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在光明的对面 山及可卡

5. 西南而行

小说:

我在光明的对面

作者:

山及可卡

分类:

现代言情

四章西南而行

西南有龙,懵懂而往,不遇善喜,求之若悲。

临行的当天,叶从阳请元宇吃了一顿大饼卷猪头肉,配上大葱和蒜蓉辣酱,香美无双。没有酒,也不沏茶,只喝白开水。他说:“省了点钱,我知道你用得上”。说完把兜里仅有的十几元钱揣进了元宇的口袋。没有哪一句话能从元宇此刻复杂的内心情绪里跳出来独当一面,所以只是默默咬了一口卷饼,攥着拳头摩擦下颚的胡子茬。

叶从阳拍拍元宇肩膀问:“都想好了?”

“想好了”

“几点的火车?”

“凌晨两点半”元宇不假思索的随口说。

“那我就不送你了,你回家先拾掇拾掇,还能睡一觉养养精神。出门在外能忍的就忍,该低头的低头,外面不比家里。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别硬撑,家里好赖都能活得不那么累。”他简短的说。

夜里,元宇摸黑爬上了一辆缓缓启动的火车。钻进帆布里,是满满一车的原木。元宇有点失望,不是吃的一类东西。好在车皮上写着发往南方,那么一定经北都中转。蜷缩在木头间隙里,枕着背包,却也舒服。是否可以体面一些的离开江滨,但弄出一张车票来实在困难。除了父母,对谁开口要钱都是一件彻底丧失尊严,改变相处模式轨迹的低劣的开端。如果死乞白赖的冲父母要,那么必然暴露了行踪意图,解释起来非但麻烦,还不一定遇到怎样的阻挠。想来这样安安静静的离开还是更好。可是躺在木头上久了就不那么舒服了,硌得生疼,哪种姿势都不可持久的舒适。折腾了几次,甚至想拿出衣服垫在身下,一来麻烦,二来不便随时逃离。

铁的摩擦晃荡声里似乎夹杂着一丝丝啃咬木头的声响,会不会有老鼠?元宇一激灵。这些可恶的小东西无处不在,尤其那条光秃秃的恶心的尾巴,不小心碰到势必反咬过来,漏出充满病毒的肮脏的嘴示威。元宇坐起身,差点撞上木头。忽然感觉气闷,爬出帆布是一空繁星。远处空荡荡,近处黑乎乎的草木与电线杆迅速向后逃窜。躺在帆布之上看星空,因高远而不缭乱,因微渺而无可想象。冷冷清清的舒坦了好一阵,身上太单薄抵御不了夜里的风寒,不得已又钻回去。大概不会有老鼠,车里没有食物,不至于为了磨牙跑进来。

掏出外衣卷成一团枕着,把背包垫在肋下,于是找到了长久舒适的姿势。蜷缩也是有学问的,总会有一种方式让你蜷缩下去。火车行进了一夜只停下一次,元宇迷迷糊糊,无限接近目的地的感觉很好。

天一亮元宇便钻出来,冷了钻回去。反复了几次,太阳有了热度,便背好背包坐在帆布上。火车行驶在平原地带,两边几乎都是农田。频繁经过一些小站以后,火车开始走走停停。元宇需要躲避站上工作人员,停的久了元宇趴着不敢起身,不胜其烦。在一个小站还听到检车的两人嘀咕“诶,上面有个愣头青”“算了,都是木头,偷不了啥”。看来自己躲避的并不好。

当停列车靠在一处城市大站终于不走了,是真的不走了,火车头都解挂离开了。元宇早已饥肠辘辘,又不敢离开车站,只得忍着,期盼车头回来。大白天四仰八叉躺在车顶,这窃贼般的行踪怎么想都够招摇。干脆下车算了。顺着车厢的铁梯刚爬下一半,一男人大喝:“干什么的?谁让你爬火车的。”

元宇下来看是穿工作服的,不是警察制服,心下稍安。点头哈腰的说:“大哥,不好意思,迷路了。”

“大哥?我当你大爷都富余,还大哥?”男人说:“迷路了就爬货车啊?多危险!谁教你的?赶紧出站去”

元宇觉得他人不错。说:“大叔!我刚毕业,家里没钱,想去北都打工,这不是没办法嘛!”

