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娘子带我躺平到结局 是岁

35. 出征

小说:

娘子带我躺平到结局

作者:

是岁

分类:

古典言情

太后突然驾崩,根据礼制,国丧期间,皇族子弟须守孝一年,不得举行婚嫁之事。

公主和亲之事是万万行不通了。

圣上本想封御史大夫李卿之女为郡主,让其替公主去和亲,可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此事传到了蛮夷使臣的耳中。

使臣写下了一封充满挑衅意味的信件,派人火速送回部落,命令部落首领集结兵马,准备与虞国开战。

如今,虞国不得不应战。

可是,该派谁前去应战呢?

朝堂上,众臣议论纷纷。

“这可如何是好?还是走到了开战这一步。”

“嘿,我说你这赵老头,怎么临了临了,变成了贪生怕死之辈,小小蛮夷,何足畏惧,我大虞朝定会打他个落花流水!”

“可派谁前去应战呢?”

沈也抿抿唇,是啊,前去应战的人选确实是个问题。

本来大皇子虞铭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武艺高强,谋略过人,圣上对其一直寄予厚望。

可是昨天夜里,太医突然来报,大皇子虞铭在马场时不慎从马上摔落,伤势严重。

经过一夜的紧急救治,虽然暂时稳定了伤情,但他的腿一时半会儿根本好不了,如何能领兵出征?

虞辞如今正被圣上禁足……

沈也眉心一动,那就只有虞洲了。

“嘿呀,只有四皇子了。”

“这……四皇子从小在南台观修行,若是与大皇子和二皇子相比,这……这根本没法比啊。”

“是啊,一个常年修行之人,对兵法战事,知之甚少,这可如何是好?”

沈也在一众官员中寻着虞洲的身影,她一抬眸便对上了他的眸子,他的眸子亮亮的,好似装着星星。

沈也扶额苦笑,这家伙,怎么像个痴汉一样望着她。

虞洲旁边的官员看到虞洲这幅咧着嘴不知道在笑什么的样子,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人如何上战场。

虞洲丝毫没有察觉到身边官员的无奈和忧虑,一直对着沈也星星眼,内心不停地OS:

“娘子看我了!娘子今天真好看!娘子又看我了!!!”

圣上皱着眉头,轻声叹了一口气。

下一瞬大殿的大门被推开,光亮撒进大殿里,大殿变得更加明亮,一道身影逆着光走进了大殿。

这道身影身着银甲,步伐又快又稳。

撒进大殿里的光流转在银甲上,衬得他的身影愈发挺拔。

“父皇,儿臣愿做主帅,率兵出征。”

待那道身影完全走到大殿最前面前时,众臣终于看清楚了她的长相。

是公主虞昭!

沈也听到了几位大臣的惊呼声。

圣上的脸上挂着惊讶的神情,语气里也是掩不住的惊讶:“昭儿,你……”

虞昭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父皇,这场战事本就是因为儿臣不能去和亲而导致的,儿臣愿亲自前往边境,率领众军,以身应敌。”

沈也没想到,虞昭竟然要亲自去应敌。

朝臣议论纷纷,“这可比四皇子更不靠谱”

“是啊,一介女流,如何应敌?”

“公主应敌,这不是平白让蛮夷一族笑话咱们大虞朝吗?”

兵部侍郎李大人迅速出列,站到大殿前头,跪地奏道:

“圣上,公主乃金枝玉叶,若是让她亲赴战场,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大虞无人可用?”

另外几位大人也纷纷出列,附和道:“是啊,还请圣上三思。”

随即,朝堂上的,几乎所有的大臣皆跪了下去,他们齐声道:

“臣等请圣上三思。”

沈也直直地站着身子,她的神情十分严肃,她知道,虞昭并不是众臣口中的柔弱公主。

虞昭有勇有谋,武艺高强。

这么多年,虞昭已经被束缚了太久,她本该是遨游在天空的鹰,而不是被困在皇宫这四角天空里的莺。

之前,众臣要她去和亲,为了百姓,为了大虞,她没得选。如今,她不用再去和亲,她有机会用自己的一身本领出征应敌。

沈也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她一步一步走到大殿前头,与虞昭并肩而立。

“沈学士,你这是何意?”圣上不解地问道。

沈也跪下身去,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圣上,公主同大皇子、二皇子还有四皇子一样,她是您的孩儿,是大虞的公主,她的身上流着像他们一样的,英勇善战的血液。臣请奏允公主出征应敌!”

