞,大大方方地接了,该问好的问好,该寒暄的寒暄两句,礼数周全。

然而,在这份过分的热情里,党建国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拘谨。

龙老太太坐在太师椅上,笑容像是画上去的,带着点旧时大户人家对“新社会”的疏离和勉强;

许富贵笑得倒是爽朗自然,但那眼神里精明依旧,像是在掂量着什么;

二大爷刘海忠的笑容则显得有些用力过猛,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谄媚,仿佛生怕得罪了这位在区公所“有门路”的小年轻。

不得不提的是易中海,去年年底那场风波,余威犹在。

易大妈“断水断电”的隐情最终还是像长了腿一样传遍了胡同。

一时间,易中海成了街谈巷议的“名人”。

各种离奇版本满天飞:

有说他年轻时在八大胡同“玩得太花”伤了根本的;

有绘声绘色描述他被“半掩门”染上脏病“烂了不能生”的;

甚至他去公厕,都有人装作无意地伸脖子往里瞅,想“印证”传言的真伪……那段时间,易中海几乎抬不起头,走路都贴着墙根。

最后还是易大妈站了出来,在院里“情报交流中心”(大妈们纳鞋底晒太阳的地方)抹着眼泪澄清:

“都怪我……是我自个儿身子骨不争气,生不了娃……老易他,他没嫌弃我,是我对不住他啊……”

这番话配上她憔悴的模样,效果拔群。

紧接着,易中海夫妇又主动找到街道孟主任,表示以后愿意多照顾孤寡的龙老太太。

易中海自己也仿佛换了个人,在院里变得更加“热心肠”,主动帮衬邻里。

这场由大妈们恐怖情报网掀起的滔天巨浪,才算是慢慢平息下去。

大妈们的情报能力与**威力,当真恐怖如斯!

拜完一圈年,回到自家小院,党建国的心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清晰地感觉到,时代的齿轮正在加速转动。

街角那家熟悉的私营粮店,门楣上已经悄然挂上了“公私合营”的新招牌。

统购统销的政策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越来越深地嵌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他知道,票据时代已经近在咫尺,粮票、油票、布票……即将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可惜,自己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半大小子”,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只能随波逐流。

尽力在这即将到来的、按计划分配的时代里,为兄弟俩多攒下几分生存的底气。

这份对生存物资的执着,似乎也刻进了党建华的骨子里。

家里的粮食储备在党建国的精打细算下,每个月都艰难地增加着一点点。

小院里的菜地,被兄弟俩侍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