“没钱就爬货车?天底下没钱的多了去了,都爬货车还要客运干嘛?别跟我扯没用的,赶紧出站,不然我给你送警卫处。”

元宇笑嘻嘻:“叔!这趟车还走不走了?您知道还有哪趟车能去北都吗?谢谢叔叔,谢谢,谢谢-----”

“嘿?还赛脸了!”他转身敲打车身。元宇立着不走,看着他。他训斥:“都像你这样铁路局就得关张---怎么跟老师学的?”然后他快速挥动一下小铁锤,指向对面,低声说:“那辆”

元宇哈腰连声谢谢,出门的贵人往往就在举手投足的一瞬间。

西南行的第二辆车都是冷冰冰的生铁,一个大大的集装箱卧在车箱内,元宇夹在集装箱和车皮的缝隙间。等了大约半个时辰,贵人的指点是正确的,火车缓缓行动起来。出了郊外,元宇便爬上集装箱。顶上一片平坦,阳光刚刚好,坐着看两边的风景或者躺下看蓝天白云都十分惬意。因为惬意,不禁想到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到了那里去干什么?吃什么?暂时住哪里?怎么找工作?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接受初出茅庐的愣头青?都是大问题,或者也不是绝对问题,天底下阳光那么好,和谐美好的大首都会活活饿死一个大活人?不存在。新闻上没报道过类似的悲剧,那么自己不应该担心生存的底线。那就好,只要活着就有机会折腾。因此又有了心情看风景。农夫骑着三轮去他的田野,鱼塘边的棚子下渔人悠闲的抽着烟。其实他们都挺好,不逐慕荣华,因而不必风餐露宿,稳重过自己的每一天。向死而生。

谁人不是向死而生?那颗惊世骇俗的脑袋为何想出这样一个问题?存在有何意义?存在着就无聊,说着无聊的话,做着无聊的事。即便你自己觉得充实,当你发现向死而生的每一天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谋生,本质上还是无聊。若你不为谋生做其它事,绝大部分需要谋生的人会觉得你更无聊,于是你将虚浮。他似乎也只能阐释虚浮的问题。

当然无聊只是生活的一种基本的质,不代表什么,谁都无权剥夺你的存在感,除了生命的本恶。奥斯维辛的浓烟就是本恶,绝不是侵略情绪的膨胀的变异。元宇想的脑袋隐隐作痛,饥饿促发了一种精神及□□上无所适从的苦痛感。

火车驶入了阴云笼罩里,远远望去,不见光际。不一会,细雨飘落下来,合着车顶的烈风,劈头盖脸的抹去元宇所有的无聊思想。跳进了两块铁之间的缝隙里,只能躲避风,却无处避雨。淅淅沥沥淋了两个多小时,不能坐下,只能站着。身体湿透了,体温还剩胸口一块热乎,越站越颓丧。看来和谐美满的社会也可能光天化日的饿死,或者其它的和平死,新闻不报道,是因为作死的事情太荒唐了。

待到驶出了阴雨地界,元宇迅速爬上车顶,打开背包。猛烈的风没多久就将身体和衣物吹干。元宇恢复了精神,而且感觉不那么饿了。到了晚上回到车厢里,先是很饿,渐渐的又没了感觉,只是乏力没精神,于是对于饥饿有了新的认识。从前认为越饿越痛苦,饿死鬼绝对最悲惨,这才明白饥饿感达到极致以后就失去了,饿死应该是无力而安详的,因此推断死亡也不是多么的可怕。

夜深了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依旧冷。躺不下只能坐着,只能两侧伸展。面对两块铁真不如一堆木头,还能想想老鼠,现在连想象的机会都没有,□□监狱应该不会比现在更遭罪。不知怎么熬过了一宿,愈感愈憋屈,天将将亮火车一停,元宇便逃离下去。

停靠的是一处小站,似乎只是个村庄,连镇子都算不上。另一辆车皮上有两个人卧在车顶,垫着被子,裹在军大衣里。看看人家的装备,应该是押车的。憋屈感使得元宇无所畏惧,走过去冷冰冰的问:“这块儿离北都还有多远?”

两个男人警觉。一个客气的说:“前面没多远了”。用手指了指,含义似乎是徒步去应该也没问题。

元宇打消了再爬回两块铁之间的念头,生出了两个男人若谁敢表露出一丝不屑一定上去干一架的恼怒。生硬的问:“有没有吃的给点?”另一个男人扔下了一个苹果说:“车里就这个。”

够抠的,押车连个面包都不预备吗?元宇想,而且为了一车烂苹果押车值得吗?元宇捡起来也不道谢,一边啃一边顺着铁路沿线走。

身体回暖以后心情好了很多。苹果抵御不了饥饿,反而使胃里难受。村庄的人还在睡梦里,冷清清的巷道一条狗都见不到,薄雾荡离着人们的清梦,星河已落幕,一声鸡鸣使得人间烟火骤然来现。

村外是一片桃园,再向前是无尽的田野。似乎都是麦田,长势喜人。元宇想去麦田,据说饱满的麦穗可以生吃,只是隔着满是荒草的沟壑或者缓冲林,要么是某种工厂堆放物资的场地。元宇不愿耗费力气。走了很远又见一处村庄,要些馒头之类的东西吃应该很简单。大多庄户都紧闭着大门。经过几户见到一位老头在门口套牛车,客气的乞求一口吃的,瞟了一眼,置之不理。再向前,老太太心底应该善,却只是摆摆手,很厌烦的装作听不懂。到了村尾最后的一家,几口人敞着门吃早饭。元宇长了教训,只要一口水喝。一个小姑娘舀了一瓢出来,元宇一口气喝光,脸色微红的问:“能给个馒头吗?”一妇人回身从柳条框里拿出一个地瓜。元宇一看是生的,还粘着泥,但也不便在多说什么,道了谢,拿着地瓜离开了村子。