沈也将话说完后,席裕安竟也站了出来,他道:“臣与沈学士不谋而合,公主若能出征应敌,不仅能激励三军士气,更能向天下展示我大虞女子的坚韧与胆识。”

李大人道:“万万不可啊圣上,公主连刀握不住,如何能上战场杀敌?”

虞昭弯唇笑道:“李大人怎么就能确定我不会舞刀弄枪,不习武术?”

李大人闻言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应道:“啊这……公主,你就莫再逞强了,如今大虞的境况如此危机,你就别来添乱了!”

听了他的话,虞昭也不再与他辩驳,她跪下身请奏圣上:“父皇,儿臣想要出征应敌,必得先让诸位大臣信任和心服口服,儿臣请求与军中诸位将士比武。”

圣上的视线紧紧地落在虞昭的身上,沈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眼底匆匆划过的那一抹赞许。

圣上的语气变得十分严肃:“昭儿,比武之事,非同儿戏。你真的想好了?”

虞昭抬眸,目光坚定地应道:“父皇,儿臣心意已决。儿臣明白比武的风险,但唯有如此,才能让众臣安心,也能激励全军士气。儿臣自信,不会辜负父皇和众臣的期望。”

圣上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既然你如此坚决,朕便允你。你可莫要让朕失望。”

“是。”虞昭的话中是掩不住的开心。

沈也也替她开心,她终于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了。

两个时辰过去了,在圣上与众臣的亲眼见证下,虞昭击败了军中将士一共五十名,打破了大皇子先前的记录。

此前,大皇子的记录是在两个时辰内一共打败了四十七名将士。

沈也觉得虞昭真真是厉害极了,仅凭一己之力便打败了这么多战士。

这还是沈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虞昭,她在比武场上,英姿飒爽,十八般武器,她样样都会。

从前的虞昭,明明舞得一手好剑,耍得一把好枪,却因为身份的限制,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显露半分。

思及此,她的心中泛起阵阵心疼。

虞昭站在比武场上朝着沈也露出胜利的笑容时,沈也也陪着她笑。

好在,她终于找到了做自己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先前否决虞昭出征应敌的大臣们此刻再也说不出一句反对的话来,他们大多数人对此事啧啧称奇。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大虞朝的公主竟是这般地厉害,一点也不输几位皇子。

圣上龙颜大悦,拍手称好,话里话外都是对虞昭的表扬。

“好啊好啊,昭儿,朕从前竟不知,你如此骁勇善战,好,不亏是朕的女儿,大虞朝的公主!”

“那父皇……儿臣是否可以出征应敌?”虞昭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沈也知道她是在担心,担心圣上不同意她出征应敌。

圣上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顿了半分后,声音洪亮地宣布:“众臣听令,此次与蛮夷的战事,朕特封公主虞昭为主帅,领军出征。”

众臣皆道:“圣上英明!”

虞昭跪地叩首,语气坚定地应道:“儿臣定不辱使命,愿为国家,为父皇,尽忠职守。”

沈也本以为事情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席裕安突然站出来道:“圣上,公主确实英勇善战,堪任主帅。”

随即席裕安话锋一转,他突然提议道:

“可副帅的人选还未定,臣以为四皇子虞洲便是最好的人选,四皇子乃皇室血脉,身份尊贵,若能担任副帅,必能协助公主,共同带领我军大败蛮夷。”

沈也与虞昭同时皱起了眉头,席裕安这是要干什么?

