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阴阳剥皮人 爱吃羊肉串0

第345章-活人的遗嘱2

小说:

阴阳剥皮人

作者:

爱吃羊肉串0

分类:

穿越架空

那张轻飘飘贴在挡风玻璃上的听写纸,像是一张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传票。

苏晚萤没有立刻将它揭下,而是静静地在车里坐了十分钟,直到指尖的颤抖彻底平息。

她没有去追寻那个小女孩的故事,因为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自己的喉咙,已经不再是私人财产。

回到白屋,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建立一个新的实验记录档案,命名为——《非自主性言说事件清单》。

清单的第一条,是巷口等雨的老妇。第二条,是车内显形的小女孩。

很快,清单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被填充着。

第三天,她在超市排队结账,前面是一对看似恩爱的中年夫妻。

轮到她时,她将商品放在传送带上,喉咙却不受控制地转向那个男人,用一种平淡无奇的语调说:“你西装内袋里的那份离婚协议,什么时候给你妻子看?”男人脸色瞬间煞白,身旁的妻子则僵在原地,购物袋“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苹果滚了一地。

第五天,她在医院为一位朋友代缴费用,缴费窗口的护士正疲惫地接着电话。

她刚递出社保卡,一个陌生的念头便强行接管了她的声带:“提醒一下,3号床的病人把安眠药藏在了枕头下面,剂量超过了安全范围。”那名护士猛地挂断电话,脸色大变,抓起内线电话就朝病房吼了起来。

第七天,她在家门口喂食一只流浪的橘猫,看着它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想,它的母亲在哪里。

这个念头刚闪过,她便蹲下身,对着那只茫然的猫咪低语:“别等了,你妈妈被埋在那棵老槐树下,从东边数,第三块方砖下面就是。”橘猫停止了进食,歪着头看了她一眼,然后真的转身,朝着不远处的老槐树跑去。

每一次“播报”结束后,周围总会有人脸色骤变,或是不动声色地悄然离去。

她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话语所及之处,必然激起凡人世界里隐藏在水面下的暗流与漩涡。

她没有干涉,只是冷静地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这天夜里,她站在实验室的紫外光灯下,将光束对准自己的颈部。

那圈闭合的螺旋纹路在紫光照射下,显现出惊人的变化。

原本光滑的皮肤之下,无数微小的、闪烁着磷光的晶体正在缓慢析出,它们以一种严谨的几何序列排列,形态酷似邮局里那种老式的微型信箱格栅。

每一个晶格都细如毫芒,却又界限分明。

她终于明白,沈默留下的那枚“契约执行器”,正在她的体内进行着第二阶段的改造。

她的喉咙,正在被物理性地重建成一座活体邮局。

她翻开沈默那本布满批注的《法医学原理与实践》,在一页分析“群体性癔症的传播路径与信息模型”的章节旁,找到了一行用红色水笔写下的潦草推论:“当多个独立的‘残响’被迫共享同一具象化通道时,为争夺有限的输出资源,它们会基于某种底层逻辑,自发组织成一个更高维度的网络结构。信息不再是点对点传播,而是汇入‘总线’,按优先级进行广播。”

总线……广播……苏晚萤的指尖抚过那行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她,就是那条总线。

为了验证这个可怕的猜想,她决定进行一次对抗性实验:彻底禁声。

整整三天,她切断了所有对外交流,仅靠在白板上书写与小舟沟通。

她以为,只要自己选择沉默,那些亡者的留言便会无处可发。

然而,她低估了那股力量的蛮横。

第四天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她惊醒。

门外站着住在隔壁的邻居,一位神经衰弱的退休教授,他双眼布满血丝,愤怒地投诉:“苏小姐,我知道你做研究辛苦,但你能不能别每天半夜都开派对?我已经连续三个晚上听见你家传出好几个人的吵闹声了!”

苏晚萤心中一沉,立刻道歉并送走了邻居。

她冲回实验室,调取了覆盖整个白屋的监控录像。

画面清晰地显示,过去三个夜晚,她都独自在卧室安睡,姿态平稳,没有任何梦游或呓语的迹象。

画面是绝对的静谧。

但当她将音频轨道单独导出,戴上监听耳机时,血液几乎瞬间凝固。

从午夜十二点开始,清晰的对话声从一片死寂的背景音中浮现。

那是一场激烈的争执,内容庞杂,从“老宅的拆迁补偿款到底该怎么分”,到“他当年欠我的那笔钱什么时候还”,甚至还有一个女人在反复哭诉“地下室里埋着一双没穿过的婴儿鞋”。

参与对话的声音至少有五个,男女老少皆有,甚至夹杂着几种她完全听不懂的方言。

她立刻将这段长达两小时的录音导入声谱分析仪。

结果让她不寒而栗——分析图谱显示,所有这些彼此不同、交错争吵的声音,无论音色、音调如何变化,其声带振动的基础频率,都精确地源自她本人!

某种未知的机制,在她沉睡时,直接征用了她的生理结构,将她的声带进行分频、模拟、变形、重组,上演了一场她毫不知情的“亡者广播剧”。

她闭上嘴,也无法阻止它们说话。

深夜,绝望与探究欲交织,她取出了那颗在河滩灰烬中获得的泪滴状琉璃珠。

它在灯下流转着清冷的光。

她找来一只白瓷碗,注入清晨时收集的露水,然后将琉璃珠轻轻放入碗中。

水面没有泛起涟漪,却在接触到琉璃珠的瞬间,像一块液晶屏幕被点亮。

原本倒映着天花板的碗底,忽然浮现出无数交错攒动的人影,成百上千,密密麻麻。

他们全都面向着她,嘴唇无声地开合,仿佛在呐喊,在倾诉,在祈求。

凝视着那一张张焦灼而无声的面孔,一个被她忽略的细节猛然击中了她的记忆。

南市巷的那间旧邮局,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曾是方圆十里唯一的通信枢纽。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几代人的书信、电报、汇款单,所有承载着希望、绝望、爱恋与诀别的纸张,都必须经由那个空间节点。

如果,所有未曾送达的信件、所有未收到回复的期盼、所有未及启封便已天人永隔的情感……都像信息素一样,沉淀、淤积在那个被废弃的节点里呢?

她现在所承受的,根本不是几个孤立的执念。

而是一整个时代被压抑、被遗忘、被截断的“信息洪流”。

她必须回到源头。

凌晨三点,苏晚萤再次驱车来到南市巷的废墟。

月光如水,将断壁残垣勾勒出嶙峋的剪影。

她找到之前埋下铁盒的位置,重新挖开浮土,将那颗映照着无数人影的琉璃珠,轻轻放回了它诞生的地方。

就在琉璃珠与锈蚀的铁盒重新接触的刹那,异变陡生。

脚下的大地传来一阵轻微的、如同心跳般的震颤。

一道道裂缝以铁盒为中心龟裂开来,缝隙中升起一圈圈灰白色的雾气。

这些雾气没有消散,而是在她面前迅速凝聚、拉伸,最终构成了一面高达两米、虚浮在半空中的布告栏影像。

布告栏上,密密麻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