铁路线是如此的漫长,铁轨反射着太阳炙热的光。搓干净地瓜上的泥,咬了一口,实在难以下咽,随手扔进了路基边的水沟里。扔了方想明白,自己包里有打火机,随便弄点干树枝生个火烤了,果腹的美餐就妥当了。不是农家人心不善,是自己不懂得利用。

有了生火的念头,开始留意路边的农田。一直走到下午,浑身被汗水浸透,明显觉得身体虚浮,行动乏力。终于看见一处玉米田,壮着胆子进去掰了三穗,找了一处远离玉米田的荒地,生火烤了吃下。枕着背包躺在草地上一个多时辰,感觉身体里的能量重新聚集了起来。

当意识到两个押车人指明北都很近只是为了尽快支开自己,元宇走了整整一天。当然没理由怨恨押车的人,元宇当时充满了莫名的敌意,他们对来意不善的人警觉,给点教训也应该。毕竟他们还是施舍了一个苹果。黄昏遇到一位在铁路线踟躇的路人,问他离北都还有多远。中年男人茫然看看元宇,说:“走着来的吗?厉害!走着去北都的都厉害,小伙子真棒!大概半个月吧?嗯----半个月你指定能走到。”

在新的驿站,元宇下了决心买了一张去北都最廉价的车票。票价仅仅十二元。十二元的车程要徒步半个月?要花去叶从阳一腔的情谊?座位对面一位自称四星级酒店的顶级大厨喝着小烧,吃着煮鸡蛋沾泥鳅酱。他说北方人迎客讲求红砖铺路,净水泼街,送客必是西风烈酒,天高海阔。泥鳅酱在玻璃罐里,剥好了雪白的鸡蛋扔进罐子里,混合几下撅出来两口吃下。就一口小烧,吧嗒一下嘴巴,频频夸赞这是北方最值得怀念的味道。元宇想着那顿大饼卷猪头肉,默默咽下了口水。

午夜的北都站台荡着大国首府浑厚的气,元宇踏上去就觉得雄壮。出了车站四下环顾,心下茫然。回到候车室找个清净一些的墙角坐地上,南来北往的旅客还多,占着候车席位不太好。靠着背包渐渐半躺下来,渐渐倦怠。旅客虽多,但都自我静默,总不似江滨的车站不时跳出一两个面目狰狞的瞪你两眼。

清晨出来在车站门口吃了两元一碗的面条,清汤寡水几乎没有佐料。好处是量大,汤随便喝,解饿又解渴,针对贫困的旅者,生意异常火爆。

北都不是想象里的那种繁华。期望的那些商铺大概都会有,但衔接不紧凑,排列不显著,找着费劲。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各类要求很低待遇丰厚的招聘广告,其实只是‘天上掉馅饼’的一类,假的离谱,只需基本的辨别意识便不屑看顾。应该还是会有很多人上当,不然也不会张贴的那么欢腾。骗术进化了的是正装其事的服务类招聘,说了一大堆,先交个几百元的培训费或工装费。凡是先交钱的工作都是骗人的,虽不能反推不交钱就不骗人,至少排除了绝大部分,因为骗钱比骗取劳动力直截了当,容易太多。

找了一天一无所获,搭了五块五钱的午饭,兜里还剩下七块六。午饭吃得有点奢侈,晚饭吃不吃需要思量。元宇想过当前的困难,主要是吃住问题,然后辨别各种招聘信息的真伪。招贤纳士的地方寥寥无几,只能使吃住问题更加严峻。当然真正的人才哪里都要,元宇并非人才,是不是贤士也要重新评估。那么要马上解决吃住问题,只能先从重体力劳动或简单服务类的普遍市场供需上琢磨。说白了就是去搬砖或洗盘子刷碗,管吃管住。当他鼓足勇气主动寻求这些突破的时候,要么是穿的溜光水滑的保安经理靠着背椅,一只手在桌子上不断摆弄着钢笔,一脸不屑地说:“你没有本市户口,我们不要外地人。”要么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公关经理说:“这小伙子长得挺不错,就是太内向了,做服务生要能说会道,脸皮子可不能太薄-----瞧瞧!跟我说话脸还红了。”

夜晚,元宇买了两个馒头,捡了一份报纸,窝在地下通道一边吃一边思考。来路上不断为冒然离家找各种心里安慰,沉淀下来还是虚空。此刻过堂风一吹,打了一个冷颤,元宇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白天保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