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儿子吴发财机遇好,与同厂的一个丧偶的小寡妇成了家,总算是让吴家的光棍队伍减少了一人。
吴发财结婚后,与父母兄弟分开过日子,算是单独成家立了业。小寡妇虽然是结过婚的人,但与前夫并未生孩子。与吴发财结婚后,第二年就给丈夫送了一个惊喜,生了个三胞胎。三个大胖小子让继承了父母多子多福传统思想的吴发财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有了三个儿子,成家、立业、生子,人生三件大事总算有了着落。忧的是凭着小夫妻两在街道工厂微薄的工资收入怎么养活这三个大胖小子?穷则思变,吴发财便利用上班的业余时间收一些破烂废品卖给废品收购站以补贴家用。
距离吴发财所在工厂不远处的江滨药科大学常有些废品废物出售,这里成了吴发财废品的重要来源。
江滨药科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每年的财政拨款充裕,也不在乎一点废旧物品的收入,这就让吴发财有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一来二往,吴发财与药科大学的实验工厂总工程师孙家训教授熟悉了起来。药科大学实验工厂的工人们常年与水打交道,皮肤保养成了问题,很多工人得了皮肤病。孙家训教授利用自己的药理学知识,研制出一种用于保护皮肤的护肤产品,因为是在厂内自用,也没有申请商标注册。谁知道这种护肤品效果奇佳,不但能够保护皮肤,预防涉水性皮肤病,还能将工人们患了几年的皮肤病根治。吴发财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种护肤产品,带回家给常年洗衣浆裳的妻子使用。三个月后,吴发财发现妻子不但皮肤细嫩,而且面部光洁红润,宛如少女一般,这让吴发财甚是惊奇。
他向孙家训教授要了一小桶成品,回家后将收回来的旧化妆品瓶子冲洗干净,装上这种护肤品,拿到市面上出售,因为效果奇佳,一时竟供不应求。
于是吴发财便萌生了出资生产这种护肤品的想法。他找到孙家训教授商量,孙家训也想帮助这个勤快的小伙子,便同意将自己研制的配方给吴发财开办化妆品厂。吴发财并不是取财无道之人,与孙家训的儿子签订了合资建厂协议,以孙家训的配方作股百分之三十开办了一家化妆品厂。
说是化妆品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几个大铁桶,一口大铁锅,每天也能够生产出不少的产品。
产品生产出来了,要到市面上大量销售总要给商品起一个名字吧?这让没有什么文化的吴发财犯了难。
一日他在翻阅报纸时发现了一则新闻:考古专家在湖南发现了一具千年女尸,尸体容貌不但未腐,而且栩栩如生。
我为什么不能借助古人的名义为自己工厂的产品增添色彩呢?吴发财的祖上是从北方迁徙到江滨市的,他听老父亲讲过,老家那个村子在清朝中期出了一位贵妃娘娘,娘娘人长得漂亮,而且皮肤特别好,细如凝脂,入宫后深得皇帝宠爱。三个月后,就被封为贵人,因贵人名字里有个“玉”字,在宫廷里被称为“玉贵人”。
吴发财回到祖籍老家,找到了“玉贵人”的后人,与“玉贵人”的后人一起杜撰了一个故事:“玉贵人”的皮肤幼时有些发黄,而且还有些许瘢痕,家里人便给“玉贵人”使用祖传秘方制作的护肤保养品,经过长期使用,“玉贵人”的皮肤便变得又白又嫩,如凝脂一般。“玉贵人”的后人将秘方以高价卖给了一家南方的化妆品公司。吴发财给“玉贵人”的后人一万元作为酬劳,以保守这个杜撰故事的秘密。
回到江滨后,吴发财便将工厂定名为玉贵人化妆品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化妆品也注册为“玉贵人”商标。
做完这些事后,吴发财拿出这些年做废品破烂生意赚取的十二万元中的十万元,来到某国家级报社。
这个报社是党报,按照相关规定,不承接商业广告业务,吴发财便发动自己的如簧之舌,请党报的记者写一篇“玉贵人”秘方转让的采访报道。
采访报道与一般的商业广告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还可以收取十万元的费用,报社便同意了吴发财的请求,在收取了十万元费用后,派出记者前往吴发财提供的地址采访了玉贵人的后人。
采访中,玉贵人的后人信誓旦旦地坚称,自己家保存了三百多年的祖传秘方,于前年以重金卖给了南方一家化妆品公司,公司老板是吴发财。
不几日,这家国家级党报在第四版刊登了这篇采访报道,报道的题目是:“玉贵人”之谜,副标题则是“从一则秘方谈中国古代养颜术”。因为是党报,从不刊登商业广告,更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