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春天,雅加达的雨季刚刚过去,阳光透过林清源果园的橡胶树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卓远和于素兰坐在宿舍门口的石凳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旧日历,正在商量婚礼的日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卓远凭借橡胶贸易的盈利,加上林清源的帮助,终于还清了于家剩余的债务。如今,他们终于能卸下重担,筹备一场属于他们的婚礼。
“就定在4月3号吧,”于素兰指着日历上的日期,眼里满是期待,卓远握住她的手,笑着点头:“好,听你的。不过委屈你了,我们只能办一场简单的婚礼,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贵重的聘礼。”
于素兰摇摇头,眼神坚定,语气温柔:“我不委屈。对我来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算没有盛大的婚礼,我也很幸福。而且,我们一起努力还清了债务,一起度过了最难的日子,这份经历,比任何聘礼都珍贵。”
筹备婚礼的日子里,橡胶园里的人都主动来帮忙。黎卓安带着几个女工,用红色的绸缎和纸花,把果园的小礼堂布置得温馨又喜庆;林清源特意从镇上买来新的桌椅,还杀了一头猪,准备在婚礼当天宴请亲友;阿荣叔则负责去唐人街,邀请华侨商会的陈会长和于素兰的几位老同学来参加婚礼。
于素兰也没闲着,她亲手缝制了自己的嫁衣——那是一件淡红色的棉布旗袍,没有复杂的花纹,却缝得格外精致。她还在旗袍的领口绣了一朵小小的兰花,那是母亲最喜欢的花。卓远看着她坐在灯下缝衣服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他悄悄去镇上的银铺,买了一枚小小的银戒指,虽然不贵重,却是他用自己赚的钱买的,代表着他对这份感情的珍视。
婚礼前一天,于素兰站在镜子前,试穿自己缝制的嫁衣。卓远从身后抱住她,“素兰,委屈你了,以后我一定会努力,给你更好的生活。”于素兰转过身,靠在他怀里,笑着说:“有你在,我就有最好的生活。”
4月3号这天,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林清源果园的小礼堂里,挤满了前来祝福的亲友。礼堂的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门口的桌子上放着卓安亲手做的糖糕和茶水;礼堂里面,墙上贴着“喜”字,屋顶挂着红色的灯笼和纸花,简单却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上午九点,婚礼正式开始。黎卓远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西装,那是林清源送给他的礼物;于素兰穿着她亲手缝制的淡红色棉布旗袍,头发上插着一朵白色的茉莉花,那是卓远一大早去果园附近的花田采摘的。两人并肩走进礼堂,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看到他们走进来,礼堂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陈会长坐在前排,笑着鼓掌;黎卓安和林清源站在一旁,眼里满是欣慰;于素兰的老同学看到她,都激动地挥手,小声说:“素兰,你今天真漂亮!”
婚礼的主持人是果园的老工人阿荣叔,他清了清嗓子,笑着说:“今天是卓远和素兰大喜的日子,感谢各位亲友来参加他们的婚礼。这对年轻人,历经磨难,不离不弃,用他们的坚持和爱,赢得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现在,我宣布,婚礼正式开始!”
首先是拜天地环节。黎卓远和于素兰面对着礼堂中间的“天地桌”,桌子上放着水果、点心和蜡烛。他们深深鞠躬,感谢天地的眷顾,让他们在困境中相遇,在磨难中相守。拜完天地,他们又向坐在前排的黎卓安和林清源鞠躬,感谢他们的帮助和照顾。黎卓安看着他们,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林清源轻轻拍着她的背,笑着说:“别哭了,应该高兴才对。”
接下来是交换戒指环节。卓远把那枚小小的银戒指戴在于素兰的手指上,轻声说:“素兰,往后余生,我会永远陪着你,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都会对你不离不弃。”于素兰也从口袋里拿出一枚她亲手做的银戒指,戴在卓远的手指上,哽咽着说:“卓远,我也会永远陪着你,和你一起面对未来的一切,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交换完戒指,亲友们纷纷送上祝福。陈会长站起来,笑着说:“卓远,素兰,你们是年轻华侨的榜样。我祝你们新婚快乐,永结同心,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说完,他还送上了一份贺礼——一块上好的绸缎,希望他们能用来做新衣服。
于素兰的老同学也送上了她们的礼物,有亲手绣的手帕,有好看的笔记本。她们笑着说:“素兰,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经常见面,但我们永远是你的朋友。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们。”
婚礼的最后,是宴请亲友。黎卓安和几个女工早就准备好了饭菜,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鲜嫩的炒青菜,有鸡汤,还有黎卓安亲手做的糖糕和汤圆。大家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礼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黎卓远和于素兰穿梭在亲友之间,向他们敬酒,感谢他们的祝福。黎卓远看着于素兰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感慨——一年多前,于素兰还是个失去双亲、背负巨额债务的孤女,而现在,她穿着嫁衣,站在自己身边,成为了自己的妻子。这份幸福来之不易,他一定会好好珍惜。
婚礼结束后,亲友们渐渐散去。黎卓远和于素兰回到他们的宿舍,宿舍里也被布置得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墙上贴着“喜”字,床上铺着新的被褥,桌子上放着水果和点心。
