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法苑笔记 慕四不易

313.《法苑笔记》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说:

法苑笔记

作者:

慕四不易

分类:

现代言情

秦时月见皇甫新城看着自己,忙解释道:“这件案件我初步研究过,案情不复杂,证据方面也不繁杂。我的初步判断是,这两家公司只不过是借着打官司来扩大自己公司的影响力。”

皇甫新城并非担心案情是否复杂,有什么审理难度。就是自己担任审判长,具体承办人还是秦时月,自己只不过是挂个名而已。听秦时月这么一说,皇甫新城立即判断出,她是想借这件并不复杂但影响力大的案件,让江滨中院院长扬扬名,增加社会知名度。

近年来,各级法院都在强调院领导亲自办理各类案件,自己到江滨中院后,忙于各种繁杂事务,还没有机会具体审理过案件。既然秦时月提出这个建议,何不欣然接受?成全她的一番美意?“行啊,你秦庭长给我这个任务,我却之不恭啊!”

说起东江玉贵人化妆品公司和江滨温尔雅有限公司,不但是国内业界的知名企业,两家公司的发展也极具戏剧性。

我们先说温尔雅化妆品公司,它的前身是创办于七十年代的村办企业,企业的前身为水力县群山护肤品厂,主要产品是江滨市市郊水力县山区农民使用的一种防止皮肤皲裂的护肤品。刚创办时,工厂没有自己的产品,只是代江滨市的国营化妆品厂包装生产好的护肤、化妆品。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因国内化妆品受国外品牌的冲击,业务逐渐萎缩。群山化妆品厂的代包装业务也急剧下降,面临关门歇业的境地。该厂是一个福利型企业,养活着村里十多个智障、残疾和孤寡老人。工厂的创办人、水力县群山乡邓家行政村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邓家辉在四处找寻业务时,发现村民平常使用的土方化妆品效果很好,不但有防止皮肤皲裂的作用,还有增白皮肤的功效。邓家辉脑洞大开,自己的工厂为什么不生产这种实用的化妆品呢?说干就干,邓家辉找来村里掌握这种护肤品生产技术的两个村民,先生产出少量产品,在当地市面销售。没有想到一炮打响,当季度,工厂的产值翻了两番,利润增加了六倍。开始,群山化妆品厂使用的是代包装的国营化妆品公司的商标,虽然化妆品厂还没有发现,但用别的厂家商标总不是长久之计,厂家真要追究起来,还可能吃官司。随着销路的打开,原来土法生产的产品已经跟不上市场销售的需要。江滨市以外的商家也有上门求货、寻求合作的,这让邓家辉感觉到了一种巨大的商机。

邓家辉通过关系找到国内著名的江滨药科大学的专家温尔雅教授,请求技术上的支持,并把群山化妆品厂的情况以及自己对工厂的一些设想向温尔雅教授做了详细的介绍。

温尔雅教授的名字像女性,却是个男同志,是国内著名的生物萃取专家,温尔雅便给邓家辉出招:一是革新植物萃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购买相关萃取设备,提高产品的出货数量。三是组建公司,实现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产品在国内甚至是国外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企业利润的几何级增长。

邓家辉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不但敢于决策,而且善长实践。回到县里,他通过担任水力县县长的姐夫在农村信用社贷款,购买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植物萃取设备。用温尔雅提供的植物萃取技术工艺流程替代了工厂的落后的生产工艺。与温尔雅教授签订协议,将群山化妆品厂改制成为公司,命名为温尔雅化妆品有限责任公司,温尔雅以知识产权入股,占股百分之二十五。公司生产的的产品也以“温尔雅”商标在工商局注册。

工厂改制成为公司后,温尔雅公司的产能迅速扩大,用新的植物萃取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户使用后效果很好,迅速占领了东江省以及周边几个省的化妆品市场。

九十年代中期,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先行一步的东江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乡镇、村办企业改制。邓家辉出资收购了温尔雅公司,成了公司的实际拥有者。邓家辉占公司股份的百分之七十五,温尔雅仍然持有公司的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改制后的公司大力引进人才,从大学、研究所高薪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并不断研制、开发新的化妆品。

温尔雅公司投巨资研发的温尔雅牌系列儿童护肤品、妇女养颜产品、老年人皮肤防皱、抗衰老产品,一时成为市场热销产品,产品供不应求,温尔雅公司赚的是盆满钵满,成为了江滨市有名的纳税大户。一九九九年八月,温尔雅公司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成为上市公司。二00二年度跻身东江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