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农门女首富发家史 钟宁

16. 得遇贵人2

小说:

农门女首富发家史

作者:

钟宁

分类:

穿越架空

宋葳蕤心里记挂着做栗子糕的事,一夜睡得不沉,不到卯时就蹑手蹑脚起了床。

屋外有些凉,夜空像一片巨大的乌蓝色幕帘,轻飘飘笼在头顶,月明星稀。

宋葳蕤蹲在井边巴望,乌漆墨黑的,看得不清明,只凭着旧日熟悉的手感打了一桶水来洗漱。

说是井,其实不过是凿了个深窄的水坑,里面积聚着雨水,边上有许多根空竹管首尾相接,将后山泉眼处沥出的甘泉引入这个水坑。

下流村的人洗衣做饭、灌溉盥洗都靠小路南边那条无名河,而梁家因为凿了这个积水坑,日常用水方便许多,只需去河边浣洗衣物。

井边黑森森的草丛里发出的虫鸣实在聒噪,宋葳蕤漫不经心扒拉一下草丛,一扭头就看见二嫂的黑影钻入灶房,随后,油灯的光辉从干裂的泥墙缝隙和破旧木窗中透了出来。

宋葳蕤匆匆洗漱完进了灶房,二嫂正把泡了一宿的红豆冲洗沥水,一听推门便知是宋葳蕤来了,头也不回道:“三弟妹,东西都备齐了,咱们得手脚快些,做完了还得做朝食呢。”

妯娌二人先把满满一箩筐的栗仁抬到石磨边,覃文淑负责把栗子磨成泥,宋葳蕤去熬豆沙和薄荷水。

久泡后的红豆衣充盈成浅红色,宋葳蕤点火烧锅焖红豆,只放了极少的水,盖上锅盖后,沿着锅盖缘覆一圈湿布,将灼热的蒸汽牢牢闷在锅里。

趁着焖红豆的时间,又端着油灯去草丛里掐了少许野薄荷,用另一口锅烧水,把洗好的薄荷抖入滚水,不一会儿捞出烫熟的薄荷,再盛出碧绿的薄荷水,薄荷的清气让她更清醒几分。

她舀了几瓢糯米面和籼米粉拌匀,加入冷却的薄荷水和素油调成糊,再移到蒸屉上蒸至黏稠凝固后倒出来。

接下来搓揉粉团才是最关键步骤,哪怕烫手也得咬着牙使出无影手来搓揉粉团。宋葳蕤一边揉一边少量多次加糖,直至糖粒融进去,粉团揉到光滑半透明才能停下。

此时锅里的红豆香气越蒸越浓,她搛起一颗红豆用手指一捻,触感软烂沙糯,便知差不多了,赶忙撤出木柴,只留灶坑里的火星子用余温蒸干红豆中的水分。

再倒些糖和油在红豆里,用擀面杖不停地搅动擂打,宋葳蕤搅得手臂酸麻,咬牙坚持了好半晌才做好一锅油光顺滑的红豆沙。

忙了这一通累得够呛,一回头朝门外望了望,天色渐明。

覃文淑提着半桶栗泥过来,一进门就歪靠在门边,苦笑道:“我只做这一回,以后再也不做了。”说着还甩了甩推磨推到几乎无知觉的手臂,“我这手啊、腰啊、腿啊,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宋葳蕤忙扶她坐下:“你歇着吧,剩下的就是包起来,我自己来就行。”又将桌上的蜂蜜薄荷水推到二嫂面前:“先喝点水润润喉。”

覃文淑呷一口蜂蜜薄荷水,又甜又清凉,口中充斥着甜蜜,喉管往下一路透凉。

她一边喝着一边看着,只见宋葳蕤将红豆沙搓成小球,裹上一层细腻的栗子泥,最后包在晶莹剔透的糯粉皮中。

宋葳蕤十指灵巧,糯粉皮在她手中转了几圈,被捏成各种各样的精致形状,海螺状的、花苞状的、寿桃状的……一个个瞧着就玲珑讨喜。

覃文淑看得心里痒痒,搓手道:“我也想试试。”

她学着宋葳蕤的手法捏了几个,有点样子,只是不大精致。

覃文淑把自己捏的丑团子放到宋葳蕤捏的花苞边上,立刻就被比下去了,她顿时被激出好胜心,嘴里也不再叫累喊乏了,直嚷嚷着:“嘿,我就不信了,今儿非得捏出个好看的。

宋葳蕤并不直说要领,只抿着唇轻笑,手上动作刻意放慢了许多,好叫二嫂看个仔细。

手上功夫不是旁人三言两语就能教会的,说到底还是得学的人自己摸索领悟。

好在覃文淑是个心灵手巧的,一连捏了二三十个,终于略得要领,可以捏出像模像样的花苞了。

妯娌二人忙得不亦乐乎,谁都没想起做朝食的事,等覃文淑想起这茬,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

覃文淑一拍大腿:“坏喽!我俩忙昏头了,朝食还没煮呢,三弟四弟要去书院,恐怕赶不上了。”

宋葳蕤被二嫂这一惊一乍吓得一哆嗦,拿了个海螺状栗子糕在手里晃了晃:“朝食就吃栗子糕吧,现成的,不用煮了。”

覃文淑:“吃栗子糕也成,那我再去削两节薯蓣,冲个薯蓣蛋花甜汤配着栗子糕吃。”

待梁家众人进了灶房,一看见桌上的精巧糕点便知宋葳蕤又琢磨了新吃食。

梁仙仙捏起一枚糕点,听二婶说这个表皮半透明、触感又软又弹的东西叫栗子糕,小小的人儿惊奇问道:“这真是栗子做的吗?”