宫中谁不知道虞洲不同于另外两位皇子由专门的老师教习武术,他自小便被养在南台观,不善武略,去了战场,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沈也突然想到了什么,大皇子虞铭昨夜突然就从马上摔了下来,早不摔晚不摔,偏偏是在这么重要的时候出事了。

本来她觉得虞铭落马的这件事真假未可知,可如今看来,定是假的。

席裕安今日主动向圣上推荐虞昭做主帅,又让虞洲做副帅,恐怕是想借蛮夷战事,一举打击虞昭和虞洲二人。

此次出征若是真的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虞洲也没有说什么,圣上道:“好,那便如席爱卿所说,命四皇子为副帅,随军出征,协助公主,共同御敌,你们二人务必要确保战事顺利。”

“是,儿臣遵旨。”

虞昭和虞洲二人应下圣上的旨意。

沈也见状,迅速躬身请奏道:“圣上,战地处于我朝与蛮夷还有拂郎的交界处,臣申请随军出征,做军事翻译,协助公主与四殿下击败蛮夷。”

“好。”圣上答应得十分痛快。

晚上,沈也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姜江披起一件红色的衫子转了一圈,衣摆随着她的动作轻盈地飘扬开来,好似一朵绽放的海棠花。

“很美。”宋平安笑意盈盈。

姜江的眼睛弯成月牙儿,她的脸颊因为长时间的饥饿略显凹陷,但笑容中却依旧透露出明媚的光彩。

一位慈眉善目的婶子走上前来夸道:“两位姑娘,你们的眼光真好,这件红裳是店里最抢眼的货色,只需八两银子。”

姜江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现代,她没钱买下这件衣服。

宋平安看出姜江的窘迫,无奈她今日也没带银两,她只好向姜江摇摇头。

婶子也看出了姜江的窘迫,她摆了摆手,笑容和蔼:“不碍事,姑娘们,喜欢就好,买与不买都无事。”

“这件我们要了。”谢闻已翩翩而至,她说这话时视线落在了姜江身上又很快地别开眼,回头让身后小厮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递给婶子。

回去路上,姜江不时地偷瞄谢闻已。

他坐在那里,身着月白色长袍,他的双眉如同初春时节新抽的柳枝,细长挺拔,微微上扬。

她在心默默赞叹:之前忙着吃糕点,现在才发现这小子长得还不错,一股少年气。

回到采闻司,谢闻已的身影在厨房里来回穿梭,手法熟练地操持着锅碗瓢盆……

一个时辰后红烧肉、清蒸鱼、碧绿的炒菜蔬和一锅熬得浓稠的汤陆续被端上桌。

宋平安,姜江,魏如贤三人同时咽了咽口水。

宋平安夹起一块清蒸鱼:“鲜嫩!”

姜江夹起一块红烧肉:“肥而不腻!”

魏如贤:“这炒菜蔬爽脆!”

谢闻已站在一旁,他很满意三人的反应,他的眼睛在烛光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夜晚姜江望着包好的红衫子暗自下定决心,从此以后,她得抱紧这条大腿。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谢闻已是个有钱的好靠山。

此后半月,魏如贤给宋平安和姜江安排的活不是打扫院子,就是去城中市集或者村口听大妈们聊天。

大妈们聊家里长短,聊城中村内八卦。

李大妈:“听说了吗,刘员外又新娶了房小妾……”

朱大姨:“赵家的小女儿被山里的妖怪掳走了……”

赵大婶:“村外有个老中医救活了一个断气的人……”

姜江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这十五日她的日子过得着实安逸。

早上出门听八卦,中午回来休息,晚上回采闻司吃谢闻已做的饭,偶尔还能哄骗谢闻已买点她喜欢吃的小食。

不过这么十几日,日日去听姜江是真的倦了。

宋平安则是将听到的传闻整理出来,向魏如贤汇报。

“魏大人,这十五日我与姜江依照你的安排在城中市集与村口一共收集到六十八条传闻,经过验证,只有三条是真的。”

姜江在一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