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公主她把指挥使毒哑了》

43. 蹊跷

向澄亲手扶起那人,对他深深一拜。这一拜,是谢他让家人亲眷尸首入土为安,也是谢他将当时情状一一告知。

向澄细细叮嘱念桃将人领去好生上药,妥善安排。

待人走后,向澄才颤抖着嗓音问抱枳:“此人可信否?”

抱枳奉了温热的帕子,沉声答话道:“应是可信。”

“属下查过此人底细。他祖籍便在舒城,世世代代农耕为生,幼时家中还算富裕时,也随乡里老人读了几年书。直到其父被匈奴所害,家道中落,又有幼弟幼妹要抚养,才落了商藉,以倒手贩卖些小物维持生计。”

可惜百般护持的幼弟幼妹也皆死于匈奴马蹄之下。

她思索片刻,补充道:“此人妻子的母亲也曾做过侯府四娘子身边武婢,只是与属下年龄差得大些,属下并未见过。”

向澄颔首,原是勇武侯府旧部之子,难怪字字泣血。

抱枳和持棘两位婢女皆是勇武侯府部曲之女,因身具习武根基,自小便随家人演武弄枪,后成了府中武婢。

七年前,二人同数位武婢一起,奉勇武侯之命,前往行宫为其外孙女忘忧公主赐年礼,再替勇武侯看看让他满心挂念的“小阿狸”。

大桓国土广袤,从北方苦寒之地到南方水乡,快马加鞭也需数月行程。几人霜月出发,为避开回程风雪难行之日,本欲在行宫陪公主过完年,待天气转暖,再回舒城复命。

却不曾想,此次一别,竟是无家可归。

勇武侯府嫡枝四十二口、部曲两千五百六十八人,连同全城百姓,与附近乡里居民,皆命丧于匈奴铁蹄冷箭之下。

舒城仍在,家却不存。

自此,她们便留在向澄身边,尊她为主,替她做事,也是为替家人好友报仇。

向澄缓和情绪,郑重对抱枳道:“此人身份还要继续彻查!舒城旧案真相如何也该昭于天下!”

舒城一案结案甚快,当年的向澄也不是未曾疑过此案是否真同案卷上书相悖,内存隐情。

可是那时皇帝亲政不久,先帝余威尚存,她与皇帝父女隔阂深重,同高宗皇帝却是祖孙情深,尚信朝政清明。加之她年纪尚幼,人微言轻,便未深究。

即便如此,这些年来持棘奉她之命开设医馆食肆,也未免没有追查舒城旧案之意。杳无音信七年,如今终见一丝端倪——舒城闭城定有内情!

向澄心中一阵百感交集,实在不知这一消息是否算得上喜讯。

朝北的客栈内里昏暗,烛芯“噼啪”爆开火星,向澄猛然回神,便看见缓步进门走来的念桃。

念桃手捧刚从车中樟木箱中取出的软绸披帛,柔声道:“殿下,外面又起风了,应该加件衣物。”

墙根苔藓的湿气愈发浓了,腥味混合着草物的青涩气味从大敞开的窗子争先恐后地涌入鼻腔。向澄朝窗外眺望,远处灰色的积云像粗陶钵倒扣在矮山上。

停歇了几日的风雨复有卷土重来之势。

向澄心中怀揣旧事,也无心再感受蜀地风土人情,神情恍惚回到秦王府上。

念桃在黄花梨木箱中翻出旧信匣,奉至向澄面前。

向澄净手,接过那份轻薄的帛书,此帛经年累月,屡展屡合,已泛旧色,边角已显斑驳。

向澄缓缓展开——

“吾女孙阿狸:每至江南雝雝鸣鴈,舒城栗烈觱发,又至汝母忌辰。就寝前展筋骨于前庭,恍惚间总觉汝母与吾同练,一招一式,神采英拔,笑声郎朗,犹在耳畔。待回首,空廊高檐,阒无一人,唯余晓风残月伴吾。”

“江南萱草可茂否?自吾每念及你孤身远在江南一隅,举目无亲,便辗转难眠。汝素来体弱,闻说近日江南风急,晨昏务必添衣,寝时莫要贪凉敞窗。饮食亦莫要懈怠,多食多动,方合养生之道。”

“今遣武婢百名,奉上舒城煎梨膏十罐,秋梨为汝母幼时亲手栽种,今又为汝姑母亲手熬制,每晨取一匙,温水化开饮之,滋阴润燥。又有汝众表亲之礼一同送往,此不赘述。”

“此些薄物,非金玉之贵、珠玑之华,仅聊寄家人拳拳心意于万一。”

“笔落墨枯,仍觉千言未尽。唯愿吾女孙平安喜乐,事事无忧。珍重,珍重。”

向澄眉心微蹙,凝视未语,稚拙半褪,此刻肃面之下,竟也显现出半分威严。

此番情景,活泼爱闹如念桃亦不敢妄动。万籁无声,连窗外豢养的金丝雀也仿若凝固。

倏尔,檐下银铃轻颤。笼中金丝雀抖落羽间浮光,忽而啼啭,鸣叫声清越如珠落玉盘,恍若春风拂面,一扫屋中沉闷之气。

向澄双眸微亮,又唤念桃:“将我的信匣中外大父的信全部找来!”

两地通信不便,自蕙兰行宫事变至舒城事发,三年间,勇武侯的家书也不过五六封。

向澄睃视片刻,指着其中一封家书,问道:“念桃思竹,你二人可还记得咱们住在行宫的第一年,外大父派来多少人送年礼?”

宫中当差,记性好是及其必要是生存技能,思竹甚至不用多加回想肯定道:“奴婢记得,是十八人。”

念桃点头。她那时年纪还小,刚刚被常媪提为向澄的贴身宫女,恨不得将整个行宫都视为自己的职责,好在主子问话时第一个答对,为此,她跑遍了整座行宫,连耗子洞有几个都数得清楚。

她答:“为首的是两位年纪稍长的武婢,行宫中行走、年礼安排皆由此二人完成,殿下是见过的。”

向澄还有印象,那时她大病不起,那两位武婢也替勇武侯前来探望过她,只是不好在行宫多留,很早就告退了。她问:“其余人呢?”

“还有十六位家兵,奴婢偷溜去看过,皆是虎背熊腰的赳赳武夫,每二人提一只大木箱。那年侯爷送来的年礼足足八大箱呢!”念桃记得很清,那箱子大的能装下一个年幼的她。

向澄颔首,指尖拂过那卷帛书,上书“派遣十余人”正对得上。

她又看向另一卷帛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