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提灯引路 却之跃

31. 西山(一)100收加更1

小说:

提灯引路

作者:

却之跃

分类:

古典言情

杨笵原以为皇帝交于他的柏州一案应是蒙混过关了,哪曾想深夜外面还飘着大雪,一身穿青紫马褂之人撑伞立于府门前。

本在睡梦中,硬生生被人唤醒。杨笵心里不爽利,但瞧见那人一直在外候着,也没有进府。想着莫不是有何大事,召他们几个皇子前去议事?

“杜公公,久等了。”杨笵扯起僵硬的笑,出了府门。

杜勤颔首道:“三殿下,快些进宫吧,莫让皇上久等了。”

风雪刮得脸颊生疼,杨笵冻得搓搓手就钻进了车厢。一进去,身子暖和了不少,又开始泛起了一阵困意。他打个哈欠倚靠着,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马车停在了殿外,杜勤从后头下车走到杨笵的马车旁轻敲了几下车厢,“三殿下,到了。”

他跟在外头候了一阵,里面依然没有响应。杜勤估摸着人这是又睡过去了,他叹气一声踏着马镫撩开了帷裳一角。

冷风逮着一个缝隙拼命往里涌,刺骨的寒意把杨笵在睡梦中冻得清醒过来。他哆嗦着,朦胧的一双眼看向杜勤,憋着一肚子气。

“三殿下,到了。”杜勤好似没看到杨笵充满怨念的一张脸,皮笑肉不笑的重复刚刚的话。

杨笵下了马车,跟在杜勤身后,边走边整理着松垮的衣裳。待听到传话声,他又猛拍脸颊两侧让自己精神点。

他拍脸的声音一直传到了御书房,杨笵刚迈入殿内,就见里面还立着一人。他也恰好朝自己这一侧看来,二人目光相对,又很快移开。

“儿臣叩见父皇。”杨笵跪地行礼道。

“起来罢。”

杨笵刚一站起身就又听得皇帝道:“还没睡醒?”

吓得他腿一抖差点站不稳,杨笵连忙道:“不是的父皇,儿臣刚刚只是在马车里坐得久了些,有些乏意。”

杨赋世收回留在他身上的目光,提笔沾墨在纸上写下了一人的名讳。他吹干墨迹,而后转手递向男子。

邹时弯腰接过,快速看过后便收在了袖子内。

“此去边疆,自有人与你接应。”杨赋世说着拄着拐杖站起身,静谧的书房内,唯有拐杖碰地的声响。

“柏州一事尚有缺漏,若朕不过问,你是否打算就此糊弄过去?”

杨笵大气不敢喘,拱手回道:“父皇派与儿臣之事,儿臣一刻也不敢懈怠。只是此事牵扯甚广,儿臣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你这意思是指朕用非其人?”

杨赋世的声音颇具压迫感,这短短的一问让杨笵后背冒起冷汗,他不得不余光瞟向邹时,一脸苦涩。

察觉旁边炽热的目光,邹时屈膝跪地道:“皇上,三殿下一向与军中之人不曾有所往来,实在是有难言之隐。何况,您将柏州重任不交托于他人,不就生怕其官官相互,而殿下在此方面无所交集,依靠的是皇上的知人善任。”

此言一出,低沉的笑声蔓延开来。杨赋世视线落在年轻男子的面上,他低着头,烛火投射在他身上,长捷低垂覆盖出一层阴影来。一袭朱红官袍加身,不过区区五品官员,却能这般善辩。

当初是他留意的少了。杨赋世笑道:“你且起身。”

见人站起来,他才对一旁低头胆颤的杨笵道:“平时没个正经样,这看人眼光倒是不错。”

杨笵听出来这是在夸他慧眼识珠,招纳了一个邹时这样的贤才。他宽下心来,脸上镇定不少,“父皇谬赞。”

“行了!召你前来不过是让你把柏州一事,务必放在心上。别看御史台已结案就撒手不管了。”杨赋世语气带着嗔怒,拐杖也随着他的音色重敲了地面。

“儿臣记下了。”

浓重的夜色悄然爬上红瓦,皇帝脸有疲意,让他们二人退下。出了内殿,迎面吹来的冷风往衣里钻,杨笵现下并不觉得冷。沉甸甸的心从御书房离开后,才缓上那么一口气。

他揣着袖子随着邹时迈步下玉阶,说出了心中的疑惑,“没想到在御书房碰到你,也是父皇叫你去的?”

“是我自己要面见皇上的。”

邹时走在前头,声音被呼哧的风声吹散。杨笵快步跟上,“你大半夜不睡觉,也得让我睡个好觉啊。”

耳畔是男子的责怪之声,邹时脚下走到了马车前,他停了下来冲杨笵道:“殿下这是日子过舒坦了,忘了昔日之痛。”

袖子里的两只手相互抓得很紧,杨笵道:“我只是发个牢骚,刚刚之事多谢。”

“谁叫我是殿下最为倚重的幕僚呢。”邹时无奈摇头,不过是对杨笵点到为止,他也不想揭露那本就愈合的伤疤。他上了马车,一手拉开车帘见人还站在底下。

杨笵眼眸巴巴地望着自己,似是有话要说。

“邹时,你是不是又要去边疆了。”

“是啊,臣为殿下鞍前马后,殿下可莫要躲在后头偷懒了。”邹时说着,拉下了车帘挡住外面风声。

马车往宫门的方向行去,杨笵视线久久未有移开,这一夜的困意荡然无存。仿佛能感受到他的目光,前方马车里的声音隔空朝他传来,“殿下切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来者犹可追……杨笵心内一暖,朝那被雪掩埋的车影喊道:“邹时!保重!我在都城等你回来!”

久久地,再也听不到回音,他不知道那人是否听见他的呼唤。杨笵的发鬓、眉峰落了一层莹白剔透的霜,仆从撑伞替他挡住细雪。他却感到视线受阻,于是摆手道,“不必,我想送送他。”

此去边疆路途也算是熟悉,邹时未有多再府中停留,带了些吃食备着,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夜路。

李山箐与邹时同坐一车,见大人拿出一张纸递给他,上面赫然写着杜封二字。他想了想说道:“这难道是杜勤的义子?”

“八成是的。”邹时道:“这是皇帝安插在边疆的眼线,此次便由他同我们接应。”

“自从边疆那次动荡后,皇帝仍心有余悸。”李山箐说着,沉声又道:“不知此人可靠得住?”

邹时闭目养神道:“无论如何,去去便知。”

-

芜州。

他们几人围在屋内,依着掌柜此前所言画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