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菱见他问起,自然是把自己知晓的情况,如数相告。
她道:“木薯的适应性很强,耐旱,耐瘠,抗病虫害,还不择土壤。这种常生于山地疏林的作物,只要有土壤的地方便能成活。但若是要高产的话,最好选择排水较好的平地或是缓坡砂壤地来进行种植。”
萧涣昇让人购置的农田中等良田和上等良田居多,若是拿来种植木薯的话想来产量会很高。
柳青菱没想到对方打消了让那些流民这一季种植木薯后,对于木薯的一些情况还这么上心。见萧涣昇听得颇为认真,柳青菱又接着道:“如果种植的土地为熟地,则需要采用两年或三年等方式轮作,轮作农作物以花生,黄豆等豆类作物为佳。种植的时候,应当选择充分成熟,密节,茎皮和芽眼无损伤,无病虫害的主茎。种植方式可采用平放过,斜插,直插和平插四种方法。”
萧涣昇见她对木薯这东西颇为了解,有些意外的开口,“柳姑娘,听你之言好似亲自种植过这东西一般。”
柳青菱垂下的手紧攥,她道:“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农业方面的书籍,那上面有不少关于农作物的种植。这种生长在山地疏林里的作物,其种植方法相对简单许多。我虽然没有亲自种植过木薯这东西,但想来关于种植的很多方法都是想通的。从平整土地到下种,再到中间的施肥,浇灌,收割,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收获,我刚才说的那些也不绝对,想要找到最适合的耕种方法,还得一一去试验。”
她的这番话,让萧涣昇眸光一亮。他没想到对方于农事方面颇有心得,他近来也没少和那些老农交流,想要从他们嘴里得到关于农作方面更多的一些经验。但他发现,柳青菱说的这些,是那些老农嘴里都没有提起过的,当下内心有一丝的震动。
柳青菱不知不觉的又说了很多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一些问题,不知不觉的两人就走到了邻水村的位置。
萧涣昇最后从她嘴里询问到了关于天坑的位置后,便转身告辞离去了。
柳青菱看着对方远去的身影,总觉得自己好像遗忘了一件事情。快要靠近篱笆院的时候,终于让她给想起来了。
她走这一趟的目的是为了邀赏,不知不觉的说了那么多,却是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得到,柳青菱顿时心情就有些郁闷。
但转念一想,就当是做好事了。毕竟那群流民的口粮成问题,后山天坑的那些木薯够这群人吃上一段时间了。
况且,她这明面上虽然没有得到赏钱,但是也算是在县尉大人那里挂了名了。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去寻求对方帮助的时候,想来看在她曾经在这群流民的问题上出过良策的关系上,对方也不会选择袖手旁观的。
这么一看的话,倒也不亏。银子的事情,再想其他法子赚取就是了。
萧涣昇让那些厨娘把木薯洗净削皮后,加入米粥里一起煮来食用,等到煮熟后厨娘第一时间就盛了一碗给他,萧涣昇品尝了一下,香乎乎的,味道比想象中好不少。
那群流民下工后,以为和往日一样分到自己碗里的白粥一半以上都是水,白粥这东西最好消化,一碗下肚,两泡尿后就已经饥肠辘辘了,每天一大部分的时间都没什么力气。
却不想,今日的碗里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那些流民也没问,端起碗围在锅边就开吃,还别说一碗下肚后有种肚子胀鼓鼓的感觉。
那些厨娘原本还怕大家吃不惯这东西,这会儿见着大家吃得一脸的满足,当下脸上都有了笑意。
萧涣昇就站在不远的地方,看到大家围在锅边的情况后。叫来石头,他并不打算把那木薯的位置宣言出去,而是只告知了石头一人,让他每日去后山的天坑处挖出当日的份量来。他可记得柳姑娘说这木薯不易保存,为了不糟蹋东西还是每日现挖得好。
第二日石头进山的时候,萧涣昇突然叫住他,吩咐道:“你把今日的份量挖好后,在多挖一些出来。我打算让那些老兵下一季就种植这东西。”
置办了多少田产石头心中有数的,他便道:“少爷,若是都种植木薯的话,需要的量怕是有些多。”
萧涣昇沉吟了一下,随后道:“那便只种植三分之一的样子,余下的种植其他农作物。”
萧涣昇作为县尉不可能时时都守在村落里,他不在的时候石头替他看着这群流民。石头走不开,护送木薯的人选问题便是个难题,县衙内的那些衙役显然是用不上的,萧涣昇最后决定让小青走一趟。并写了一封信件绑在他的右腿上,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一些关于木薯种植的一些情况。
好在,在军营的时候,那些老兵大多都见过他养在身边的小青。
两日之后,柳家的新房彻底建造好了。刚建造好的新房子得晾晒个几天才能入住,柳青菱和母亲没有急着搬回去,打算过几日挑个好日子搬回去。
新房子建好后,得请客来暖暖房,给家里增添人气。邻水村当年因为地龙翻身的关系,伤亡也挺严重,原本村子里就一个柳姓,如今的郑姓和刘姓都是后面从别处迁移到此处安家落户的。柳姓的那些人家里,除了柳大伯一家和柳青菱她们一家关系最为亲近外,还有两户人家沾亲带故的,柳家几口商讨后最后把这两户人家也纳入暖房的名单中。
除了这两户人家,柳青菱又请了郑氏母子和其他同她家说得上话的两个婶子。
暖房的名单拟定好后,除了柳二哥忙着赶订单的关系走不开外,其余几人都在第二日去了镇里采买暖房需要的东西。
今日可不轻松,不仅要采买暖房那日需要的一些食材,还要置办家里的一应需缺,被褥,锅碗瓢盆和锄具这些东西。菜单是柳青菱拟定的,她便专门负责食材的采买。
柳母今日照常去集市上摆摊,被褥这些采买等她收摊的时候去选购,这些东西在相应的铺子就能置办齐全,不是那种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倒也不怕耽误时间什么的,柳大哥则去铁器铺子和杂货铺子置办余下的那些物品。
柳青菱采买食材的时候路过酒肆的门口,有听到大堂内顾客让小二在上一壶高粱酒的声音。这些日子都忙着建造房屋的事情,她已经许久没有来镇里了。
没想到,李记酒坊动作倒是快。这高粱酒这么快就面世了。
既然要暖房,没酒可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