“栗子磨成泥包在里头呢。”覃文淑盛一碗薯蓣甜汤端到小侄女面前,笑着哄小馋猫:“是你三婶做的新花样,我尝过了,好吃着呢。”

一听是三婶做的,小姑娘更是迫不及待想尝尝味儿,她对三婶的厨艺早在吃到第一口酱扇骨时,就心服口服了。

梁仙仙端着热气腾腾的甜汤吹了吹,顺着碗边哧溜吸了一圈,先喝一口甜汤润润喉咙,而后便急着去尝栗子糕。

外皮有嚼劲却不黏牙,一口下去就爆出里面的流心栗子泥,里层的红豆沙细腻顺滑,不甜的栗子泥恰好中和了豆沙的甜腻,外皮加了薄荷吃起来很解腻,吃完后还能唇齿留香,真真是一重滋味后还接着另一重。

梁家众人尝了栗子糕后无一不赞这个美味,简直要把宋葳蕤的手艺吹上天,就连一直给她使绊子的侬春琴都别别扭扭说了句确实好吃。

宋葳蕤被他们夸得心里飘忽,一反常态地龇牙傻乐,比往日少了拘谨,多了鲜活。

她看向梁以讷,眨着那双出挑到令人瞩目的眸子,眼神询问真的那么好吃吗?

梁以讷看着她不禁想笑,旋即又不自在地扭头绷紧脸,温声鼓励:“你的手艺,比起县里糕点铺也不遑多让。”

临走时,梁以敏把笈囊挂在脖子上,左手抓四个花苞,右手抓五个海螺,腮颊塞得鼓鼓囊囊,口齿含糊道:“三嫂这手艺不到我们塾堂摆摊,真是那群呆子的损失。”

得了连番夸赞,宋葳蕤心里暗戳戳乐开了花,四弟的话倒是提醒了她,摆摊卖栗子糕也是个生财门道。

虽然栗山县遍地是栗子,但是把栗子做成糕点的不多,既然她的栗子糕能迎合梁家人口味,没准栗山县的人也会喜欢这一口。

栗子糕是她和覃文淑一起做的,是以先跟二嫂商量一番,两人一合计觉得摆摊可行,说干就干,立马背上栗子糕去栗山县。

栗山县城南有一条专卖糕点的长乐巷,巷子里大小林立的茶点铺有二十来家,县城糕点行中的翘楚禾香楼和大雅斋就在长乐巷里。

宋葳蕤和覃文淑在长乐巷口摆起地摊,掀开蒙在背篓上的布,糕点晶莹的外皮在阳光下越发清透,夹着黄亮的栗子泥,看着就让人食欲满满。

覃文淑虽然知道这栗子糕十分诱人,但心里还是有点没底,毕竟这里可是长乐巷,栗山县周边做糕点的大师傅都齐聚在这里,在这儿卖糕点不是班门弄斧么。

覃文淑犹豫开口:“要不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卖吧,长乐巷里那么多家糕点铺可选,人家未必看得上咱们这些摊货。”

宋葳蕤觉得二嫂的顾虑也有道理,但思索片刻后,仍然觉着长乐巷口是最合适的地段。

“别的地方的人未必想买糕点,但来长乐巷的人都是来买糕点的。”宋葳蕤顺势蹲在背篓后面,一手托着下巴:“来这儿买糕点的人要求高,出手也大方,卖价能高一些。我们在巷口,是进长乐巷的必经之处,方便截住客人,不如赌一把。”

这些栗子糕是她和二嫂半夜起来辛辛苦苦做的,她才不想贱卖。在长乐巷口卖糕点就像一场赌博,赌赢了能狠狠赚一笔,赌输了……大不了再跑去别的地方卖,只是价格没有在长乐巷卖的高,反正不会比贱卖更差。

摆摊没多久就看见一个褐衣大爷走来,远远地瞥一眼,觉得她们就两个背篓,实在简陋。

大爷脚步未停,直直进了巷子里。

宋葳蕤和覃文淑托着下巴互望,两人大眼瞪小眼的,而后又无奈地垂头,继续等待。

稍过片刻,又有三三两两的人走来,宋葳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满眼期待地看向行人,再满脸失落地垂下脑袋。

宋葳蕤寻思着不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