于素兰坐在床边,看着房间里的一切,心里满是幸福。卓远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素兰,今天开心吗?”于素兰点了点头,笑着说:“开心,这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一天。虽然婚礼很简单,但有你在,有这么多亲友的祝福,我就很满足了。”
卓远把她搂进怀里,轻声说:“对不起,没能给你一场盛大的婚礼。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我们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里面种满你喜欢的花,再给你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和首饰。”
于素兰靠在他怀里,轻声说:“我不需要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和首饰,只要能和你在一起,过着平平安安的日子,我就很幸福了。你还记得吗?以前我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什么都不会做,是你和姐姐帮助了我,让我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整理单据,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她顿了顿,继续说:“以后,我们一起努力,把橡胶贸易做得更好,等攒够了钱,我们就在果园附近建一座小房子,早上一起去看橡胶树,晚上一起坐在院子里看星星。要是卓容姐姐和卓逸弟弟能来印尼就好了,我们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卓远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说:“会的,一定会的。我已经给卓容姐姐写了信,告诉她我们结婚的消息,还邀请她和卓逸弟弟来印尼玩。等他们来了,我们一起带他们去看巴厘岛的海,去唐人街吃好吃的,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里的生活。”
于素兰抬起头,看着卓远的眼睛,眼里满是期待:“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还没见过卓容姐姐和卓逸弟弟呢,我很想认识他们。”
卓远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以后,我们不仅有彼此,还有卓安姐姐、林清源姐夫,还有卓容姐姐和卓逸弟弟,我们是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久,从过去的经历聊到未来的生活,从橡胶贸易的发展聊到家人的团聚。于素兰靠在卓远的怀里,听着他规划未来的样子,心里满是安全感。只要有卓远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夜深了,卓远看着熟睡的于素兰,脸上满是温柔。他轻轻亲吻她的额头,在心里默默发誓:“素兰,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守护你,让你永远幸福快乐,绝不会让你再受一点委屈。”
婚后的日子,平淡却充满了幸福。卓远每天忙着橡胶贸易的事,于素兰则在家里洗衣做饭,整理单据,偶尔还会去橡胶园帮忙。
周末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去唐人街逛街,卓远会给于素兰买她喜欢的桂花糕,于素兰会给卓远买他喜欢的书籍;他们还会一起去海边散步,吹着海风,聊着天,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甜蜜时光。
有一次,卓远因为谈生意,回来得很晚。于素兰一直坐在客厅里等他,桌子上放着温热的饭菜。卓远回来后,看到她还在等自己,心里满是感动:“素兰,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于素兰笑着说:“我等你一起吃晚饭啊,饭菜都热了好几遍了,你快尝尝。”
卓远坐在桌子旁,吃着于素兰做的饭菜,这份平淡的幸福,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财富。
两个月后,卓远收到了卓容姐姐的回信。信里说,她和卓逸弟弟很好,卓逸弟弟已经长大了,能帮她做很多农活,她们也很想来印尼看看,只是因为路途遥远,还需要再准备一段时间。卓远把信拿给于素兰看,于素兰开心得跳了起来:“太好了!等他们来了,我们一定要好好招待他们!”
新婚的甜蜜还未完全褪去,卓远和于素兰便开始规划未来的生计。卓远拿着账本算了一笔账——还清于家债务后,他手里仅剩三千块银元,这是夫妻俩未来生活与事业的全部本钱。在果园宿舍的煤油灯下,两人对着账本沉默良久,卓远先开口:“素兰,总在姐夫的果园做事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得有自己的事业,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于素兰点头,指尖轻轻划过账本上的数字:“我也这么想。你在橡胶贸易这行做了三年,熟悉市场和客户,我们不如就从橡胶生意起步,先做倒卖,慢慢积累资本。”这个提议正合卓远心意,他这些年跑遍印尼的橡胶产区,认识不少种植园主,也积累了稳定的客户资源,做橡胶倒卖确实是最稳妥的选择。
确定要自己做橡胶倒卖生意的当晚,卓远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他看着身边熟睡的于素兰,心里藏着几分忐忑。创业不是小事,他手里只有三千块银元,既怕辜负素兰的信任,也担心自己经验不足,到头来让夫妻俩再次陷入困境。思来想去,他觉得必须找林清源聊聊——姐夫不仅是他的长辈,更是在橡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前辈,他的意见,能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第二天一早,卓远特意起了大早,帮于素兰把仓库里的账本整理好,又叮嘱她:“我去果园找姐夫聊聊,中午可能回不来,你自己记得按时吃饭,别太累了。”于素兰知道他是去请教创业的事,笑着点头:“你放心去吧,仓库这边有我呢,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