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借我入骨刀 勿扰清梦

10. 旧雨重逢

小说:

借我入骨刀

作者:

勿扰清梦

分类:

古典言情

一连三日,永和寺静了下来。

风还是那阵穿过松林的山风,钟还是那记敲破晨昏的古钟。

二人不再于言语间相互试探,更多的时候,在那棵老松下的石桌旁,一人静坐,一人观棋。风过松涛,棋子落下,除此之外,再无多言。

只是偶尔,容锦自经卷中抬眼,会撞上纪君衡投来的目光。

那目光不带温度,更像在打量一件趁手的兵器。他不在意它的来历,只看它是否锋利,够不够资格做他的刀。

这念头刚在心底闪过,郭嬷嬷端着一碗新熬的参汤,自外间走了进来。

汤气氤氲,带着一丝微苦的甜。

她刚要开口劝容锦趁热喝下,禅院之外,骤然传来一阵异响。

是成队的甲胄与仪仗,绝非寻常香客。

郭嬷嬷手一抖,汤差点洒了,连忙搁下碗,快步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条缝隙。

只一眼,她便倒抽一口凉气,回身压着嗓子,又惊又急:“锦儿!是晋王府的人!”

容锦却像是没听到,甚至没有回头。

仿佛这场不速之客,是一场早就卜算好的秋雨。

不多时,一名身着宝蓝色锦袍、头戴梁冠的中年管事,在寺中知客僧的引领下,步入了这方小小的院落。他身后还跟着四名健仆,两人抬着一只紫檀木匣,两人捧着描金托盘,其上覆着明黄锦缎。

见了容锦,深深一揖。

“老奴李忠,给七殿下请安了。”他的声音不高不低,透着久经世事的圆融,“我家王爷听闻殿下贵体违和,于寺中静养,心中万分挂念。特命老奴送来一株千年的血灵芝,聊表寸心。王爷说了,兄弟之间,本该守望相助,殿下千万莫要推辞。”

这话说得亲切,句句不离兄弟情深,姿态却摆得极高。

名为探望,实为施恩。

容锦轻咳两声,并未起身。“有劳李管事跑这一趟。三哥的心意,我心领了。只是我这身子不争气,恐辜负了这等天材地宝。”

这时,纪君衡自禅房走出,负手立于廊下。

李忠又是一个长揖,只是这次,腰弯得浅了些。

“这位,想必便是南阳王世子了吧?老奴有礼了。我家王爷常言,纪世子乃人中龙凤,少年英才。世子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若有何难处,尽管开口,我家王爷定当援手。”

拉拢之意,昭然若揭。

纪君衡微微颔首:“有劳晋王殿下挂心。陛下恩宠,居有寺,食有禄,臣不敢有怨。”

他一句陛下恩宠,便将晋王的热络轻飘飘地挡了回去。

君恩浩荡,何须你一介王爷来多此一举?

李忠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到底是晋王府的总管,这点场面还是撑得住的。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描金的朱红请柬,双手奉上:“七殿下,纪世子,再过三日,是我家小主子的周岁生辰。王爷在府中略备薄酒,特邀二位拨冗一叙。王爷说了,都是自家人,正好热闹热闹。”

这张请柬,才是今日真正的来意。

在送上厚礼,摆足姿态之后,再递上这张无法拒绝的请柬。

晋王府的算盘,打得又响又亮。

容锦抬眼,与纪君衡的视线在空中不期而遇。

该来的,终于来了。

李忠走后,那股子令人窒息的官场气派才算散去。

曹贺从后院探出个脑袋,对着那远去的仪仗啐了一口,走上前来,满脸不屑:“这晋王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手底下的人却个个眼高于顶,比谁都精明。世子,我看他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纪君衡不语。

曹贺自讨了个没趣,又转向容锦,挠了挠头,好奇地问:“七殿下,你这三哥到底是个什么人啊?啧,京城里传得神乎其神,听说把天下读书人的心都给笼络住了。”

容锦被曹贺问得一怔。

前世,她那个三哥啊……

那年被禁足在永乐宫时,曾听一个洒扫太监的闲聊中说起。

“……听说了么?晋王殿下府上的红梅,开得跟火似的,是京城一绝。可不知怎的,王爷昨夜里突然下令,命府中所有下人,连夜将那满园的红梅,尽数染成了白色……”

“染成白色?为何啊?”

“谁知道呢。只听王爷说,红色太吵了。”

“像血。”

容锦回过神,只觉一股寒意自心底升起,她忍不住拢了拢衣襟。

然后随口打发曹贺,“我只知,三哥他素来礼贤下士。”

*

赴宴那日,天色尚早。

马车行至城南清乐坊时,却毫无预兆地猛地一颠。

紧接着,车身便朝着左侧,无可挽回地倾斜下去。

“世子当心!”

曹贺在车外一声断喝,随即传来他利落翻身下马的声音。容锦在车厢内被晃得东倒西歪,额角险些磕在窗棱上。她下意识地伸手扶住车壁,稳住身形,才听得曹贺骂骂咧咧的声音传来:“他娘的,哪个杀千刀的在路上撒了铁蒺藜!”

纪君衡掀开车帘一角,朝外看去。

只见曹贺正蹲在地上,从左前轮的轮轴断裂处,拔出一枚锈迹斑斑的三角铁钉。他将那枚铁钉递到纪君衡眼前,脸色难看:“世子,怕是得换个轮子了,一时半会儿走不了。”

纪君衡接过,指腹在崭新的划痕上轻轻一捻,随手将其扔进路边沙土里。

“无妨,修吧。”

车厢内,气氛比外头的天色还要沉闷。

容锦与纪君衡相对而坐,一个闭目养神,一个垂眸看着自己的指尖。

她有些坐不住了,借口道:“车里闷得慌,我下去走走。”

纪君衡嗯了一声,眼也未睁。

清乐坊是京中有名的匠人聚居之地,街边多是些不起眼的铺子,卖着些寻常人家用得上的物件。容锦漫无目的地踱着步。

风将街角一家铺子门前“琉璃斋”的布幡吹得猎猎作响。

容锦的脚步,倏地一顿。

前世,也是这样一个阴天。

崔临安出门前,见她神色晦暗,了无生气,忽然轻声说起京城的风物。

“……公主不必灰心。”

“待风波平息,若有机会,在下带您去看看城南清乐坊的琉璃灯。听闻那灯转起来,光影变幻,如梦似幻。看着它,心里总能亮堂些。”

容锦的脚步,不受控制地朝那铺子走去。

她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满室琳琅的灯影瞬间将她淹没。

店家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叟,正伏在案上,用细如牛毛的笔,给一盏未完工的仕女灯点睛。见有客来,他头也未抬,只懒懒地道:“客官,随便看。看上哪盏,自己取。”

容锦目光在架子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了最顶层角落里,那唯一一盏还未点亮的走马灯上。

那灯身,用极薄的琉璃片拼接而成,上面用细笔勾勒着一幅《山河社稷图》,笔触精妙,气势磅礴。灯的内里,悬着几片裁剪成人物状的剪影,有帝王,有将相,有文臣,有百姓。

哪怕只是静静地立在那,也能想见,一旦烛火燃起,光影转动,将是何等壮丽的一番景象。

“店家,就要那盏了。”容锦指了指。

老叟眯着眼瞧了瞧,咂了咂嘴:“哎哟,客官,真不巧。这最后一盏《山河灯》,就在您进门前,那位公子已经先订走了。”

容锦心头一空,下意识顺着老叟示意的方向望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